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一如道德经第78章

2021-11-26 11:01:3709:00 431
声音简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解析: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译文为: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水。这一句没有歧义,大家都一致认可。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而且,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没有其它的东西可以替代它。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注意,《道德经》几次提到水,赞美水,其实都只是拿水做比喻,我们不要着在水上。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意思是,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人就是这样,"知"是一回事,"行"又是一回事。不是我们不愿意"行",是我们被业力绑架了,"行"不了。



别以为我们的健康、财富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其实是我们命里带来的,包括亲人、朋友、害我们的人等等,我们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命里带来的。谁都想消业,可连我们消业的那些思想、行为本身也是业力。可以说,我们就活在业力当中,是业力让我们"莫能行"。



反过来,我们本身就是业报身,如果没有业力,我们还很难活动了,所谓的理想、事业、奋斗、探索、思考等等,哪一样不是业力在背后推动呢?而这些业力又推着我们去造更大的业力,所以堕落是难免的。这就好比毒品,染上它就被它绑定了,哪怕损害身体,哪怕耗空家财,哪怕面临坐牢的危险,还是忍不住要吸!如果我们不愿意被业力绑着轮回不止,那就需要用巨大的能量冲破业力的阻碍,而要得到这种巨大的能量,就必须回到"道"中才能"充电"。当我们知道这些之后,还会认为学道没有用吗?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意思是,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回顾一下历史,周恩来那一辈人,包括那些受冤屈的人,真可以说是做到了这一条。但结果怎么样呢?大家都很清楚。



所以,老子在这里并不是就事论事,还是拿它做比喻。"社稷主"、"天下王"都是我们的自性佛。问题是,累世历劫以来,我们就是因为沾染多了各式各样的"垢",才沦落到今生这般田地,现在消业还来不及呢?怎么还要继续"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呢?



试想,什么物件脏了是不是要用抹布去擦?我们正因为业力重,才要用"垢"来擦洗,以毒攻毒嘛。所以,社会这个大染缸才是最佳的修行场所,在"受"的过程中,原本的业力才会逐渐的脱落。更重要的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那些"垢"是外面的,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心生的!现在"受"就是认错,就是忏悔,就是觉悟自心!而只有开悟之后,我们的自性才会真正发光,"垢"在自性光的照耀下,才会灰飞湮灭。这时候当然就是"社稷主""天下王"了。都说业力靠自己消,但实际上,某些业力靠自己是八辈子也消不掉的,必须靠外力,也就是靠得道者甚至是佛菩萨帮助,而要得到这样的帮助,就必须积有大量的善功德,毕竟积德行善靠自己,所以,从根本上说,业力还是靠自己消的。



事实上,逆境才是真正锻炼人、培养人的好机会。我本人就受过很多想象不到的磨难,包括屈辱。回过头去看,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逆缘,从表面上看,我会是一个响当当的成功人士,但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我这样的"成功人士",就是个十足的混蛋!所以,我是真心地感恩我那些磨难的。所有给我逆境的人都是我的大恩人,要是没有那么多的恩人助我,哪能有我现在的轻安、自在、快乐!



我突然想起"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不是什么真有个"天"睁着眼睛在那里看,看该帮助哪个人。实际上,只要我们一"善"就与"道"相合了,而"天"是"道"的形象代表,所以,我们就感觉有"天"助一样。



再着相的说,世俗人不管他们表面上多光鲜,比如有钱、有权、有涵养等等,其实身上都带着无量业。这些人与修行高人别说当面交流,哪怕是电话或微信交流,他们身上的业也会自动向修行高人扑过去,因为所有的业都是像飞蛾一样追光的。这时候,修行高人承受对方的业力,替对方消业的过程是非常难受的。如果是面对大众,那简直受不了。可是,受了这些还不能说,因为说也没人信,甚至会产生误会。所以,我们以为修行高人只顾自己快活,不管众生疾苦,却不知道他们是"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时常在"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啊!即使他们成了"社稷主"、"天下王",从人相上来说,也是众生的义工啊!



最后说"正言若反",本人深有感慨。老子多次强调"反",而且整个《道德经》到处都是"反"相。我解析《道德经》的时候,其实我内心真不愿意与任何人唱反调,更不想揭露、批判任何问题,但事实上,越真实的话越是像谬论,而且越是真实的话认可的人越少,所以,一不留神就把自己搞成了众矢之的。



然而,我既然决定要说出真正的"道",就顾不了那么多了。如果因为我的真话能让多一点的人悟道,我宁愿承受各种诋毁和批判。所以,我决定该"反"的时候决不留情。"反"是悟道的密码,只要一"反","然后乃至大顺"。毕竟"反者道之动"啊!坦白说,我修行还算顺利,主要原因就是我善于"反"。而且我现在解析《道德经》不管怎么说都可以圆回来,也是因为懂得了"反"奥秘。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人就是"反"不过来,相反,总是"顺"得很,怎么个"顺"法呢?不是事业顺、家庭顺、修行顺,而是顺着业力流转啊!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399310860

感恩老师!我生命中的指路明灯!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佛道一如道德经

终日学佛不识佛造业总比消业多若能见性明根本贪嗔痴慢皆弥陀

by:听友212210666

佛道一如道德经

书籍信息:【佛道一如道德经】内容重点:一部《道德经》,仅仅五千言,却流传了几千年,散播到全世界。尽管无数人诋毁,却依然不损它的光辉。尽管无数人解读,却依然扑朔迷...

by:云光梦人

佛道一如道德经

本书作者山顶洞人,以道解道,观点得到,直指人心。揭示了佛与道的无二法门,愿诸位有缘人,读后能有所感悟,皆大欢喜。【特别声明】节目中的章节「标题」是朗读者根据自己...

by:枫烨无住

佛道一如道德经

《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一共81章,它汇聚了老子李耳的哲学思想,论述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等,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

by:宙斯宇

《佛道一如道德经》

以“道”解“道”,颠覆性的解读。是一本万宝全书,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我们需要的营养。我在这本中找到了营养,解决了我的很多问题,更重要的是常听常新。我很幸运遇到这本...

by:墨挽清

紅爺戏说|佛道一如道德经

还道德经一个公道颠覆三观即可入道老子是站在“道”的高度俯瞰宇宙的,而所有解《道德经》的人都是站在地球上仰望星空。即使用最高倍的望远镜,看到的星空也是极其有限...

by:江湖紅爺

佛道一如道德经-山顶洞人

《道德经》真可以说是一部万宝全书,是一部人人值得学习的书,不管从政、从商、从军、从工、从农、从学等等,拿了《道德经》都有用,都可以从中找到他需要的营养。所以,我...

by:鹤严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