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读出不一样的《老子》(八)

2022-10-21 16:28:1002:59 47
声音简介

韩非子解读《老子》,当解读到“聪明睿智、动静思虑”时,他说,

“聪明睿智,天也;动静思虑,人也。”听力、视力和聪明睿智,是自然赋予的;动、静和思考问题,是人有意识的作为。 

“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托于天智以思虑。”人,凭借自然赋予的视力看东西,依靠自然赋予的听力听声音,仗着自然赋予的智力来思考问题。所以,“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视力用得过度,眼睛就不明亮;听力用得过度,耳朵就不灵敏;思考问题过度,就会智识昏乱。

眼晴不明亮,就不能辨别黑白的区分;耳朵不聪敏,就不能分别声音的清浊;智识昏乱,就不能细察成败得失的根据。

“目不明,则不能决黑白之分;耳不聪,则不能别清浊之声;智识乱,则不能审得失之地。” 眼睛分不清黑白的区别,就叫做盲;耳朵分不清声音的清浊,就叫做聋;心不能分别成败得失的根据,就叫做狂。

盲就不能避开白天容易发现的危险;聋就不能知道声如雷霆那样的危害;狂就不能免除人间法令的祸害。

韩非子解读说,《老子》中所说的“治人”,“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就是要调适人的动、静的节奏,简省思考问题的耗费。

“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所谓“事天”,是说不用尽耳目之力,不能竭尽智识的承受能力。

如果将视力、听力和智虑的能力用到极限,那么耗费的精神就多;耗费的精神多,那么盲、聋、狂的祸患就会到来,因此要吝啬它们。

所以,韩非子说,“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吝啬它们,是指爱惜人的精神,吝啬人的智识。

“治人事天莫如啬。”治人事天没有比吝啬更重要的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后人称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

by:大鱼游山河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

by:YD工作室

韩非子

韩非子,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

by:儒释道传统文化

韩非子

《韩非子》又称《韩子》,是中国先秦时期法家代表思想家人物韩非的论著,为法家集大成的思想作品,为韩非对社会各种领域的思维,有系统的对政治策略立场主张的阐发,全面性...

by:zhyh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by:故磊溪边

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

by:华羽苑菁

韩非子

韩非先生,赢政受教

by:正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