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为“用术”准备的民间故事(16)

2022-10-19 14:18:4403:01 41
声音简介

韩非子在《说林上篇》里,有三个受教的小故事,简短但很有深意。

第一个故事是讲一对鲁国夫妻,准备迁往越国去受教的故事。

韩非子说,有个鲁国人很会编织草鞋,他的妻子很会编织生绢,生绢在古时候主要用来做帽子。两夫妻不知道什么原因,打算迁往越国去。越国,就是现在的广东、广西等南方地方。天气炎热。

于是,就有人对夫妻俩说:“你一定会陷于困窘。”鲁人说:“为什么呢?”

这个人说:“草鞋的作用是为了穿在脚上,但越国人却光着脚走路,生绢做的帽子是为了戴在头上,而越人却披散着头发。凭你的长处,到用不着它的国家去活动,要想不困窘,怎么可能呢?”

第二个故事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陈轸受惠子之教的故事。

当陈轸受到魏王的尊重和器重时,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惠施(惠子)担心他的安危,就对他说:“一定要好好侍奉君主身边的人。杨树,横栽着能活,倒插着能活,折断了再栽上它又能活。然而使十个人栽一个人拔,就没有活的杨树了。至于用十个人的力量,栽容易成活的树木而抵不住一个人的拔,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栽种它难而拔掉它容易。

你虽然善于在魏王那里建立自己,但想要赶跑你的人很多,你一定危险了。”

第三个故事是吴起去辅佐刚刚弑杀了鲁国君主的季孙氏时受教的故事

鲁国的季孙氏刚刚弑杀了鲁国的君主,吴起便入朝做官。有人对吴起说:“人死的时候,刚死的时候流血,血流尽后便皮肉枯缩,皮肉枯缩后就成为残骸而化为尘土。等到化为了尘土,就不能作怪了。

现在季孙氏就像人刚刚死去开始流血,他后面的变化恐怕还不可知吧。”

吴起因而离开鲁国去了魏国。

看来,重大决策时,能有所受教是多么重要呀。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韩非子•王道霸术

韩非的文章观点鲜明,逻辑性强,笔锋犀利,分析精辟,文风峻刻,富有文学色彩。

by:净瓶甘霖

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后人称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

by:大鱼游山河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by:大秤砣儿

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后人称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

by:婉卿讲书

韩非子

韩非子所原者三,曰法,曰术,曰势。法者,以水之平、廌触不直者去之,王臣之罗网也。二柄者,赏罚也;为人主者,二柄不可与人,否则若太阿倒持焉。术者,以若渊不测之心,...

by:CV夜阑孤醒

韩非子

韩非子,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

by:儒释道传统文化

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属郑州:郑韩古国在今天的河南新郑)人,汉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by:镇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