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心要》连载--第一章(三)

2022-05-30 09:26:5024:59 150
声音简介

《〈中庸〉心要》连载|第一章(三)






第一章(三)

佛家有专门研究和传承染污识生的学派,此学派在印度名曰“瑜伽行派”[1]。唐初玄奘法师[2]到印度留学,传承了瑜伽行派,回国后将瑜伽行派更名为“唯识宗”,成为中土大乘佛法八宗之一。可惜“唯识宗”在中土只传承了两三代就迅速式微,后继无人。但唯识宗的一些基本思想和观念,对中土大乘佛法的影响巨大且深远,直至现在。

瑜伽行派(唯识宗)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识”转变、显现而来。《唯识二十论》[3]开篇即曰:“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翳见发蝇等。”开篇说明“三界唯心”,“三界唯识”。“三界唯心”之“心”非指先天本有之本觉(此先天本有之本觉,在佛家名曰“智心”“清净心”“真心”等),而是指后天被无明污染(异化、堕落)后的识心、妄心、颠倒梦幻之心、执著心、受不良业力驱动与掌控之心、混杂着大量动物(生物)本能之心、充满了对自我迷执和由此必然衍生出来的五毒(贪嗔痴慢疑)之心、分别心(强行将事物无穷无尽地区分出高低、对错、明暗、好坏、美丑等的冲动之心。分别心又名“造作心”,即于无事处不断地制造出事端。人间绝大多数的事端与烦恼皆因分别心而有)。“三界唯心”之“心”字是综合说,“三界唯识”之“识”字是分别说。将“心”字分析为八,谓之“八识”,将“八识”统摄而观,名曰“(后天的、污染的、异化的)心”。




后天的、污染的、异化之心的变现和作用可分为八识:

(1)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它们主要的职能是起了别和认识的作用,前六识都以各自相应的认识器官(眼、耳、鼻、舌、身、意)为其活动的根据,并以相应的、幻现的外境(色、声、香、味、触、法)为其认识的对象。

(2)第七识——末那识(梵文Manas)。它的职能是前六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中介,它以阿赖耶识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认识对象。由于末那识的活动伴随有四种根本烦恼,从而使人们陷于痛苦和生死轮回。这四种根本烦恼是我痴(因迷恋自我而越来越愚痴)、我见(将自我作为待人接物、思想活动等一切的核心和准绳,一切从自我出发,一切最终回归自我)、我慢(将严重高估自己、轻视他人不自觉地贯穿于事事物物之中)、我爱(对虚幻不实的自我给予终身不悔的疯狂崇拜)。因第七末那识一切围绕着“自我”,故又名“我执识”,简称“我识”。

(3)第八识——阿赖耶识(梵文Alaya),又名“藏识”,是前七识的共同根据,宇宙万有的根源。阿赖耶识有三大基本功能:

①能藏:阿赖耶识能摄持和保存一切“种子”(业力或曰业种)。第八阿赖耶识如同一架摄像机,把身口意一切行为持续地拍摄下来并存储在自己体内。拍摄并存储在自己体内的这一件件事物,就是一个个拥有巨大潜力的“种子”。唯识宗称此为“现行潜化为种子”。当机缘成熟时,这些“种子”就会显现出相应的力量(业力)和功能(业行),持续地塑造着主体(主人)的身口意,使身口意如此这般,而不是如彼这般;同时显现出相应的客体世界。客体又分为有情界和器世界:有情界即六道里的各道众生,因这些众生皆有情感,为情所生,受情所困,故名;器世界简称“器界”,即现代自然科学所言的物理世界或曰自然界。器世界由地水火风“四大”或加上空为“五大”所构成,有情界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构成。

②所藏:阿赖耶识如同一个超级仓库,存储所有从主体的身口意和客体的万事万物潜化而来的种子。

③执藏:阿赖耶识这个超级仓库里存储的所有种子,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能消失。一是通过正确的修行可有效地化除。何谓“正确的修行”?指按照有清净传承、源自圣贤教导的修行方法修行。二是这些种子在机缘成熟之际,破土发芽,其内含之潜力和功能得以全然释放和展现后,此时种子方才消失。

存储于阿赖耶识这个超级仓库里的诸种子(业种),若没能通过此生有效的修行而转化和消除,身死之际,前七识收缩潜入第八识,故此时只有第八阿赖耶识而无前七识。来自所有前世和今世的种子(业种)随着第八识一起离开已死之身,由自身之业力驱使着去寻找相应的下一生之身躯。这些种子若于下一生中仍然得不到显现,则随着第八识进入下下一世,如此进到无穷生无穷世,直至机缘成熟而展示出来为止。种子随着第八识如此一世一世地迁转下去,名之曰“执藏”。

