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才情

2022-03-29 12:00:0005:01 3081
声音简介

据说李叔同七岁就能日诵五百字,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十六岁入辅仁书院读书,同窗王锡纶回忆:“李叔同文章好,小楷又精,在通行的小格子内可以写两个字,被同学们称赞为‘双行李文涛’。”“

袁希濂、许幻园等人在上海城南草堂组织了“城南文社”,李叔同十九岁时入社学习,写作俱佳,颇得许幻园赏识。许特在草堂辟一室,请李一家移居城南草堂,并亲题“李庐”二字相赠。

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城南文社会员某次聚会时,社中长者张蒲友出诗文各一题,文须即日完成,题曰“朱子之学出于延平,主静之旨与延平异,又与濂溪异,试详其说”;诗限三日内交讫,题为“拟宋玉小言赋”。李泼墨挥毫,一蹴而就,此文被社中公推为首。数日后诗赋呈案,李叔同再夺第一。

李叔同与蔡小香、张小楼、袁希濂、许幻园五人结拜金兰,号称天涯五友。许幻园夫人宋梦仙(贞)曾作有《题天涯五友图》诗五首,其中咏李叔同的一首云:李也文名大似斗,等身著作脍人口。酒酣诗思涌如泉,直把杜陵呼小友!

李叔同曾以李广平之名,入南洋公学读书。当时老师为蔡元培, 同学中有邵闻泰(力子)、洪允祥(樵舲)、王莪孙(音额)、胡仁源、殷祖伊、谢沈(无量)、黄炎培、项骥、贝寿同等人。

李叔同对法学亦有所涉猎,在南洋公学读书时,他翻译了《法学门径书》、《国际私法》,由上海开明书店于1903年出版发行。

弘一大师在致许晦庐的信中谈到他的文艺观:“朽人剃染已来二十余年,于文艺不复措意。世典亦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况乎出家离俗之侣;朽人昔尝诫人云,‘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即此义也。

弘一法师的书法弟子黄福海在《弘一法师与我》一文中记载, 1939年冬,在泉州承天寺,我曾这样大胆地问法师:您虽是出了家不愿再谈艺术,但在我心目中老是认定法师是一位艺术家。……我始终从艺术观点来瞻仰法师。法师在所著《佛法十疑略释》一书中,论佛法非迷信、非宗教、非哲学等等,独未说到佛法非艺术。我可不可以这么说:佛门中的生活,也就是艺术的生活呢?’法师点点头说:‘各人的观点不同,也可以这么说。’”

郑逸梅说:“李叔同有三一之称,所谓三一,即第一个介绍西洋戏剧至中国,第一个介绍西洋油画至中国,第一个介绍西洋钢琴音乐至中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817479omul

怎么加音乐了,这并不好,影响播音效果,建议赶紧关掉。否则,没办法听了。

十月繁星101 回复 @1817479omul

让子弹飞一会儿~非常感谢您的宝贵意见!

江河无语

我是俗人,理解不了大师的境界,惭愧惭愧

十月繁星101 回复 @江河无语

天地之间,各得其所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李叔同谈禅论道 李叔同著

不是大道理,而是大师自己点点滴滴的日子,感动。我每读一篇,都会感觉大师坐在对面聊天,他说着说着,我的心就平静下来...所以我想把这些读出来。

by:读给你听的小二

李叔同与苏曼殊之李叔同传记

红尘最深处的才子,世外最慈悲的大师;李叔同,一代天才,琴棋书画无不精通;苏曼殊,才名满天下,他们又是如何踏入僧门,终成一代大师的呢?情路坎坷?禅路渺渺。

by:江山照月

李叔同传

李叔同传奇的一生

by:yoyo102

李叔同传

他可以是乱世才子,妙笔丹青,诗情画意;也可以是方外高人,闲云野鹤,笑看红尘。风起的时候,他在风里,云过的时候,他在云里。他就是李叔同。由随缘散人著作,叶落十三播...

by:叶落十三QAQ

李叔同传

内容简介:李叔同不仅是中国20世纪前半叶光耀一时的艺术家和风华才子,而且后来成为僧德昭昭的云水高僧。他凡事认真、勇猛而精进的人生态度,激励了无数人。作者从与李叔...

by:新史官

《李叔同说佛》

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by:需要能量的摩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