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接下来的日子,愿大家都平安

2022-03-18 18:33:5809:20 439
声音简介

最近一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除了远在欧洲的那场战火、股市下行、大厂裁员,疫情反复,很多人的生活都受了干扰,遇到了一些或多或少的困难,其实我自己也一样。所以,就说一些自己能想到的原则吧,帮大家做做开解,也宽慰一下自己。

第一点,是一定要保持善良。

这种善良主要指的是同情心、同理心。既然一个不稳定、人人可能遇到风险的时代来临了,就请不要轻易去嘲笑甚至丑化他人遇到的困难与痛苦。

前两天看到微博上有个人发帖求助,说自己从某城开上高速公路,期间防疫政策出现变动,下高速必须有核酸检测证明,这位求助人没有,既到不了目的地、又回不了出发地,于是就发了个长微博,描述自己的窘境,质问相关部门他到底该怎么办。

这本来是一个特别正常的诉求,结果竟然也被一些很无聊的人攻击为“给境外势力递刀”,还有人去“扒坟”他之前的微博,想看有没有“公知言论”。结果却发现这位求助者特别正能量,七一、十一的时候都转微博庆祝。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任何一种正常的网络舆论,会把网民发帖为自己求助罪恶化。因为人遇到困难发声求救是一种最基本的天性。尤其是当环境整体下行,风险加剧的时候,求助和求助所引发的同情更应该被重视而不是遭到构陷与嘲笑。因为你完全有可能在明天就遇到与求助者一模一样,甚至更惨的境地。

我很好奇那些转帖上纲上线骂求助者的人是咋想的。他们能保证自己今后不出门、不上班、不开车,不被突发的状况堵在路上,遇到这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况时,不发帖求助吗?

就像我在《活下去,等春来》一文中已经说过的那样,越是到了危难之中,人越应该多长一点良心,对同胞,哪怕对远在天边遭遇苦难的人多抱一点同情。理由无他,我们是在为自己的未来上一份保险。

是的,同情与互助就是乱世中最好的保险。那些不要这份保险,非要自己在毫无道义、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里裸奔的人。我对他们无话可说,这种没良心的家伙,祝他们将来死得惨。

第二点,是保持宽容。

既然“乱纪元”已经来临,就要多听多看多学,多接纳一点信息,哪怕它可能跟你的既定思维相抵触。

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日本有个知名大记者叫桐生悠悠,当时美日关系已经空前紧张,日本政府开始组织在东京等大城市搞防空演习。见多识广的桐生看了之后觉得很可笑。就在自己主笔那份《信浓每日新闻》上写了一篇题为《笑东京防空大演习》的文字。

文章中桐生直白的嘲笑说:你们现在搞的这些所谓防空演习纯粹就是瞎胡闹,你们知不知道现在美国人发明了一种凝固汽油弹啊?那玩意儿只要扔下来,凝固汽油沾到东京遍地的木板房上一烧就是一大片,还什么灭火、还是什么疏散、什么避难?别扯了!这要到那一步一定是咱全员被烧成炭。日本人要是真明智,就要赶紧想对策,及时制止战争冒进,缓和对美关系……

好么,他这篇文字写完以后,可算是捅了日本的马蜂窝,不久之后,报纸封停,总编和他被逼辞职,桐生家门口天天有“昭和愤青”写标语、喊口号,说要废了他这个投降主义的卖国奴。

当然这还不是故事的最高潮,最高潮是1944年以后,美国人真的开始轰炸日本本土,试了几次以后发现果然是凝固汽油弹对付东京这种“木造城市”最管用,于是搞了三次“李梅火攻”。一切都跟桐生预言的一样,十多万人死亡,几十万栋建筑付之一炬,上百万人无家可归。

消息传到桐生避居的那个乡下之后,他家的窗玻璃就再没有全过,挨了炸而又气急败坏的“昭和愤青”们觉得就是桐生这个王八蛋乌鸦嘴,才害的国家糟了英美鬼畜这样的打击。

王小波先生在他的《花剌子模信使问题》一文中说:“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然后他评价说:“花剌子模的君王有一种近似天真的品行,以为奖励带来好消息的人,就能鼓励好消息的到来,处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就能根绝坏消息。”

其实王小波先生把这话说客气了,更确切的说,花剌子模国王式的这种脾气其实更合适的名字应该叫巨婴——我们在还是小孩子时,都会对那些带来自己愿意听的好消息的人保有好感,而对说了自己不愿听的话的人怒目相向,等到我们年纪大了,可能这种性格又会复发。偏执与不宽容其实是胆怯和孱弱的外在化表现。

比如桐生悠悠的那篇文章,他犯了什么错吗?他甚至没有在文章里谈太多的观点,他只说了一个基本事实:美国人有燃烧弹,而我们至少目前防不住这玩意儿,这仗最好是不要打。

可是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却踩中了很多昭和青年的尾巴。理由无他,恰恰只是因为桐生说的是事实,最简单,最直白,也最不容辩驳的事实。昭和青年的精神是脆弱的,就像东京的木板房扛不住火攻一样,他们的大脑也受不了冷静的分析。

