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法硕主观题-法理学26-27-28-理论法马峰

2021-12-01 12:19:1913:27 262
声音简介

法理学第二十六天
一、全民守法的条件
1、良好的法律品质
2、良好的法律意识
3、良好的法制坏境
4、良好的社会坏境
二、法与国家的关系
(一)国家是法律存在政治基础
国家权力是法的支持和保障,这主要体现在:
1.国家是法的产生和发展直接的推动力之一:
2.国家权力是创制法的直接力量:
3.国家权力以其强制力参与和保障法的实现:
(二)法律也对国家权力起到支持和制约的作

法律不是完全依附于国家,而是具有相对于国
家权力的独立性的。这使得它能够对国家权力
的运行及其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法本身的相
对独立性和法的调整能力使得法有可能,也必
须把国家权力纳入法律调整,但这并不是说法
律可以脱离国家权力而存在。具体而言,法对
国家权力的支持和制约作用表现在:
1.法确认国家权力的合法性:
2.通过法组织和完善国家权力机构体系
3.通过法律制约和监督国家权力的运行。
4.法有助于提高国家权力运行的效率。
三、社会主义法的特征
1、人民性与阶级性的统一:提现人民意志,
维护人民利益,强调工人阶级领导。
2、正义性与政治性的统-:社会主义法追求
和实现正义,强调共产党的领导。
3、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坚持
从中国实际出发,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的法
律文化与制度经验,又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
完善自身制度与实践。

法理学第二十七天
关于司法体制改革与公正司法的答题素材
一、 司法体制改革
(一)司法体制改革的概念与内涵
司法体制改革是指在宪法规定的司法体制的基
本框架内,国家司法机关和国家司法制度实现
自我创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现代司法体系和司法制度。司法体
制改革涵盖国家司法机关、国家司法制度、宪
法规定的司法体制框架、司法体制的自我创
新、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现代司法体制和司法制度等各项要素。
(二)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与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我
国司法制度的根本特征和政治优势,深化司法
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司法改革之路,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
社会主义司法文明。
2、坚持以宪法为根本遵循:深化司法体制改
革,必须在宪法规定的基本司法框架内进行.
不仅不能违反宪法要求,更重要的是在司法改
革当中贯彻落实宪法的要求。
3.坚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推进
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
根本尺度,以矛盾纠纷得到公正解决、合法权
益得到有效的维护为目标,确保取得人民群众
满意的改革实效。
4、坚持国情和遵循规律相结合: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既认真借鉴人类文
明的有益成果,又不照搬外国的司法制度,既
勇于改革创新,又不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
盲目冒进。
5、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中央统一-领导自上而
下有序推进,既要加强中央的顶层设计,又要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试点,既坚持整体推
进,又要善于抓住重点事项进行攻坚。
6、坚持依法有序推进:改革开展必须要有明
确的法律依据,坚持立法先行,修改现行法律
条件尚不成熟的,必须及时提请立法机关进行
授权,在授权的范围内进行改革试点。
(三)司法改革的主要任务:
1、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推进审
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改革法院案件受理
制度,探索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实行办案
质量终身负责制,解决行政诉讼立案难、执行
难,完善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
2、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深入开展普
法教育,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
义学院必修课,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完善扩充法律援助制度,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假设,打大法律救助范围,
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3、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放
在首位,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具备法治思维的
领导干部,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统一法律
资格考试,建立法律职业统一岗前培训制度。
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
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畅通符合条件的
军转干部进入法治专门队伍的通道,健全从政
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建
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逍选制度。初任法官、检
察官由高法、省检统一招录,-律到基层任
职。上级法检一般从下一级法检遴选法官、检
察官。

