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诗经·国风·卫风·芄兰》于晓鹏带读与随讲

2022-05-19 23:20:4708:29 38
声音简介

诗经•国风•卫风•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至今为止,我们已经读了《诗经》的大致六十首诗了。我们大致引用了《毛诗序》,以及郑玄为《毛传》作的《笺》和宋代朱子的《诗经集传》,从这样的角度来解读每一首诗的思想。我们这样的解读方式,我认为是从中国文化历史道统血脉的角度,从诗教的角度,来谈每一首诗的文化价值、是非判断。

    其实对每一首诗的解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语境下,归纳的意义可能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一首诗一旦流传开来,后人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自然会对这首诗的内容、内在的意义,因各自时代背景、时代语境的不同,带来诸多的演绎。比如说闻一多先生,闻一多先生是以现代学术、以人类学的观察角度去寻求先民那种所谓最自然、朴实的生活意趣——在恋爱之中的情人,在恋爱之中的彼此等等,仿佛大家都是孩子。再如现代学者高亨先生,他认为《芄兰》讲的是一个童子早婚,是小丈夫大媳妇的那么一个故事。高亨先生也是学术界的前辈了,他的《诗经今注》写于上世纪阶级斗争的社会环境之下,所以他认为诗人通过《芄兰》,揭露、讽刺、批判了封建社会和统治阶级的黑暗。

    我们今天在一个新时代的语言文化、语言文字背景之下,将如何解读《诗经》的每一首诗?

    我也关注了今年十月份国家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在这个会议上,讲到新时代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化时,强调语言不单纯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的背后寄托了内在的人文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现在诵读《诗经》是通过声音、语言,表达传统文化的内容。我的理解是,我们怎么能够在一个新时代的语言文化背景之下,在一个文化复兴、文化自信的前提之下,通过诵读像《诗经》这样的经典,找到我们的文化传统?找到我们文化的信仰、文化的价值、文化的是非观?我觉得我们文化的精神,自孔子以来到汉儒,到宋儒,以至于今,是可以一脉相承的;同时,各个时代会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个话题比较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诗经·国风

读《诗经》,体会文字之美。《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华夏民族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

by:默默_qlc

《诗经.国风》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十一世纪至前六世纪)的诗歌,共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六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by:天一阁山汉

《诗经·国风》100首

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学的鉴赏与学习。此专辑用音频的形式为喜爱《诗经》的朋友录制了上百首古诗,以供欣赏。感谢惠听!

by:融荣夜读

诗经国风朗诵

二南和十三国风是诗经里面最生活化也最有趣的部分。言辞美,意境美,百读不厌。本专辑是风诗全文正音朗诵,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

by:牧马人_wyc

《诗经·国风》讲读

课程简介:一起读《诗经》,触摸经典的温度。两个学期,十二次课,把“国风”里的篇目细细读来。

by:斯塾

我和娃读诗经-国风

《诗经》原名《诗》,汉代儒家尊为经,遂名《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形成与周王朝的礼乐制度密切相关。诗歌收集源于周代采诗制:专人去各地采集民间歌谣...

by:春节123

《诗经》讲解——国风

本人研究《诗经》多年,写有几十万字的笔记,本专辑是我给本科生授课的阶段性成果,里面包含了我的大量心得体会。它有以下特点:一,科学严谨,新意迭出。《诗经》在两千多...

by:缁帷居主

诗经国风小雅大雅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

by:汇缘堂先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