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四课

2023-08-17 16:06:4407:33 49
所属专辑:大学
声音简介
《大学》第四课

要实现人生的价值,需面对的八个基本问题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是方向、目标。

知、止、定、静、安、虑、得。七证,是修炼的心法。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则是具体的落实。有了目标与心法,最终要落地践行才行。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明明德于天下,就是平天下。要在天下彰显自己光明的德行,那就先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这就是由近及远,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须先把自己家里规范好。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治国以法,齐家以礼。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要规范家里,须先修己身,做好表率,才能推己及人。如孟子所言: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要修身,须先正心。心是君,身是臣。张居正说:

身不易修,而心乃身之主宰。若要修身,又必先持守得心里端正,无一些偏邪,然后身之所行,能当于理。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得真诚面对自己的意念。《章句》言:

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

张居正进一步言曰:

心不易正,而意乃心之发动,若要心正,又必先实其意念之所发不少涉于欺罔,然后心之本体能得其正。

起心动念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世人皆以为不欺人难,殊不知不自欺最难。诚意,从勿自欺开始。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要做到意诚,须先致知,推究自己所知的善。致,是推究到极处,使我之所知无所不尽,所见的道理没有不明白的。如此,方能明辨是非,所生发的意念才不至于错乱。郑玄注曰:

知,谓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也。

致知在格物

物,犹事也。也就是人间之事。格物就是将善恶之事看得透彻,分辨得清楚。如何做得?自学中求,于实践中求。钱穆言:

格物即止于至善也。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此即君与臣之至善。在未能致知以前,尚未能真知其为至善之义,则变其辞曰格物。

格物致知,懂得了人世间的道理,明辨了世间事与我的关系,也就能够面现实的种种,而无需回避。《朱子语类》言:

避俗,只是见不透。

物何须格,只因不穷究,格得不透,半吊子,则容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如张居正所言,这一节是复说上文的意思。至,是尽处,人能于天下事物的道理,一一都穷究到极处,然后心里通明洞达,无少亏蔽,而知于是乎可至。儒家之以人为本,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循环往复于此章明矣。唐文治言:

《大学》八条目先后,只是举其大概如此。先儒谓并非今日格致,明日诚正;更非谓当格致诚正之时,而置修齐治平于不问也。学业有专营,功夫实并进,如何为至善,初无止境,在吾人勉之而已。

八目中,治国、平天下,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在如今之现实,未尝不可将其理解为社会与天下。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有了发出自己的声音影响社会乃至天下的可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财富背后的故事第四课

关于前辈们的创业之路,如何用正确的心态走过低估期。

by:静小怡5

新编日语入门-第四课

本专辑为《新编日语入门》的配套音频,由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外教、现中山大学在读博士永野千绘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外教小林清史灌音。欢迎关注“新编日语入门”公众...

by:码字的小编

修齐治平:中国人的第四课

人是怎么来的,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追求什么,这是人生的首要问题。人的一生,应该如何活着,应该度过怎样的一生?中国古人,早就给出了现成的正确答案,那就是修齐治平...

by:月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