现行持续不断地潜化为一个个种子并存储于第八阿赖耶识中,种子又持续不断地显化为一个个现行。依唯识宗观点,有情界(主体界)和器世界(客体界)这两个捆绑在一起的世界由“现行→种子→现行→种子”构成极其复杂的因果关系时空网,此因果网在无限循环中持续地运转下去,直至众生觉醒成佛之际,才能彻底终止此无限的循环往复。




法相唯识宗所言的“第八阿赖耶识是宇宙万有的根源”,此“宇宙万有”需要特别解说一下:此宇宙万有特指凡夫透过已被重重污染和异化后的“识”所见、所感、所闻之万有,此万有与事实和真相严重不符,如透过“哈哈镜”所见,不可采信。例如,凡夫仅能看到万有的外表而无法看到其内在结构和属性,此非真相。真相是万有本来透彻无余,万有所含一切属性与特征从未隐藏,始终呈现无余。可为何凡夫只能看到事物最表相的部分呢?那是因为凡夫是透过已经被重重污染和异化后的“识”这一工具来认识(视、听、感受)事物所致。经过修行后,污染之识则净化(恢复)为智[4](本觉、般若、佛性)。凡夫的眼识(视觉)、耳识(听觉)、鼻识(嗅觉)、舌识(味觉)、身识(感觉)、意识(反省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主观能动性等),凡识所有之功能皆为智慧(本觉、般若)本有之功能。识之功能与智之功能相比较,有两大差别:

(1)识的视觉功能必须紧紧依赖眼睛才能运作,听觉功能必须紧紧依赖耳朵才能运作,嗅觉、味觉、感觉等亦复如是;而智慧(本觉)内涵的视觉功能、听觉功能以及嗅觉、味觉、感觉诸功能,不需依持任何具体的感官即可直接发挥。简言之,识之诸功能只有在依持和执著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智之诸功能在无依持、无执著的前提下即可发挥。

(2)识之诸功能需在依持和执著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因此,识的功能受到了其所依持之器官(眼睛、耳朵、舌头等)的严格限制和束缚,故识之诸功能只能获得极小的发挥;相反,智之诸功能无需依持各感官,因此不受诸感官所限,故智之诸功能在无拘无束之前提下就可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站在凡夫(识)的角度来看,智(本觉、般若、佛性)拥有超级视觉能力(天眼)、超级听觉能力(天耳)、超级感知能力(他心通)等各项超级能力,这些超级能力名之曰“五眼六通”或曰“三身五智”。

先天本有的形而上之般若智慧(本觉、佛性、仁、太极、良知)被无明污染(异化、堕落)而成为后天之识心,其意为先天的般若智慧异化(转变)为后天的经验智慧。法相唯识宗是对迄今为止人类解析先天般若智慧异化(转变)为后天经验智慧,以及经验智慧的诸多特性与局限等,阐释得最为完备的学理体系。唯识宗体大思精,经论深广,卷帙浩瀚,术语繁多,代表着印度和中国佛学走向经院化的极致。若详细介绍法相唯识宗,非百千万字不能穷尽,故此处只能作精要的概述。




让我们再回到元亨利贞之“乾卦四德”上来,儒家的“乾元”创生义比之于佛家,是般若直显的“性生”呢?还是受无明污染(异化)后的“识生”呢?包括《中庸》在内的四书和五经,核心是“性生”思想,兼含“识生”思想。只是儒家不名“识生”,常用名词为“气质偏杂”和“习气”。“气质偏杂”之“气”偏于精神而言,“质”偏于身体而言。虽然“气质偏杂”含有“母胎里就形成的某些不良特性”或“来自父母之遗传或来自家族之遗传而获得的某些不良特性”,但儒家“气质偏杂”一词并不含有佛家“自前世而来”的思想。儒家常用的“习气”一词就更与前世无关了,它完全是指人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其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传染给他的那些不良观念和行为习惯。

