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不可怕,有遗传性的癌才是我最恐惧的…

2022-09-19 15:14:2509:56 58
声音简介


大家好,我是成月。如果你不幸得了癌症,没有好的治疗方法,你是否愿意参加临床试验呢?今天我们来听听这对海归夫妇的故事。


在人生的前30年,我觉得我太幸福了,留学归来后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顺带还认识了高大帅气又体贴的丈夫,顺利结婚顺利怀孕,很快粉嘟嘟的女儿出生了,给我们的生活更添了许多乐趣。我以为我会一直这么幸福下去,直到有一天,噩梦毫无征兆地降临到了我家······


女儿3个月的时候,我的先生渐渐觉得越来越疲惫,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以为是照顾新生儿太辛苦了,缺少睡眠导致的。但后来,他开始吃不下饭,体重一个月内掉了10斤。即使这个时候我们也只是觉得,他胃不好了,于是我让他去查个胃镜,看看是不是有慢性胃炎了。


胃镜的结果出人意料。医生说他的食管里有一个菜花样的肿物,已经把食管堵塞了一半。难怪他最近吃饭越来越困难,先是米饭馒头说咽不下去,到最后连面条都吞咽困难。


病理诊断显示为食管低分化(高度恶性)癌。只是吃不下饭,怎么就成了癌呢?看着这一纸诊断书,总是承担一切的先生,也开始有些焦虑,但我们没有一个人流眼泪。他安慰我,我也给他打气。而且我们达成了共识,先不告诉双方父母,第一步就是先去治疗。我仿佛一夜之间长大,我要打起12分的精神,支撑起先生的信念,与他共同抗癌。


因为先生要治疗,我干脆辞掉了工作,专心照顾他。我每天都在祈祷,希望他可以手术顺利,可以恢复健康。


然而我终于领教了疾病的残酷。肿瘤的生长不仅堵塞食管,也正在向周围的脏器侵犯,它包裹了附近的重要血管神经。


尽管我们百般托人,请来了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他也是畏首畏尾,担心切肿瘤的时候伤及血管神经,造成更大伤害,甚至有可能病人连手术台都下不来。所以,考虑再三,医生没有将所有肉眼可见的肿瘤完全切除,而是配合放疗、化疗一起治疗。


那个时候,我觉得我整个人都要被撕裂了,白天要照顾病人,晚上要看护孩子,心力交瘁。我很想哭,可是我不敢在我先生面前哭,我怕他难过,所以我只能在晚上偷偷在被子里流泪。但是心里再难过,我知道,我必须坚强,因为丈夫和孩子都需要我,我要打起精神好好照顾他们。


好在我的先生非常乐观,对于手术、放疗、化疗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因为他知道,我们离不开他。4周的大剂量放化疗折磨着他的身体,恶心、呕吐、脱发、腹痛每一天都折磨着他,但他没有叫过一次疼。


结束治疗后的影像学显示,没有残余肿瘤。那一刻我的泪水止不住往下掉,终于,我们战胜病魔了!


我以为,之后只要定期复查,就可以回到原来的生活。但生活真的太残酷了,那些童话般的快乐结局,只能存在在电视剧里。


在3个月后的复查中,医生满脸的愁容让我们再次跌回深渊。复查显示癌细胞不仅在没有切除干净的食管附近卷土重来,就连两侧肺部也都出现了多个结节。稍后的活检证实食管癌肺转移。放化疗不敏感,只能换治疗方案。


抱着一线希望,我们将手术标本送去基因检测。心想,也许能找到可以用靶向治疗的靶点。但当我们拿着天书一样厚厚的基因检测报告去给医生看时,医生却遗憾地告诉我们,根据报告,没有能针对用药的靶点。


更糟糕的是,有一个跟家族性遗传肿瘤相关的基因(APC)发生突变,意味着,先生可能从父母那里遗传了这个致癌突变,也有可能会把这个致癌突变传给孩子。


那一刻,整个手术治疗过程没有掉过一滴眼泪的他,瞬间溃不成军,抱着我哭得喘不上气。我们真的接受不了,那个刚刚学会爬行、那个天使一样可爱的小宝贝,以后也会被贴上癌症的标签,每一天都要担忧身体里的癌细胞是否会发生变异。


我恨老天爷为什么如此不公平,让孩子父亲受了这么多磨难不说,还要让这种痛苦延续到孩子身上。


但人生总是有峰回路转。不久,在先生的会诊上,一位在遗传肿瘤方面的顶级专家在分析了我们的基因检测报告后,给出了与原来医生不同的解读。


专家表示,先生的基因变异确实是遗传,但却不是致癌突变,而是正常人可能出现的个体差异。在基因数据库中,有1%的人群会携带这个变异,但发生的位置与遗传性的致癌突变相隔很远。所以,我们的女儿即使遗传这个变异,也不会比正常人有更高的患癌风险。


听到这里,堵在我心口近一个月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专家还跟我们说,先生肿瘤中检测到的另外一个基因异常发生在抑癌基因TP53上。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相当于身体中的警察,一旦发生变异,就失去对癌细胞的监管机制;同时,TP53基因突变的肿瘤通常预后不良,生存期也会比普通的患者短。


但幸运的是,他的手上刚好有一个临床试验,是针对晚期食管癌使用化疗+免疫治疗,如果我们决心参加临床试验,他可以为我们安排。


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只要有一丝能治好的希望,我就不想放弃。先生也同意参加临床试验,他一直是个有冒险精神的人,他说就把这段经历当成一场冒险之旅吧!


在参加实验的半年中,我们格外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我们去参观了博物馆、去了游乐场、带着女儿去公园散步。现在她已经学会了走路,会叫爸爸妈妈了。而我先生的病情也稳定了下来。


我不知道我先生的病最后会不会好,但是我们一家都会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对我来说,只要每天睁开眼睛,还能看到他对我和女儿微笑,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或许我的笔触不够温暖,您无法感触到这份情感,这跟我内敛的性格有关系,也跟我理性的教育背景有关。但我真心希望,我的经历对所有在癌症治疗面前犹豫、痛苦、摸不着头脑的人有帮助,也希望所有人不要被疾病打败,要做出积极的决定,抗癌路上,你不是一个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得了脑梗死不用怕

目前我国脑卒中已达1300多万,而且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了,所以通过靠谱的医学科普,是目前我们医生朋友急需所要做的工作。

by:神经内科曾大夫

癌症

癌症不是病!癌症是不爱自己的结果!这个观念彻底颠覆了现代医学疆界,先进的西方医疗技术无法成功治疗癌症,并不表示它不能被疗愈、或者说无能为力!永远记住,癌细胞……...

by:静心斋_阿美

捨了,就得了

weixin----shipinhao静修4071有完整内容。

by:静修_9l

《永远不再害怕癌症》

恰当的说《不再害怕癌症》一书是部杰作。它阐述了癌症的发展过程和引起癌症的各种原因,是治疗早、晚期癌症的有力武器。更新时间:每周日

by:郁仁存医道

癌症楼

《癌症楼》是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一,也是他据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本书作者写出了主人公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病房里的各个病人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性格的形成...

by:善意流传

癌症传

文津奖推荐,10周年全新译本。这是一部恢弘、深刻和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癌症传记”,讲述了癌症在几千年前被记录,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人类认识、治疗和征服癌症的过程,并...

by:中信书院

癌症楼

《癌症楼》是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一,也是他据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全世界成百上千万人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本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科...

by:知了_知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