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一老红军进京受表彰,毛主席大喜:我们的老班长又回来了

2024-01-19 18:20:0521:20 2.5万
所属专辑:帝哥说伟人事迹
声音简介

1956年底,全国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人物云集京城,安徽省金寨县的一位粮站站长当选上全国粮食系统的劳动模范,并登上大会主席台。

毛泽东见到这位站长后,握住他的手高兴地说:“啊!我们的老班长又回来了!真了不起,你回去又得了一个劳动模范!”

会后,毛泽东又请站长到家里吃饭,还送给了他一件皮大衣和一双毛皮鞋。

那么这位粮站站长究竟是谁?他和毛泽东又有什么样的渊源呢?

这位站长名叫李开文,1897年出生于安徽金寨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受家境所迫,他16岁就开始种地、烧窑、干苦力活。虽然他个头不到一米六,但长得很壮实,还练就了一双铁脚板,担子一上肩,一天可以走上100多里的山路。

1929年5月,已经是4个孩子的父亲的李开文,毅然决然地参加了赤卫队,他经常支前配合红军作战,为创建鄂豫皖苏区贡献力量。

1932年9月,红四方军主力决定撤离大别山,红25军73师219团的团长见李开文脚功硬、能吃苦,于是把他从赤卫队里挑了出来,正式将他转为红军的担架兵,并让他担任团担架一班的班长,随部队一起突围。

离开大别山的时候,部队从李开文的家门口路过。当时李开文的妻子刚生下了一对双胞胎,才16天,但他并不敢回家看看,因为他怕一看到老婆的眼泪就走不动了。

但没想到的是,李开文被跑出来看过路队伍的大儿子李锦旭发现了,他哭着跑到李开文的面前说:“爸,妈妈天天念叨你,等你回家呢!”

李开文不敢看孩子,更不敢停下,他身旁的担架队员也忍不住劝他:“班长,你还是回去看一下吧!”

但李开文依然强忍着不肯回头,李锦旭疯了似地抱住他的一条腿,说什么也不松手。李开文不敢再犹豫,他一狠心,一脚把儿子踢开了,而李开文却头也不回,跟着部队离开了大别山。这一走,就是17年。

多年以后,李开文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曾感慨说:“革命是不能回头的,我的命大,当年许多战士就牺牲在西撤的路上了。”

部队在转移的途中,遭到了敌机的空袭,敌人的一颗炸弹在李开文身边爆炸,巨大的气浪把他掀倒在地,他顿时七窍流血,不省人事,炸起的泥土和碎石将他掩埋了。

战友们将李开文从土中扒出来时,他已经面如土色,没有了呼吸,班里的一个战士不禁扑在他身上哭喊:“李班长,你可不能就这样走了啊,我还要跟你奔一条活路呢!”

这个战士在哭的同时,下意识地将手放在了李开文的鼻子前,发现他竟然还有气,他不禁大喜,连忙跑到炊事班,找来了小半碗米汤,给李开文喂了进去,他竟然活了过来!

队伍到达四川北部的通江以后,李开文住院接受治疗。经过一年的治疗,他终于可以出院了,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听力严重下降。出院以后,团长告诉他,他因为听力受损,已经不能回担架班了。

李开文愣住了,他问团长:“那我还能干什么?”

团长回答:“你就去炊事班烧饭吧!”

李开文尽管心里并不情愿,但他为了留在部队,还是答应了,他被分配到中央军委直属干部连任炊事员。

1935年8月,部队开始过草地。当时经常雨雪交加,许多红军战士夜晚宿营时,因没有干柴干草燃火取暖,再也没有醒来。而李开文所在的干部连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他的军灶经常是第一个在草地上升起炊烟,成为全团乃至全师炊事班的火种。

这个现象令干部连里的蔡畅、康克清两位女红军十分好奇,她们经过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了李开文的“秘密”:原来,部队每天清晨开拔时,衣着单薄的李开文便将一堆湿淋淋的沼泽地枯草拧干出水后,分成三团,胸前揣一个,两胳肢窝各夹一个,背着行军锅默默无语地走在部队后面。晚上宿营时,李开文已经用自己的体温将草团焐干了,他就是用这些干草生起一堆堆篝火的!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后,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召集各部队的领导开会,他在会上说:“主席身边缺人,请你们找一些忠实可靠的人来中央工作,一定要可靠的。”

李开文很快被在所在部队的领导推荐了上去,1937年,他经过层层选拔,来到了延安,先是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炊事班班长,不久后又调任中央特灶班班长,主管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伙食,这一干,就是12年。

很多老战友都很羡慕李开文,他们问:“你做了毛主席的炊事员,一定感到很骄傲吧?”

