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刺疟

2022-09-12 11:58:4205:51 48
声音简介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㑊,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浙,洒浙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胠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疟脉小实急,灸陉少阴,刺指井。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凡冶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胻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馋针,针绝骨,出血立已。身体小痛,刺至阴。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 》素问•  刺疟篇三十六 完

一、详细讨论以针刺方法治疗各种疾病,并对疟病症状作了具体描述。其中虽着重用针,但也提示对于正气虚弱的病人,有时不宜用针。二、论述了疟有六经疟、五脏疟、胃疟等十二...

by:有趣的凉茶

《黄帝内经 》素问•  疟论篇篇三十五完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疟,凌虐之义,故名篇。”本篇主要讨论疟病的种类、病因、病机、发作情况、诊断及治疗原则等,是论疟病的专篇,所有名为“疟论”。本篇要点一、本...

by:有趣的凉茶

疟心的《致 D ——情史》

八十四岁的作者,法国哲学家安德烈·高兹,为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的妻子多利娜写下这封情书。之后打开煤气共赴黄泉。该书平静、理性、深情的叙述给人以巨...

by:闲云_和声社

素问

黄帝咨岐伯作《内经》,垂《素问》、《灵枢》之篇,医法渊源,自此而始,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者也。秦汉而后,韦绝简乱,错落舛互,譬之棼丝,不可理矣。玉楸子盛壮之年...

by:信受奉行px

素问吴注

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渊源,几千年来它在防病治病、保健养生方面,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那博大精深的内涵,丰富辩证的哲...

by:自然张君

《黄帝内经》素问·篇五十《刺要论》完

本章要点:一、阐述了依据疾病所在部位确定适宜的进针深度的针刺要领。同时指出:违背了这一要领,就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危害。二、分别说明人体各部位因针刺深浅不当导致五...

by:有趣的凉茶

《黄帝内经》素问·篇五十一《刺齊论》完

刺,针刺;齐,辨别。本篇重点讨论了皮、肉、筋、脉、骨不同病位的针刺方法;依据各种不同的病位,施以不同的针刺深浅程度。如果违反了针刺的原则,就会损伤其它部位,给病...

by:有趣的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