只有识生才有A生B,性生则不能讲从A生B,因为性生是将自性本有之内涵由潜在存在转化为显现存在。故性生即性起,性起即性显。性生、性起、性显三者为同义语。乾卦四德之后三德——亨、利、贞,只有在性生的前提下才能讲,在识生中则没法讲。乾元为体,其体处处无我、无为而无执,故而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将诸功能与内涵在无限中混同为一。既然混同为一,故处处亨通——通彻、透明、无隐、无私、无碍、无无明(处处自明、自觉、自在等),充满生机,故孔子赞“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行不息者,亨通无碍之谓也。自性不仅生生不息地化生万有(严格而言,应为显现万有),当万有被化生出来后,自性始终作为万有的背景和基础而时刻支持和滋养着万有,此名之曰“利”。利者,和也,和为互助义,共生义,同体义。识含有分别义,故识生之万有皆如树枝,会不断地分枝下去。智含无分别义,故智生之万有互助共生,通彻为一,同体互利,不相冲突。因为自性为万有之源,故曰“乾元”;因为自性健行不息,生生不已,亨通无碍,故曰“亨”;因为自性所生万有,仅仅是自性内涵由潜在至显在再至潜在之循环活动过程之产物,故万有时刻不离自性,它们之间互通互融,同体共生,故曰“利”。由是元之、亨之、利之,故万有因时刻不离自性而成为自性在某个面向上的表现或曰存在,成为自性的具体呈现,是形而上的、无形无相的、超越时空的、抽象化的自性的具象化之彰显和具体化之存在。通俗言之,即自性直接化生(显现)之万有,此万有中的任意一个事物皆为自性之直接化生(显现),其事物的一生皆为自性内涵于某方面之呈现与具体化,故任一事物皆为自性之载体(呈现者、彰显者)。因自性为真善美之自身,故由自性直显之事物,于任何时段和面向上视之,皆为真善美之直显,皆为真善美之载体(呈现者、彰显者)。因皆为真善美之具体呈现,故名曰“贞”。贞者,定也——不走作,不变异,在其自己(守其自性而无失)之谓也;贞者,正也——超越分别谓之中,不失自性谓之中,守其本性(或曰守其本分)谓之中,自性在在处处皆能自明、自在、自足、自律、自生、自然且无我、无执、无为谓之中,故中者,正之别名也。得中者,即得其正;处中者,处其正;复中者,复其正;离中者,离其正。儒者千百年来反复强调的正道、正理、正见、正气、正心诸义者,皆此之谓也。




印度教经典《吠陀经》[5]曰:“真理是一,圣人以不同名字称呼它。”宋人陆九渊[6]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年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不仅孔孟儒家有正理、正道、正气等“正”论,印度佛家的核心学说里同样有“正”论,名曰“八正道”——八条正确的修行之道,八条正确的人生之道:

(1)正见:正确地理解某一家学术体系之基本性格与基本方向。正见最主要的来源是圣贤的教化,以及我们对圣贤教化尽可能如理如法地理解消化,称之为“理明法透”。余下七正道皆是正见之延伸,皆是以正见为前提。正见是八正道之基,如同人之眼目,其余各正道犹如人之四肢五脏。

(2)正思维:正确地起心动念,正确地入思和运思之义。以其余七正道为基础和引导,思维即可得其正确之架构和方向。但此所谓的“正确之架构和方向”,是指在本系统内的正确之架构和方向,出离本系统后,则未必可言“正确之架构和方向”。只有透彻地明白各自系统之架构与把握其方向,此时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入思和运思,才能真正地发展思想,丰富学术,传承道统,成就义理。

(3)正语:又称“顺理语”,如佛陀说法皆为真实语、如实语、不异语、不欺诳语,这就是正语。传统佛家将正语区分为四项。真实语:真实不虚、无欺诳的话。慈悲语:慈悲柔和、令人生起信心的话。称赞语:赞叹别人、对他人善行给予及时的赞扬和肯定的话。利行语:给对方以启迪、有利于人的话。

正语就是正确的语文表达方式和表达逻辑。当我们拥有了正见之时,即切实把握和理解了某一家思想体系之基本性格与基本方向后,再运用言语和文字表述,就会自然地达到横说竖讲、反说正讲,皆能不失其义。若不能通达此家之基本性格与基本方向,无论如何谨慎措辞、小心经营,终究是隔靴搔痒,难以若合符节。




(4)正业:又名“正行”,即行为举止正当,身、口、意三业清净,培养出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5)正命:选择合乎圣贤教导的正当经济生活和职业规划。

(6)正勤:又名“正精进”。《正法念处经》卷四十三说:“懈怠是一切恶道的根本,是生死的种子,世间的一切苦恼都由此而生。欲断生死缚者,应该精进,舍离懈怠。”

在切实把握和理解某家思想体系之基本性格与基本方向后,依顺其基本性格与基本方向而前进和努力,方可事半而功倍。如若在没有切实把握和理解之前,断不可盲修瞎炼,乱使蛮力,以逞匹夫之勇。如是于事无补,于学无益。

(7)正念:又名“正观”。所谓“正观”,是指对圣贤教导的重要之处应该反复品味,反复了悟,反复观察。佛陀给出了正观的具体内容,名曰“四念处”:

观身不净:一般人常因贪爱自身的美丽、健康,而产生执著妄想,事实上,我们的身体内充满了粪尿、涕唾等秽物,可以说是众秽所集,何来可爱之处?佛陀教我们“观身不净”,是要破除我们对身体的执爱,进而借假修真,以证得永恒不死的法身。

