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简介

2022-09-21 19:52:0005:18 436
声音简介

对中国人立身处世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具备,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主要记载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还有编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论语》全书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如《尧曰》篇;如果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如“《学而》篇”;也可取谈话对象为篇名,例如《公冶长》篇;所以就《论语》整体而言,篇名与其中的各章节及其内容并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应作为标记看待。


本专辑将采取原文呈现+译白+思考分析的方式,思考分析只在有此必要的章节才会加入。如对历史上不同研究者有所分歧的内容,我们可能会并呈一些其他见解;对于值得我们立足现代进一步思考的内容会加入一些思考探索等等。对于这些内容加在一起篇幅较长的章节,我们会自然而然的单独分为一期节目,对于内容较短的章节我们会把多章节合并到一期,不然听友老听广告不大合适。


作为儒家经典,《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但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这三个范畴也是我们理解学习儒家思想的重点,分别为:“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方法论范畴--中庸。”


在儒家看来仁是人内心的一种基本状态,这种状态的属性是真和善的。礼则是为了“适应仁、表达仁”而必须具有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中庸”则是一种处世修身等的方法论原则。其中“仁”是《论语》的思想体系的基础与核心。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論語鄭注论语郑康成注

這是永曆三百六十六年,應望塵居滕琪先生之邀,在海南大學講課的錄音。教材是我整理的論語鄭注,包括了古代輯本和唐抄本,是目前最全的本子。道里書院轉載過本課程,再次發...

by:明朝經學研習會

名人简介

名人简介

by:莹我从

孟子简介

孟子的语言和论语一样,非常的经典。而且,孟子的思想性,非常的强。但是,为什么孟子的影响力,在当下,不如论语呢?两个原因。一则是孟子思想的政治性很强,但是和目前的...

by:壩東老梁讲论语

禅宗简介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主张修习禅定,以觉悟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所以亦称佛心宗

by:天水接冥蒙

明史简介

重回明朝,看看那时发生的故事

by:晴空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