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语气词(一、)句尾语气词()古代汉语笔记

2022-09-23 19:33:0012:17 246
声音简介

第十五课语气词

【理解】各种句子都有自己特定的语气,句子表达语气的手段是多样的。

语气词就是表达句子语气的一类虚词。古代汉语的语气词有用在句尾的,也有用在句首和句中的。

定义:语气词就是表达句子语气的一类词。位置:句尾、句首句中。

一、句尾语气词

(一)陈述句的句尾语气词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

陈述句叙述一个动作行为或其变化,描写形状/表达判断。语气舒缓,平铺直叙。

表达陈述语气所用的语气词:“也、矣、耳、尔、焉”。

1.也:用作句尾语气词,对某种情况表示肯定、确认,表达一种确信不疑的语气。

(1)用于判断句末尾,帮助判断。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②陈涉者,阳城人也。

③此非臣之所敢任也。[否定判断]

(2)用于叙述句末尾,表示对所叙述情况确信不疑。

①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②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3)用于祈使句、疑问句末尾,仍然表示肯定、确认的语气。

①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

④何由知吾可也?

2.矣:表示动态,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状况陈述新情况,带有动作已完成的意味。

(1)表示情况已经如何。

①卫国偏小,老夫耄矣,能无为也。 ②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2)表示将要或必将出现某种新情况。常有“将、今、必”等副词。

①诺,吾将仕矣。 ②夺项王天下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虢必亡矣,虐而听于神。

(3)用于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的末尾;表示报道新情况的语气。

①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②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③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④天下苦秦久矣!

也和矣用法的区别

也:静态;情况没出现的副词;因果关系;可判断句

矣:动态;情况将然的副词;结果;不能判断句

3.焉: 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的用法虚化为纯粹的语气词。

①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②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③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4.耳、尔:“表示肯定,带有限制的意味,“不过……而已”、“不过……罢了”。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②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

常与表示限制的范围副词“直、仅、特、独、但、止、唯”等一起使用:

①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②直好世俗之乐耳。

③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④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先限制,后递进/转折:④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⑤今肃等可迎操耳,于将军不可也。

(二)疑问句的句尾语气词

疑问句主要包括特指问句、是非问句、选择问句

特指疑问句:就事情的某一方面有针性地提出疑问的句子。

是非问句:提出问题,要求对方做肯定和否定的回答。

选择问句:问从一定的范围和项目中选择哪一个。

常见句末语气词:“乎”、“与(欤)”、“邪(耶)”、“哉”。

1.“乎”

在诸多表疑问的句尾语气词中,“乎”的疑问语气最为强烈,

“乎”是其中最为纯粹的疑问语气词,可用于各种疑问句中。

(1)用于特指问句的:

①夫今之歌者其谁乎?

②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③汉王谓陈平日:“天下纷纷,何时定乎?”

(2)用于是非问句的:

④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条。子路问日:“子见夫子乎?”

(3)用于选择问句的:

⑤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⑥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

诸-之乎合音:⑦冉有问:“闻斯行诸?”

⑧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2.与、邪

“与(欤)”、“邪(耶)”:表示一种询问的语气。

(1)用于特指问句的:

①丘何为是栖栖者与?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2)用于是非问句的:

③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④上召布属曰:“若与彭越反邪?”

(3)用于选择问句的:

⑤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⑥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

⑦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⑧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3.哉

“哉”本身没有疑问的意味,基本作用是表示感叹,比较强烈的感叹。用“哉”煞尾的疑问句一般都是特指问句,

①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醉不少概见,何哉?

②汲黯何如人哉?

以上疑问句中的疑问语气其实是靠疑问代词来表达的。

(三)反问句的句尾语气词

反问句是说话的人对某件事和某个问题本来并没有疑问,明知故问,用问句的方式来表示对某一件事和某个问

题的否定或肯定。不正面说出自己的意思而采取反问的方式,目的是加重语气。

与疑问代词配合使用:

①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③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与表示反问的语气副词配合使用:

④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⑤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古汉中反问句的习惯句式:

“不亦……乎”“得无(毋)……乎”“无乃……乎”,句尾都需要有语气词煞尾。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不是很……吗”]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

④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

分析:“得无……乎”带有揣度意味,使反问句语气比较委婉,“该不会……吧”或“莫非……吧”。

⑤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福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⑥蹇叔日:“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分析:“无乃……乎”所表语气也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吧”。

古汉中反问句的习惯句式:“何以……为”“何……为”,“为”也是句尾语气词。

①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分析:“何以……为”,也作“奚以/恶用……为”。“为什么要/哪里用得着……”

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④恶用是鶃鶃 yì者为哉?

⑤汤母日:“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何厚葬为?”

分析:“何……为”意思相当于“为什么……呢”。“何厚葬为”即为什么厚葬呢。

⑥人日:“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为什么哭呢,表示疑问]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上海话语气助词

大家学习上海话,很少有人和你谈起上海话语气助词。实际上,上海话语气助词很重要。本专辑带着你一起来寻寻觅觅上海话语气助词。这是有近2000人的QQ群“上海话顶呱...

by:阿拉顶呱呱

十五条狗

★十五条狗拥有了人类的心智,从此,他们当不了人,也当不了狗★斩获吉勒文学奖、罗杰斯作家联合会小说奖、坎贝尔文学奖三项大奖★智慧究竟是灾难,还是礼物?以狗生映照...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创意写作十五堂课

著作精选中国著名工坊专家许道军十五堂创意写作课程,涵盖故事、小说、影视、非虚构、自由诗与创意文案六种基本文体,从原理、技巧和工坊活动三个方面,全程复盘创意写作课...

by:是岚音啊

祸妃十五岁

【内容简介】她,本是嘉国的公主,隐姓埋名过着普通姑娘的生活,因为联姻踏上了前往雅国的和亲之路。他,乃是雅国的皇帝,幼年前往嘉国开始了质子生涯,因为满腹野心迎娶曾...

by:蓝心爱配音

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⑴中庭地白树栖鸦⑵,冷露无声湿桂花⑶。今夜月明人尽望⑷,不知秋思落谁家⑸?[1]词句注释⑴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一作“十五夜望月”。宋本《王...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严雪亭 长篇弹词《十五贯》

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整理上演《十五贯》后,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高度评价。严雪亭向老艺人钟笑侬学说长篇《十五贯》,并诚恳地向昆曲名家王传淞,周传瑛请教。...

by:世间再无严雪亭

岳麓书湘十五讲

专辑简介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

by:喜马拉雅城市文化

八月十五迷案

中秋月圆杀人夜中秋月圆,本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却为何命案频发几名老人离奇死亡凶手到底是谁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恨能埋藏在心底几十年……八月十五迷案

by:杰子不精

十五暝的月台

宝岛歌王叶启田【十五暝的月台】睽违11年经典再创只要我们还会再见,那么所有的分离都是短暂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一首与全世界接轨让老老少少...

by:华语音乐

未来十五年

雅克.阿塔利在这本书中对未来世果做了一个全景式的预测,并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观点,他认为,未来世界未必能延续目前的繁荣稳定,在2030年左右人类会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

by:赛茹宇领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