观受是苦:人生充满了生老病死各种痛苦,纵使偶有快乐,却因世间万法变幻无常、迁流不息,快乐也会因时空的变化而消逝。

观心无常:我们的心念分分秒秒忽而天堂,忽而地狱,时好时坏,时善时恶,时生时灭,如猿猴般,念念无定。观心无常能让我们保持超然之态而不易被这些生灭无常的念头挟持而沉沦。

观法无我:《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万物终会散灭败坏。懂得“观法无我”,才能从五欲[7]、尘劳[8]中,找回自己的真如法性(自性)。

正念对应于《大学》的“知止”。儒家止于至善,佛家止于正觉。

(8)正定:正确地修持禅定。禅定是凡夫获得觉醒与解脱的必由之路,无人可以例外。禅定分为世间禅与出世间禅。世间禅又名“后天禅”“有为禅”,指努力集中心意、凝聚精神,渐得安定。世间禅定因属后天有为之努力,人为之掌控,刻意求取,故成就有限,其成就之极致是大阿罗汉[9]境界;出世间禅定因属先天无为之任运自然成就,解除一切后天之造作与有为,一任自性彰显与展现。因自性超越时空等一切局限,清净湛然,如如不动,此名曰“自性禅定”,简称“性定”。儒家乾卦四德之最后一德——“贞”德,亦含自性如如不动之性定义。贞者,贞定也,恒常也,不变也,不易也。整部《中庸》字字句句皆在阐释乾卦四德,故熊十力先生曰“《中庸》为说《易》之书”,“《中庸》是《易》《春秋》之提要”,“《易》道随时处中,孔门演《易》之旨作《中庸》”。熊子有人天眼目,一语中的,确然如是。




经过乾卦四德的生发直现出万有,万有(含所有人与所有物)作为本体的、形而上的、先天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心性(道心、天性)直接而具体的呈现,成为心性的化身和某方面的表达。万有之间有同有异:说同,共含心性一切内涵故;说异,各各事物因表达了心性不同方面而与他物有异。

“天命之谓性”中的“性”,既指共性,也指个性。所有事物之本体为同一心性、同一内涵,此为所有事物之共性。不仅真理是一,善理也是一,美理同样是一。因每个事物表达、呈现了心性内涵的某个方面而与他物不同,此为该物之个性。从本体而言,万有同一心性;自现象而言,每个事物皆有与他物不同之个性(即不同的特性与功能)。故任何事物皆为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体:个性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共性是融会所有个性而成的共性。“天命之谓性”中的“命”含有命令、赋予、造就、呈现之诸义:无论是共性还是个性,皆直接源自心性,直接源自乾卦四德——元、亨、利、贞。

作为本体的天(各文明体系给予其不同之称谓:道、仁、法界、上帝、心性等)命令(赋予、造就、呈现)什么,就创生什么,此与西方文明里的上帝创世为同义: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上帝说什么就有了什么。上帝之“说”与《中庸》首句的“命”为同义:上帝说什么就有(创生)什么,天命什么就有(创生)什么。但需要一再提醒的是:自现象世界视之,创生意为A生出了B,自此,世上就多出一物,有了A和B两物;但自本体(心性)世界视之,所有的“创生”都是心性本有内涵由潜至显的呈现,没有多一物,亦无少一物——不增不减。故所有的创生都是心性(上帝、道)自己生下自己——不生而生,生而不生,简称“无生”。那么,《中庸》首句的“命”字,是以本体的生而无生之义理解之呢?还是以现象的此物创生彼物之义理解之呢?答曰:中庸。中者,本体义,心性义,元、亨之义;庸者,现象义,应用义,利、贞之义。《中庸》之道,不是偏于“中”,亦不是偏于“庸”,而是“中庸”共摄,圆融互含,即体即用,即用即体,全体为用,全用为体,体用不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庸】心要》连载

中华文脉与道统之正宗——儒家,不共之价值与意义之所在,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已经给予了准确之概括:内圣外王。儒家内圣之义理架构,通过伦理觉醒以实现道德觉醒;复通过道德...

by:一缕儿阳光

《〈中庸〉心要》连载

“中者,天下之正道”不仅是孔孟一贯之正道,程朱一贯之正道。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东方传统文化主要流派,无不自觉地恪守中道,认定中道为唯一之正道唯一之光明大道,非此...

by:清珠6868

《〈中庸〉心要》——潘麟先生

如何从经典中学到生命的智慧?修炼人生的至德?潘麟先生的《〈中庸〉心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诠释经典的全新角度。他从生命学的视域探寻中国传统从“治心”到“治世”...

by:读给神听

中庸

《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

by:专业教师九月蜗牛

中庸

不间断诵读中庸一年

by:兰亭之舟

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思想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

by: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

中庸

《中庸》是儒家著作,朱熹认为它“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只要认真学习并思考,便可终生受用不尽。

by:快乐书童贺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