李开文摆摆手说:“我哪敢骄傲,不能瞎讲,毛主席从不搞特殊的。”

李开文上任以后,一查账,发现首长们每个月的伙食都要超支20多元,而且还老吃不好。他感到很不对劲,因为每天给首长们配给供应4斤肉、2斤豆腐和一些蔬菜,数量不算少了,那问题是出在哪呢?

经过调查,李开文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根源:机关太多的工作人员来首长的小灶蹭饭吃了,首长的伙食消费实际上不到总体开支的三分之一!

李开文坐不住了,他召集首长身边的炊事员和警卫员一起开了一个会,并对大家说:“各位老兄弟们,中央首长们伙食钱本来就少,三股只能吃一股,你们看像话不像话?明天开始我要动手了,你们都不要来这吃,我也不在这里吃。”

大家听了以后,纷纷表示同意:“老班长说得对,明天我们都不来了!”

然后李开文对管理科长说:“从现在开始,我每天只要2斤肉、1斤豆腐,保证把伙食搞好。”

科长听后大惊:“你的前任4斤肉、2斤豆腐都没有把伙食搞好,叫你来就是要你注意首长的营养,不是让你来搞节约的!”

李开文说:“科长,我说话算数,搞几天试试,到时你再问问首长怎么样,不就行了吗?”

李开文通过严格控制就餐人数,把首长们的伙食标准从以前的三菜一汤增加到四菜一汤,而且质量也提高了。

就这么过了一段时间,管经济的李富春沉不住气了,他找到李开文说:“老班长,以前我们每个月伙食都超支20多元,现在你这么搞,那每个月不得超支40多元吗?”

一旁的管理科长对李富春说:“李部长,你就不要操心了,他这个月还节约20多元呢!”

李富春一问才知道李开文的办法,他感到非常感动,李开文自己在小灶做饭却不吃小灶,这种精神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

李富春的夫人蔡畅知道这件事后,也对李开文说:“老李啊,那么多人到厨房吃当然不对,但你辛辛苦苦地做菜,吃一点是应该的啊!”

李开文却笑着说:“我来这里不是为了吃好喝好,保障首长们吃好喝好,这才是我的职责。”

李开文来到炊事班以后,听人说毛泽东是湖南人,最喜欢吃红烧肉,他就偷偷地请教了别的炊事班的大师傅,依样画葫芦学会了这道菜,尽管他自己觉得拿不出手,但还是给毛泽东做了几次。

有一次毛泽东写文章到很晚,一直没有过来吃饭,李开文就把饭菜热了热,亲自给他送了过去。当时已经到了冬天,李开文推开毛泽东的窑洞门时,一阵寒风也跟着卷了进去,他禁不住打了一个寒战。

这一幕正好被毛泽东看见了,他马上把李开文迎进屋,对他说:“老班长,我看你穿得太单薄了。”

李开文连忙说:“不冷,不冷,我习惯了。”

毛泽东取出一件羊皮背心,让李开文穿上,但他却执意推辞,毛泽东说:“叫你穿上你就穿上,老班长你要是病倒了,那我就吃不到你做的那道我最爱吃的菜了!”

李开文只好穿上背心,他问毛泽东:“主席,那你说说,我做的哪道菜你最爱吃?”

毛泽东回答:“当然是红烧肉了!”

这让李开文非常激动,没想到自己觉得完全拿不出手的菜,竟然得到了毛泽东的充分肯定!