法理学第二十八天
关于司法体制改革与公正司法的答题素材
二、落实司法责任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
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
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审判
不公正所造成的危害远大于一般犯罪,就像污
染水源相比于污染水流。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这
一论述鲜明地展现了司法公正的重大意义。a
法公正的实现,离不开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司法
队伍: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各项置求,
也需要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司法责任制改革被
视为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司法责任制改革作
为必须牢牢牵住的"牛鼻子”,针对"审者不判,
判者不审”问题对症下药,明确要求法官、检察
院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通过改革,形成以法
官、检察官依法独立办案为前提,以法官、检
察官员额制为配套,以完善法言、检察官职业
保障为条件,以主客观相统一为追贵原则的司
法权力运行机制。
对于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还应当完善-系列
配套性措施,如完善法官、检察官入顾通造办
法,加强编制和员额的省级统筹、动态调整,
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跨院入额;配套员额退出实
施办法,让办案绩效不符合要求的法官、检察
官遇出员额:科学配置办案团队,专业化与扁
平化相结合;推广科学办案方法,以随机分案
为主,指定分案为辅:加强领导干部办案情况
分级考核和定期通报:多措井举增补辅助人
员,努力做到省级层面达到1: 1比例配置:对
司法辅助事务进行内部集的化管理和外部社会
比购买: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等辅助法官办
案,建立类案与关联案件检素机制;对边疆民
族地区,有序确定放权事项和步骤,研究制定
边疆民族地区人员招录、待遇保障等特殊政
策,加大民族地区双语法官、检察官培训力
庭。加强边疆民族地区人才培养。
三、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
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完善人权司法保障
制度要正确处理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程序公
正与实体公正、追求公正与注重效率的关系,
确保人民群众有尊严地参加诉讼,及时得到公
正的裁判结果。
1、完善人权司法保障要注重对法治原则的遵
循。法治原则要求良法善治。坚持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加强对人权的司法保障要以宪法和法
律为依据,逐步健全人权司法保障的法律法
规,完曾制度设计,细化保障措施。在司法活
动中,要切实遵守人权保障的相关法律规定,
着力提升司法理念、加强保障力度、完善监督
制约,做到尊重人权与防止侵权有机结合,充
分发挥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2.完蕾人权司法保障要体现对基本人权的尊
重。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明确要求,
要始终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切实保护
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等合法
权益。司法活动直接涉及公民的人身、自由、
人格尊严、财产权益等基本权利,要以完善人
权司法保障改革为契机,不断提升人权司法保
障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
3.完善人权司法保障要突出对司法权力的制
约。在司法活动中,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权
利相对司法机关的公权力,处于弱势地位,容
易受到慢犯。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就要强化对司
法权力的限制和制约,防止滥用权力侵犯人
权。要完善外部监督制约,认真贯彻《宪法》
和(刑事诉讼法》关于司法机关”分工负责。互
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基本原则,完善内部监督
制约,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健全人民监督员
制度,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为公民维护
自身权利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4、完善人权司法保障要强化对诉讼权利的保
障。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
念,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充分保障犯罪
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辩解权等诉讼权
利。要重视起辩护辩解的内容,对涉及无罪、
罪轻的解护意见要认真核实。完善律师执业权
利保障机制,发挥律师在依法维护公民和法人
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5.完善人权司法保障要加强对公民权利的救
济。完善人权司法保障,既要有效防止侵权行
为的发生,又要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在受到侵犯
后,能及时得到有效救济。不论是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还是刑事诉讼,司法活动本身就是对
公民权利最有效的救济手段。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2022文运法硕主观题拔高课法理宪法李彬

2022文运法硕主观题拔高课法理宪法李彬本主观题课程主要是三个方面的目标结合:告诉同学们主观题考试规律+主观题答疑技巧+主观题考试重点预测。

by:文运法硕培训

【2022法硕】100分钟带背法理前十一章主观题

2022法硕100分钟带背法理前十一章主观题

by:理论法赵逸凡

2023年法硕联考法理学主观题攻略课程

《2023年法律硕士联考主观题攻略》本教材不同市场上的纯知识理论的“体系化”教材编写方式,在《考试分析》、《大纲》和历年真题的基础上,集律博士全体教研老师辛苦和...

by:律博士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