而一个真正思维强悍的个体和族群,是经得起坏消息的打击的,是敢于面对事实,而不是闭眼依靠自己的臆想去建构这个世界的。

而愿意宽容那些提供坏消息的个体,也能从这理性的思考中获益。试想一下,如果日本当年有个人愿意听从桐生悠悠的建议,意识到危险,早早地搬离东京。他也许无法挡住战争的车轮,但真的能逃过一劫。

所以多看看坏预言,坏消息,对你的生活是有利的。那些懂得冷静思考的人,比那些上来就扣帽子、喊打喊杀的人,会活的更幸福、更长久一些。

第三点,是需要保持坚韧,任时世如何变幻,你要坚持做好你该做的事。

如果社会大众没有基本的同情心,社会氛围难言宽容,那我们至少还可以忍耐。

我是学历史出身的,史学和诗学是文学科中离得比较远的两个科目,但我非常喜欢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写的一首诗,在这里送给大家:

杀人盈野复盈城,谁挽天河洗甲兵?

至德收京回纥马,宣和浮海女真盟。

兴亡总入连宵梦,衰废难胜饯岁觥。

五十八年流涕尽,可能留命见升平。

陈寅恪先生这首诗写在1947年。他耳闻目睹了很多事情之后,才写下了这首诗,从这诗中你会发现陈先生对很多事情其实看的很透。对身陷战火的芸芸众生,他也未尝不有着一份同情和悲悯的情怀。

可是除了这首诗之外,陈先生在那个乱世里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话。因为他是学历史的,他更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些脾气,辞直招忌,言多必失。还是明哲保身的好。所陈先生一直只研究他的历史。“五十八年流涕尽,可能留命见升平。”在诗的结尾,他只是留了这样一点卑微祈愿——“我已经在这世上活了58年了,还有没有一点生命留给那不知何时才能到来的太平年岁呢?”

是的,盼太平,这可能是这片土地上亿万升斗小民们最卑微也最平凡的祈愿,所以我们愿意相信苦难是暂时的,治乱兴衰,总是物极必反。在升平来临之前,还能怎么办呢?等呗,反正说也无用。

而在等待的过程中,陈寅恪先生继续写他的书,也愿我们做好我们该做的事。

所以还是我在新年献词《在大剧变中,活下去,等春来》中跟您说的意思:活下去,等春来。如此罢了。

在等待的这段日子里,让我们干点别的。

好多朋友问我休更这几天在干什么,我说我在读书,为筹备已久的那些填坑做准备,而最近又开始重读《西游记》,我大学的时候有位老师嘱咐过我:说这是一本讲修心的书、讲修行与磨难的书,将来等你学养够了,烦躁抑郁时拿出来看看,是很有好处的。

所以,这两天有时间的话,我会写几篇关于《西游记》的解读,算作为自己也为大家在这些困苦日子中的一个开解吧。

那些给我写信的读者朋友。你们最近都很难,我看到了,其实我也是。愿我们都能善良、宽容而又坚韧,趟过这九九八十一难,终得修成正果。

- - - - - - -

全文完

本文4000字,感谢您读完,本文是复更之后与大家的谈心,最近这段时间我会多写点风花雪月、名著解读之类的,愿您喜欢。先从《西游记》开始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日子

《日子》由陈梓秋、赵英俊作词,赵英俊作曲,陈明演唱。是2015年末习辛执导、范明、闫学晶等主演的现代生活剧“继父回家”的主题曲,该剧于2015年12月21日在...

by:华语音乐

日子

书籍信息:内容重点:主播介绍:推荐人群:

by:如歌四月天情感疗愈

成为NPC的日子那些日子|无cp

主播非专业番外有cp小说名字文案有说

by:乌木wumu

混个日子

季阳,江湖人称季老湿。摩铁焕新创始合伙人。深耕长租公寓行业10余年,服务各种类型租客累计上万人,擅长租赁公寓产品定位与研发,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法论。擅长融...

by:觉醒FM

混日子

混日子一部良心作品,绝对暧昧你的耳朵。欢迎踊跃点评评论,多多点赞啊。感谢您的支持和厚爱。

by:许良声场

混日子

一无是处的高中本科留级生,一次意外后,才知道了原来自己的世界里还有异能者的存在!并且还有个无敌的大能是自己的跟班!嘿嘿!美女,修炼,爱恨,情仇,还有走遍华夏的美...

by:魂墨燃

小日子

一朝穿到异世,阿爹不疼阿姆不爱,一家子就等着躺在床上的他断气好一张草席子卷了他去埋了。不过,原身是断气了,醒来的是来自现代的他。“阿爹……”等等——阿爹...

by:五个半青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