1942年,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边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央特灶班除了负责首长们的一日三餐外,他们自己也被分配了开荒的任务。

当时中央特灶班只有7个人,属李开文年纪最大,大家一致决定不让他下田劳动,李开文拗不过,于是就留下来烧水做饭。

但留守的李开文也不轻松,他除了做饭,还开始打草鞋,他打的草鞋都带花,三朵花为一等,1元2角一双,两朵花为二等,7角5分一双,一朵花为三等,5角6分一双,三朵花的草鞋他一天能够打4双。他的草鞋很快成了当时的“热门货”,卖出去以后,给中央小灶增加了不少收入,因此毛泽东亲自推荐李开文当了劳动模范。

1947年2月,胡宗南率军进攻延安,这一年刚满50岁的李开文,跟随毛泽东、周恩来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到了陕北的黄土高坡后,李开文发现这里荒无人烟,根本没有吃的,这可把他急坏了,如果首长们的身体饿坏了,那可怎么得了!

情急之下,李开文带了两个战士,当天晚上抄小路回到已经被敌人占领的延安,在撤出延安以前,他曾把大量的腊肉、腊鹅、咸鱼、咸鸭蛋秘密地藏在了城内的一处地窖里。这天夜里,他偷偷取出了3担食物,然后潜回了驻地。

第二天,毛泽东发现餐桌上突然多出了许多菜,他于是问李开文怎么回事,李开文如实相告,毛泽东却生气地摔了筷子,责备李开文不该去冒这个险。

李开文见毛泽东半天不肯动筷子,只好低下头抹眼泪,毛泽东看到以后又有些不忍,于是又招呼大家过来吃,说这是老班长冒着生命危险取来的,别辜负了老班长的一片心意。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李开文随中央机关进驻北平。不久后,他被组织上安排到中央机关干部文化学校学习。这年7月,李开文从学校毕业,时任群工部部长的李维汉找他谈话说:“老李同志,组织上考虑你过去吃的苦太多,现在给你安排一个很‘甜’的差事,决定派你去天津糖厂当副厂长。”

李开文摇头说:“我当不了那个副厂长,你还是让我回老家吧!”

李维汉说:“老李啊,如果不想当厂长,那留在北京也可以啊!”

李开文却说:“我还是想回老家,17年前,我硬着心肠离妻子儿女而去,现在眼看仗要打完了,天下太平了,我得回去偿还这些年欠他们的情。”

最终李开文被批准回乡,临行前,他去向毛泽东辞行,毛泽东对他说:“你还是要落叶归根啊!”

李开文说:“主席,我现在虽然认识了1206个字,可心里清楚,自己根本不是当厂长的料,没有那么大能耐,回乡后找个自己能干得了的差事,一定努力工作!”

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说:“回去就回去,但要经常写信回来啊!”

李开文的关系被转到安徽省六安地委,地委领导决定让他回老家金寨县当副县长,他听后连忙推辞说:“不行,不行,这副县长我干不了……”

领导问他:“那你想干什么呢?”

李开文说:“我回老家看看,什么工作适合我,我就干什么。”

最终李开文回到了老家金寨县,当了县里的响山寺粮站的站长。粮站在县里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李开文的职务虽然是站长,但他更像粮站的一个长工,他主动钻进黑漆漆的仓板底下,把所有的鼠洞一个一个堵起来;爬上高高的屋顶,将黄鼠狼开的“天窗”一块一块补好,粮站在他的建设下,很快焕然一新。

李开文回到家乡后,从弟弟李开香的口中得知:他离开以后,国民党军队烧了他家的房子,他的双胞胎儿子饿死了,妻子张氏等了他10年,最终为了大儿子李锦旭,只好改嫁了,但没过多久,他再嫁后的丈夫也病死了。

李开文心中马上闪过一个念头:去找前妻,把她接回来!

李开文来到张氏后夫家里后,张氏知道是他来了,躲在屋里不肯见他,她哭着对李开文说:“我没脸见你,我改嫁了,对不起你!”

李开文说:“是我对不起你,那一年,你才生下孩子,我就狠心离开了你。你现在什么也不要说了,你跟着我回去,我们一起过!”

