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退圈访谈83期:走过了四年退圈记【小禾爸爸】

2023-05-23 00:21:01172:25 8025
声音简介

小禾今年6岁了,即将要进入小学。回望最初诊断的时候,已经走过了近四的时间。其实小禾爸爸也算是退出这个圈子很久了,小雨奶奶建议邀请来分享一下,于是就有了这次访谈。


小禾也算大家说的退化型,一岁多的时候,孩子语言挺好的,家里人觉得很聪明,也很愿意讲,后来两岁时跟妈妈回了一次老家之后,回来就很少开口了。当时也没多想,在孩子两岁半的时候,一个朋友提醒去检查一下,看看看看是不是自闭,起初根本不信,但是到了当地的医院之后,很快贴了标签。当时完全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在做核磁的时候,甚至爸爸觉得要是能检查出一些病理问题,能够排除是自闭多好。其实可见这个标签给家长所带来的压力到底有多大,仿佛沾上边了,就注定孩子没有未来了就。


一下子算是坠入深渊了,当时很恐慌,去了两个月的机构,有点音了,又陪伴了一段时间,爸爸觉得需要再次检查一下。于是预约了背景的安定和北京六院的贾专家,本来是希望能够基于孩子的变化能走出这个标签,爸爸觉得孩子当时和专家打招呼了,也有了一定的语言,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专家直接将孩子判定为典型重度,建议赶紧去机构。


回来后爸爸又带孩子在当地的机构呆了几个月,后来2020年初的疫情,让爸爸终于有时间能够和孩子一起生活了。起初孩子完全无视爸爸,爸爸乐此不疲的逗着他,慢慢的感受到了孩子和家人之间情感的转变。

其实再回看当时,爸爸说其实在机构所养成一些问题,持续了挺久的,算是挺后悔的。但是最初确实是太无助了。紧接着把孩子送到了一个所幼儿园。后来爸爸发现因为孩子不说,在幼儿园被其他的孩子霸凌。当时就把孩子带了回来。而后去了一所国学幼儿园,这所学堂,也带来了一些转变。


这所幼儿园的老师很理解孩子很包容,同时又要求孩子要立规矩,如果孩子伤害他人或者是问题严重的,学堂里有戒尺要惩罚的。起初孩子总是离开座位,在老师的沟通和管束下,两个月后孩子也逐渐能够坐得住了。
一晃孩子的幼儿园结束了,即将迎来小学生涯。爸爸对于孩子和生活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而自己在阅读传统经典时,也有了很多感触。尤其是在读古文中最经典的四书中的《大学》时,爸爸有所顿悟,发现其实帮助孩子走出来的道理,古人早就道明了。

这是当时小禾爸爸分享前准备的笔记。


对于小禾爸爸分享的我是深表认同的。结合这些内容,我简单总结几点。


一定要尊重自己爱孩子的本能,不能因为这个标签,因为担心能力,就不在意孩子的感受了,把两三岁的小孩丢到完全是陌生人的环境之中,去强迫着必须服从。若没人在意孩子的感受了,孩子如何会在意别人的感受?



恻隐之心,其实也就是能够理解孩子的自卑,逃避,敏感,不自信,能够有爱的看见他的状态,去陪伴,去鼓励他,让他能够建立起对人的信任和相处的勇气。让他能够愿意尝试着去说,去模仿他,去表达,逐渐走进更大的外部世界。



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目标,并不是让他比所有人都更厉害,或者是一味的让他快乐。而是要慢慢的让孩子长大,能够自己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需要我们用我们自己的生活和态度,去让孩子明白,他能保护好自己,也能兼顾他人的感受。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我们要帮助孩子走出自我视角,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格物去认知世界。恕道去学会爱人,我们自己对待另一半,对待其他孩子的方式,其实就是孩子面对世界的参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妈妈爱孩子超过自己,但是也很容易把自己搞丢了,这是不行的,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给孩子稳定的支撑。而爸爸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妈妈的内心的支柱,能够看见妈妈的付出,妈妈的担心,能够给妈妈以理解,以及陪伴孩子放开了玩,让妈妈有休息调整的时间。让她的情绪有出口。这件事做好,家庭氛围和同心协力不至于把精力都放在内耗上了,其实孩子也就走出来一半了。

其实走出来的家长,就是关于人生的自我成长之路,我们没有人天生就会养育孩子,都是在摸索,在学习,在尝试之中慢慢变的更好的。

孩子如何走出来,这个问题,换成,我改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内心强大,有勇气面对这个标签,能够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让孩子看到有趣的事物和人,让他意愿去尝试很多他做不到的事,去懂得一些之前不懂的道理。

人生这条路,做父母这件事,其实是件幸事,孩子给我们一个爱他的机会,恰恰就是最大的礼物。

祝你找到做父母的乐趣,也能迎来孩子的发展和进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宠的世界566869

我孩子13岁了,语言各方面都还好,就人际不好,行为不好

听友274548640

这一期试了好多次,总是放不出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

听友202377551

有没有苏州的朋友,最近有点迷茫。希望能一起共同成长

凡音轻飏

那些权威的专家们,不知道是不是研究做太多了,失去了对一个事情真正的观察和感悟能力。诺爸功德无量

听友82048419 回复 @凡音轻飏

专家又不傻,你想的简单了吧,

听友413550253

我是四川成都的一位家长,请问该怎么入群呢?

猜你喜欢
自闭症家长退圈访谈实录

自闭症这个标签,有如魔咒一般,压的我们喘不过来气。仿佛孩子被贴上了这个标签之后,便失去了发展的可能。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其实孩子成长的潜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by:诺爸说ASD

诺爸的自闭症退圈指南

hi,诺爸在入圈五年后,再来聊聊如何跨越“自闭症”这个阴影,如何才能回归孩子该有的正常生活轨迹。这些年看到许多的家长走出来,也看到更多的家庭陷入困局,希望我从一...

by:诺爸说ASD

自闭症干预I小肥阳自闭症干预经历

大家好,我是小肥阳。报以感恩的心,分享我的经历,希望能为无助迷茫的你,提供一点方向、思考和建议。铁树花开,未来可期。我知道大家很辛苦,坚持一下,熬过了黎明前的黑...

by:吾乃小肥阳

自闭症干预|家长必学自闭症知识

本专辑是著名自闭症专家石建莉博士在美国录制的一套面向自闭症儿童家长的知识视频。内容涵盖中美差异、世界自闭症干预体系发展、如何选模式、如何选机构、如何教语言、如何...

by:石建莉博士谈自闭症

自闭症患者自白

一个自闭症患者的内心你了解过吗?不知道该怎么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他那种渴望被了解的期盼,那种等待别人能给自己一点温暖的内心

by:玖酿汤团

声音主播

335103.1万

简介:我是诺爸,18年孩子“自闭症”入圈,但已凭深度家庭陪伴摘帽 期间通过《诺爸40天康复日记》《退圈家长访谈实录》等节目 接触了大量圈内家长,见证了数千家长的家庭陪伴退圈路 从新视野解读这类孩子,他们都有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标签就否定孩子发展的潜力。就算是,也一定可以走出来。 整个世界对于孩子的误解都很大,他们其实很敏感,聪明,倔强,他们需要的是真正的理解和陪伴,激发起他们对于人的信任和探索的欲望和勇气。 但是理解孩子和真正的做好陪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一些过来人的经验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也祝你在走进孩子内心的路上,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