22法硕主观题-法理学23-24-25-理论法马峰

2021-11-22 22:12:4710:09 268
声音简介

法理学第二十三天
一、法与道德区别和联系
(一) 法与道德区别
1、产生方式不同
2、表现形式不同
3、实现方式不同
4、调整范围不同
5、评价尺度不同
6、权利义务特点不同
(二)法与道德的联系
1、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评价标准:
(1)道德为法律提供理论基础;
(2)道德是法律的价值基础,是评价和判断
法律的价值尺度;
(3)道德是法律运行的社会基础;
(4)出现法律漏洞时,道德可以作为行为规
范调控人们的行为,弥补法律的漏洞。
2、法律是传播道德、保障道德要求实现的有
效手段:
(1)通过立法可以将一定的道德原则和理念
制度化、法律化,赋予道德要求以法律的权威
和强制性,保障道德实现;
(2)法律是道德要求的承载着,以法律形式
将道德的理念和要求确定化、具体化、规范
化,形成可操作的行为标准;
(3)法律是促进道德发展,形成新的道德风
貌和新的精神文明的强大力量。
二、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
1、社会主义道德对法的作用
(1)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制定的价值
导引;
(2)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促
进作用;
(3)社会主义道德可以弥补社会主义法在调
整社会关系方面的不足。
2、社会主义法对道德建设的作用
(1)社会主义法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把社会主
义道德的某些原则和要求加以确认,使之具有
法的属性。
(2)社会主义法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
重要方式。
三、如何解决法与道德之间的冲突
法与道德二者的矛盾不能完全避免,但如果频
繁冲突,则不仅必然影响二者的社会效果,甚
至可能导致道德或法律上的虚无主义。因此,
执政者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协调二者的关
系尽量预防和减少冲突。
首先,在立法上要充分考虑特定时期社会主义
道德的基本要求,将其作为法律制定的基础,
防止与道德对立的“恶法的出现。
其次,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执法和司法主体
应当在合法的前提下,在自由裁量的范围内尽
量考虑道德要求,使法律的实施不仅合法而且
合情合理。
最后,在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中,重视法治宣
传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培养,批判与社
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容
的旧道德,增强人们对于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
的认同感

法理学第二十四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念及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
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
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
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这-法
律体系既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普遍性原则相
一致,又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相适应(最鲜明的特色),与 社会主义的根本
任务相协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体如
下:
1.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
代要求
3.体现了结构内在统-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4.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律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
类法治文明成果的要求
5.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要

二、法律全球化的主要趋势
法律全球化是指法律跨域国家的疆界,在世界
范围传播、流动,即法律的各种要素在全球范
围内的趋同,并在全球范围形成一个法治的标
准或模范。法律全国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
几个方面:
1、法律的“非国家化”,即法律并非都由主权
国家制定,越来越多的法律由各种经济联合
体、知识产权组织等非国家的机构制定(国际
组织制定)。
2、法律的“标本化”或“标准化”,由联合国、国
际组织和经济联合体制定的法律范本,提供给
各个国家作为立法参照。
3、法律的“趋同化”,国际法和国内法,国内
法和国内法趋向一致,在民商事领域尤为明
显。
4、法律的“世界化”,国际法高于国内法的理
念日趋普遍,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不断模
糊。
三、法律全球化的重大进展表现
1、《联合国宪章》 是世界共同遵守的基本规
范,具备了“准世界宪法”的性质、
2、国际法的许多任意性规范成为强行性规范
3、国际司法机制正在强化,安理会和国际法
院的作用也在强化,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虽以
缔约国为范围,但缔约国和安理会均可启动审
判程序,国际法院也可以主动启动审判程序。

法理学第二十五天
一、宗教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
1、产生方式不同:宗教规范是宗教宗教创始
人和领袖借助神的名义规定,法律由国家制定
或认可产生
2、实施方式不同:宗教规范主要依靠信仰机
制,依赖信徒的自愿遵守,法律主要依靠国家
强制力保障实施
3、适用原则不同:宗教规范---属人主义;法
律规范---属地主义和属人主义结合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任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工作任重道
远。在新的起点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完善
的内在要求,也是今后立法工作面临的重要任
务。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
方面的立法工作:
1、积极加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立法,
推进社会制度民主的制度化和法治化,保障公
民民主权利的法治化。
2、强市场经济领域立法,为市场经济的有序
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3、突出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坚持以人为本,
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深入推进社会
事业建设。
4、更加注重文化科技领域立法,社会主义文
化的繁荣昌盛提供法治保障。
5、加强保护生态环境领域立法,保障生态文
明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强化生产者环保责
任,大幅提高违法成本。
6、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提高
立法质量。
三、我国宗教政策的原因(- -方 面提倡唯物主
义、反对唯心主义,另一方面又贯彻宗教信仰
自由)
1、宗教信仰属于思想领域的问题,对待思想
问题,采用简单的强制办法是不能奏效的
2、宗教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民族性
3、实践证明,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但
不会削弱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而且
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4、宗教信仰不仅是宗教问题,也是文化问
题,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有利于统一战线的建
立维系,也有利于国际关系的协调巩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