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时令养生:按照春、夏、秋、冬四时节令的变化,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

2022-08-23 21:28:4511:02 82
声音简介

(三十)时令养生:按照春、夏、秋、冬四时节令的变化,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

时令养生又称因时养生,是指按照时令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来调节饮食、起居以及情志等各方面,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四季养生的重点和方法

(1)春季养生  春回大地,阳气升发,冰雪消融,蛰虫苏醒,自然界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所以,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诸方面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情志调养: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在志为怒,喜调达而恶抑郁。所以春季养生,既要力戒暴怒,更要忌讳情志忧郁,应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对待自然万物“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不罚”。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应该踏青访柳,登山赏花,临溪戏水,行歌舞风,陶冶性情,使得自己的精神情志与春季的大自然相适应,以利春阳生发之机。 

起居调养:春回大地,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体表,皮肤逐渐舒展,肌表气血供应增多而肢体反觉困倦,往往日上三竿而睡衣未消。然而,睡懒觉并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因此,应当夜卧早起,清晨保持放松、舒适的衣着打扮,在户外信步漫行,以克服倦懒思眠的状态,帮助阳气升发。 

饮食调养: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的食物(如麦、枣、豉、花生、葱、香菜等),不宜食酸收之品。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过度使用还会影响脾胃的生理功能。 

运动调养:精力的漫长的冬天,人体脏腑的阳气及运动能力有所下降,因此入春后应当积极加强锻炼。应躲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活动,年老行动不便者可以趁着明媚的春光,多到公园、森林等处慢行或者远眺,以畅通气血,舒畅气机。 

防病保健: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温热毒邪开始活动,致病微生物随之生长繁殖,要多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要加强保健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每天选足三里、风池、影响等穴位进行保健按摩2次,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2)夏季养生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竟长,日新月异,阳气达到极盛时期。所以,夏季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情志调养: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要重视心神的调养。要保持胸怀开阔,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对外界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以利于气机的通泄。夏季炎热,应当调息静心,切勿心浮气躁,要凝神静气,努力感受“心静自然凉”的妙处。

起居调养:夏日炎热,常易导致出汗太多,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因此安排劳动或体育锻炼时一定要避开烈日,并加强防护。夏日的作息宜晚睡早起,睡眠时不宜使用风扇送风,更不宜夜晚露宿,有空调的房间也不宜使室内外温差过大,以避免感染风寒。每天洗一次温水澡,可以有效地降低肌肉张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饮食调养:夏季出汗多,盐分损失亦多,若心肌缺盐就会出现搏动失常,因此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饮食不可贪寒、贪凉,尤其饱腹的时候受到寒凉刺激,更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气温高使得致病微生物极易繁殖,食物极易腐败、变质,肠道疾病多有发生,因此,一定要讲究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

运动调养:夏天运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空气新鲜处。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仅伤阴,也会损伤阳气。

防病保健: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趁虚而入,导致中暑等疾病。为了预防中暑,应当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保证充足睡眠,讲究饮食卫生,同时备好人丹、十滴水、清凉油等防暑药物。如果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发麻、口渴、恶心等症状,便是中暑的先兆,应立即将病人移至通风处休息,解开衣服领口,给病人喝些淡盐水或绿豆汤,若用西瓜汁、芦根水、酸梅汤则效果更好。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期,对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痹症等易在冬季发作的慢性病,伏夏是最佳的防治时机,可以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三伏贴治疗。

时令养生又称因时养生,是指按照时令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来调节饮食、起居以及情志等各方面,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3)秋季养生秋季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的过渡。因此,秋季养生,应着眼于一个“养”字。

情志调养:秋属金,内应于肺。肺在志为忧,悲忧易伤肺。秋天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草枯叶落,花木凋零,易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将会损伤肺气。而肺气虚弱则会导致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又易滋生悲忧情绪。因此,秋季应当保持神志安宁,收敛肾气,戒躁戒郁,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起居调养:秋季应当早卧早起,早卧可以要顺应阳气收敛之势,而早起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过。初秋暑气未尽而凉风时至,天气变化无常,应多备几件秋装,酌情增减衣物。

饮食调养: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热发散的食物,应适当食用酸味以帮助收敛补肺。秋天气燥,可适当食用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制品等柔润的食物,以益胃生津,利于健康。

运动调养:秋季是开展各种锻炼的好时期,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练习秋季吐纳健身法对延年益寿有一定好处。具体做法为:每日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扣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中液满,漱几遍,分3次咽下,并用意念送至丹田,稍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颚,用鼻吸气,用意念将气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呼出;呼气时要稍擦口,默念硒字,但不出声,如此反复30次。

防病保健: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要搞好环境卫生,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被污染的食物;适当服用一些维生素,还可配合服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母等。

时令养生又称因时养生,是指按照时令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来调节饮食、起居以及情志等各方面,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4)冬季养生冬季人体的阴阳消长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阳气蛰伏于体内,而阴精开始闭藏、积蓄,为迎接春天的到来做准备。因此冬季养生,应着眼于一个“藏”字。

情志调养:冬属水,与肾相应,肾在志为恐,应当避免恐惧、惊慌、紧张等不良情绪。为了保证冬令阳气伏藏的正常生理不受干扰,要做到精神内守、安静宁和,应控制各种情绪和欲望,保持一种愉悦、空灵、闲适、自在的心态。

起居调养:寒冷的冬季不应扰动阳气,因为冬季“阴成形大于阳化气”,所以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防寒保暖也需根据“无忧乎阳”的原则,做到恰如其分。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耗阳气,又易感冒;而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亦易于入侵。冬季还要注意节制房事,以便保精。

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忧乎阳”的原则,饮食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如谷类、羊肉、鳖、龟、木耳等。为避免维生素缺乏,还应摄取足量的新鲜蔬菜。冬季阳气衰微,很少出汗,应当减少食盐的摄入量,以便减轻肾脏的负担。对于阳虚体质的个体则应多摄入温热食物,以扶助阳气,抵御严寒。

运动调养:冬日仍要持之以恒地进行自身锻炼,但要注意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进行,冬天的早晨由于冷高压的影响,往往会发生逆温现象,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此时选择在室内锻炼更有益于健康。

防病保健:冬季是进补强身的最佳时机,但不论食补还是药补,均要根据体质、年龄、性别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冬季是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的多发季节,防寒护阳也是至关重要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刘承恩-时令养生

北京大道堂中医养生研究院由刘逢军院长创建于1993年,北京大道养生堂的宗旨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把传统养生文化还给人民大众,让人民大众“向科学的起居饮...

by:龍江明和

第四期时令养生

了解自然并顺应自然乃上士之举。伟大的《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和方法...

by:三甜

时令养生 心羽课堂

顺时摄养是养生的大原则。每一节令都有不同的天时物候民俗,也有相应的文化内涵和生活细节,我们一起来好好了解、好好生活~

by:平人心羽

当前时令养生饮食起居建议

这是我们当地的时令养生师在每个节气会给大家分享的音频,我在这里给大家同步过来,有对时令养生感兴趣的,或者想要按着做的,可以参考!

by:爱和宁静

时令美食

又是一年吃花季,谁是最会吃花的人?let’sgo,withlily!朋友们好,这里是“跟lily走吧”我是lily!春天,萌芽的季节,花开的季节,各地踏...

by:跟Lily走吧

时令学习

《黄帝内经》与养生讲座节选分享

by:三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