但张氏却仍然过不了心里的这道坎,她觉得自己已经配不上李开文了,始终不肯接受。也有人劝李开文,凭他现在的条件,完全可以找到一个比张氏更好的妻子,但李开文却没有动摇,他又先后七八次去张氏家找她,终于感动了张氏,他们夫妻最终团圆了!

50年代初时,国家经济十分困难,为了支援地方建设,李开文把平时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500元钱捐献给了政府,他还经常用自己的钱,为家乡修路架桥。

1956年底,李开文由于工作突出,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系统的劳动模范,来到北京接受表彰,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会后,毛泽东又请李开文去家里吃饭,当时已是冬天,毛泽东见李开文穿得太少,于是当场送给他一件皮大衣和一双毛皮鞋。李开文穿上皮鞋,正好合脚,既柔软,又暖和。顿时一股暖流从脚涌向全身。

李开文回到家乡以后,乡亲们都涌进他的家里,来看看和摸摸毛泽东送给他的大衣和皮鞋,一个个羡慕得不得了。

1959年,金寨县举办“建国十周年成就展”,把毛泽东送李开文的大衣和皮鞋拿去展览,展览结束后,县里只把皮鞋还给了他,大衣则继续留在展览馆里展览。

李开文于是把这双皮鞋当成宝贝,平时都收藏在柜子里,只有想毛泽东时,才会拿出来看看。1960年的冬天,村里的刘拐子来李开文家里串门,李开文见他本来走路就不方便,脚上又穿着一双烂布鞋,感到非常心疼,于是就把那双皮鞋送给他了。

回到家乡后的几十年里,李开文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本来国家对老红军的照顾十分优厚,但他却主动放弃了很多待遇,他一家几代人,除他之外,没有一个人吃商品粮。县里为老红军盖房子,每次都考虑过李开文,但都被他谢绝了。

1992年4月初,李开文逝世,享年95岁。他艰苦朴素、自尊自立的人生信念和朴实、温良、敦厚的品质,激励着老区一代又一代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小妮_2e

老一代革命者,不仅能打仗能吃苦,更重要是思想觉悟高。

听友497576957

毛主席教导下的战士,个个一心为人民!

正念正心502

老前辈,令人感动的老红军

快乐的慧姐

演播者是人工智能的吗?有些断句和多音字,让我疑惑是不是不是真人演播的?

猜你喜欢
话说红军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80周年的那时候,让...

by:大音听书

跟随张清一老师17年的小故事

我为什么17年来,一直跟随张老师?17年来,我的身份不断转变:我从学生到员工,从小职员到总经理助理,从商界到教育界,我从商人又变成了教师,从小女生长成了妻子和母...

by:三宝学堂

中国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自1927年诞生至1937年改编出征抗日前线的历史,是人民军队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向前发展,进而由弱到强的历史。该书以准确、流畅而富含...

by:江西人民出版社书声朗

跷爱星妻,驯服第一老公

他,一生从未奢望娶到十全十美的美娇娘。她是一个明星,一直为自己的事业在娱乐圈奋力打拼。当正儿八经遇上了美艳动人,可谁知……他换上西装,他该如...【作者/主播】...

by:都市剧场

锄月集(王兴一老师诗集)

王兴一(网名:缥缈烟痕),山东昌邑人,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诗词学会、散曲学会理事、陕西电力诗词学会副会长、《咸阳诗词》副主编。

by:天韵百合

红军长征史

入选2016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点图书;详细史料,47个艰苦卓绝的故事,近200幅极具历史价值的图片,珍贵行军路线图与战役要图;每个...

by:听友86938546

红军长征史

本书依据权威史料,讲诉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史。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辗转十余省、突破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挑战人类生存极限,...

by:辉辉姐儿

纪念红军系列

从红军长征到陕北会师最后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讲述中国革命初期红军的伟大艰苦历程。展现了红军战士们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英勇精神。这张专辑不仅是对红军历史的回顾,更...

by:红雨煮剑

左红军19年造价清单计价课程

2019年造价工程,左红军老师演讲,更多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考试资讯请前往佑森官网(www.yousenjiaoyu.com),2019一建备考群:10155...

by:工程考试备考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