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剪纸艺术 - 李诗忆

2022-06-23 11:25:5908:13 7899
声音简介

李诗忆:黄浦区海派剪纸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大家好,我是李诗忆,是黄浦区的海派剪纸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今天呢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述我们黄埔的非遗故事。

我的爷爷李庭毅,他是一位上海杂志的美编。那么个人又非常的热爱研究海派剪纸。因此呢他也是当时与我们海派上海剪纸的三大代表人物王子干、林曦明和徐悲鸿三位先生成立了我们的这个上海的海派剪纸协会。再到我父亲李守白,他更是一位出色的海派艺术家,尤其是他创造的很多关于石库门,关于上海的这样的一些独具海派风格的仲裁绘画和剪纸作品,就被称为了上海的石库门先生。

那我呢其实是作为我们家族的第三代手艺人。我呢其实六岁的时候就开始跟随我的父亲和爷爷开始学习。小的时候,其实剪纸是我的一种课余的一些休闲。那可能是我们一家三代,有的时候聚在一起比较难得的一些时光,剪刀划过纸张的咔嚓咔嚓的那种声音。这个是我可能对于我小时候刚记事起比较深刻的一种印象。

长大以后,我去了英国留学,我印象其实最深刻的就是我在英国留学期间,当时我想其实想为父亲的生日拍一个短片表达心愿。所以我当时的设想是,在泰晤士的河畔,以现场的剪纸的形式,然后剪出父亲的剪影,和当时上海以及伦敦的这个城市景观。当我拿出剪刀创作完了以后,我回头居然发现有很多的人在围观,那我就索性边剪,然后一边示范去讲解。

当我把这个短片拍完的时候,很多的老外就开始来问我能不能帮他们也剪一些小东西,甚至于说他们来问我说,你的剪刀是不是带有一些比如说蓝牙的指引功能呀。他们觉得你的剪刀是不是一把特殊的很有科技感的剪刀,否则怎么能够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可以随手就可以把这些图案剪出来呢?所以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可以在西方为我们的国家,我们中国的传统艺术做一个宣传。当下也认为,海派文化和我们的传统技艺都拥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更需要我们年轻的一代去传承和发展。

大多数人对于剪纸的印象还是停留在比如说过年过节的时候,比如说它是纯红色的、单色的,甚至于认为剪纸就等同于窗花。但是呢全世界只有中国的剪纸艺术是被联合国列入了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我们的海派剪纸呢则是具有上海文化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在一百多年的历史演变当中,上海剪纸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海派风格。在中国剪纸这一传统技艺中具有相当的地位。

海派文化它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它可能一部分它会显得比较有洋气。然后另外一部分与本土文化接触比较多的就更有烟火气。像我们的海派的艺术家代表陈十发老先生早就说过:海派即无派,海纳百川,融汇古今与中西。那么我们的海派剪纸也是一样的,它是东西南北各种剪纸风格的融汇呈现。如果说我们把全国各地的剪纸比作牛奶的话,那么海派剪纸就是从中浓缩而成的一块奶酪,汲各家所长为我所用。

甚至于可以说是一种把传统剪纸的装饰纹样和现代时尚的一些造型设计相结合,用兼容并蓄的海派特点来描绘我们现代化都市的海派民间题材,使这样的剪纸更加贴近我们的城市生活。因此,这个海派剪纸可以说在我们的中国剪纸的范畴内也是非常具有独特的代表性。

剪纸它也是镂空的艺术,是一种线条和色块的碰撞和组合。比如说当我在国外的时候,我其实也见过很多一些西方的世界级范围的艺术家。到了晚年的时候,也有创作剪纸的这样的经历。比如野兽派的画家马蒂斯,他到了晚年的时候,其实他也是受到了眼疾和腿脚不便的这些影响。他就开始用大片的彩色的剪纸来创作,构图非常的简练,而且呢同时给观赏者很愉悦的感觉。

因此其实我认为在我们的海派剪纸当中,它恰恰反映的就是这一点。我们不仅仅是把它看作是一种民俗的民间艺术,它更多的也是我们当代艺术的造型来源。

其实我认为传承当中对非遗最好的保护就是不要墨守成规,不一定一定要固守原来的表现方式,而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体验,结合自己的经验,置身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努力的一些创新。

我非常希望让我们的海派剪纸可以跨越我们材料的束缚,不仅仅让它体现在纸张的平面上,甚至于说我们可以颠覆它的材料。我们利用的是它的技法,它的设计,它的造型感,从平面的走向立体的,从家里走向我们的社区和街头。

比如说当时二零一九年的时候,我们在马当路的西城里有一组经典的那个石库门的建筑。那么我和我们的团队就用高分子的这些材料,我们结合了光感的技术,打造了一组以海派剪纸风格为主的装置艺术壁画。那么同时呢里面结合动感的灯箱,通过光影的变化,我们可以反映出这些建筑的一些历史风貌和居民的美好生活。

这组壁画呢特别有意思,它在白天的时候是我们看到非常经典的海派的红色、黑色、白色构成的三原色的这样的一种剪纸的凝练感。而到了晚上的时候,那些镂空的窗框里,它就会露出我们的剪影效果,甚至于它隐隐约约还带一些动态。

就仿佛说白天是人在外面看石库门里面,而晚上这些石库门里面的人都活了,他在看外面的世界。

通过这样的一种精神层次,也通过我们的海派剪纸的镂空和填充的这样一些配合,打造出我们光影的变化感和层次感。

我们希望无论是作品还是产品,他们都既是本土的,他也可以是国际的。他们既是传统的,也可以是时尚的,也可以很潮很有腔调。我更希望让我自己成为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翻译者,用年轻的态度,用时代的审美来传承。同时呢也更希望让我成为中华文化与国际交流的翻译者,让更多的世界眼光通过我们的海派剪纸艺术了解真实的中国,看到美好的上海。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大同-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0352)8960589简介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咱们面前就是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了。这座中国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始建于2...

by:恋景旅行APP

剪纸人

【内容简介】民间男多女少,因此流传“兑马桶”风俗,说白了就是姑换嫂,而我的故事就从贪了口猪头肉剪了个喜字开始……【作者/主播】作者:夜思竹主播:虎说狐话【购买须...

by:流浪猫剧社

海派城市考古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喜马拉雅城市文化联合打造精品专辑《海派城市考古》,用30集系列音频,通过海派艺文、海派生活、海派寻迹三个板块,深度“考古”海派文化,以声音为...

by:乐游上海

沪剧与海派文化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作为海派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沪剧的发展始终和申城的历史变迁紧密相关。当上海还是一个默默无闻...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长沙-华夏剪纸博物馆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湖南长沙市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海派城市考古播客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喜马拉雅城市文化联合打造《海派城市考古播客》节目。资深主持人叶波与著名笑星陈靓、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上海城市考古”文化项目创始人...

by:乐游上海

海派城市考古|博物志

很多老上海人都有怀旧情结,即便现在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他们依然觉得还是那段旧时光,最念念不忘,最有味道,那些年的老物件和市井生活,你还记得多少?一些隐藏在街巷里...

by:黄浦最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