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读出不一样的《老子》(四)

2022-10-24 13:56:0502:30 46
声音简介

韩非子解读《老子》,在解读到“前识”时,他说,

“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在事物出现之前就行动、在事理表现出之前就判断叫做前识。前识,是没有根据而主观臆测。

凭什么这样断言呢?韩非子举例说,

战国时期有位道家人叫詹何。一次他在屋里坐着,弟子在旁边侍候,有牛在门外鸣叫。弟子说:“正在叫的是一头黑牛额头是白色的。”詹何说:“是这样的,这是一头黑牛,白色在它的角上。”让人去看,果然是一头黑牛用白布缠着它的角。

韩非子说,如果用詹子的道术,来扰乱众人的心,华而不实且太劳神费心了!

老子说,“道之华也。”前识只是道的外在文饰。如果试着抛弃詹何的智慧明察,而派一个五尺高的小孩去察看一下,也可以知道那是一头黑牛用白布襄着角。所以凭詹子的明察,劳心伤神,而后不过得到与五尺高的无知小孩相同的功效,因此说“这是愚蠢的开端”。

所以《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前识,是道的华而不实的外在文饰,是愚蠢的开端。

所谓“大丈夫”,是说他的智慧很高。所谓“处其厚不处其薄”,是说表现出真实的情感而去掉外表的礼貌。所谓“处其实不处其华”,是指不按事理行动而胡乱行事。所谓“去彼取此”,是指去掉外表的礼貌和不按事理行事的行为而遵循事理、喜好真实的情感。

所以说,去掉那些该去掉的,采取这些应该采取的,去伪存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后人称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

by:大鱼游山河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by:故磊溪边

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属郑州:郑韩古国在今天的河南新郑)人,汉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by:镇亚

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后人称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

by:婉卿讲书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

by:YD工作室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by:大秤砣儿

韩非子

韩非子所原者三,曰法,曰术,曰势。法者,以水之平、廌触不直者去之,王臣之罗网也。二柄者,赏罚也;为人主者,二柄不可与人,否则若太阿倒持焉。术者,以若渊不测之心,...

by:CV夜阑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