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鸨到制片人,不认命的东北女人

2023-07-03 20:13:1222:56 1874
所属专辑:insgirl
声音简介

城郊的一间算命小屋里光线昏暗,墙壁斑驳,窄小的炕上坐着这间小屋的主人和前来算命的客人,客人是位中年女士,穿米白色羽绒服,和老人对话声音温柔,表情虔诚。

但若镜头一转,转到这位女士自己的住所内,更准确一点,是一间兼具工作和生活的街边按摩房,则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她——

毫无顾忌地说脏话,不爽了就当场抡起胳膊和人干架。

这个展现出两种完全不同性格的女人,名叫唐小雁。

不少人认识她,是通过十多年前一部叫《算命》的纪录片。在并不长的出场时间里,她展现了一个女性几乎能经历的所有苦难,被嫌弃,被强奸,被欺骗,接着进了拘留所...

而面对这一切,她并没有因为有镜头就遮掩逃避。仿佛在说一件跟自己无关的事,“你知道吗?我被人强奸过!”

也毫不掩饰自己的脆弱,情绪来了,一把扯上身边姐妹,抱着对方嗷嗷哭。

也因为这份“真”和立体,作品结束十多年,人们依然没有忘记她。

她教育干女儿“不要相信男人”的语录被万转;

在她评论区至今有人给她留言,自己是因为《算命》里的她,被鼓舞被激励;

以及有心细的粉丝还从她的账号认证里发现,当初那个在按摩房里落魄,伤心的女人,如今已经成功转行。

而在三个月前,「InsGirl」也找到了她。和她聊起了过去,曾受到的伤害,拍摄《算命》时的幕后故事,以及还和她一起回到了她曾经的按摩房,在这个改变她命运的地方,听她讲述她是如何从按摩房老板成功转行成为摄影师/制片人的。

这是InsGirl实验性女性微综《38行》第二期。本期人物唐小雁,可泼辣,可温柔,可以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按摩房老板,也能成为制片人/摄影师,这些,都是她的真实人生经历,也构成了这个不服气的东北女人。

点击观看《38行》SP1-EP02——

《唐小雁 从老鸨到制片人》�

孤单

2008年,北京和燕郊交界的某个城中村里,一个叫唐小雁的女人走进了算命先生厉百城的平房。

她这次来,是来问问自己的命,到底咋样的。

结果期待中的答案没听到,对面算命师傅的四句念白,算是给她前34年的命运做了个总结——

“你是木多仁义性情来,外面该帐要不来,在家怒下千条恨,两句好话转回来。”

罢了,还给她下了个判断,“(婚姻方面)你就是...就是孤单命了。”

而唐小雁听罢,连连点头。

或许“孤单”,刚巧说在了她的心坎上。

彼时,她离婚4年还是孤身一人,唯一一个孩子判给了前夫,正跟着对方在东北生活。

而一个人在北京的她,除了一个按摩房,什么都没有。

如果把时间线再拉长一点,她的前34年,多半都是以“一个人无依无靠的漂泊状态”度过的。

离家出走

1974年,黑龙江东宁县的农村,老唐家即将迎来第二个女儿唐小雁。

然而她的出生却颇为不顺,妈妈难产,差点当场丢掉两条命,或许从开始,就预示着她的一生有着诸多挫折。

70年代的东北农村,农民对幸福的定义就两条,有收成,能吃饱。尤其在唐小雁他们家,在她出生之前,这家已经有了三个男孩一个女孩,“睁开眼就得去找活路”,这就是她的童年。

●(唐家旧屋,她就是在这儿长大的)

于是她8岁就开始一边上学一边卖冰棍,到了15岁,家里再也供不起了,她只能无奈辍学。

贫穷,逼迫着人要去找活路。

唐小雁的第一份工作,是上山给椴木树干上放黑木耳的菌种。

这是个不需要啥技术,只需要体力的活。那段时间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直点菌点到太阳落山,然而12小时工时换来的。不过是一天三五块的报酬。

除了工资低,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来自她爸老唐头的打骂。

老唐头从年轻时就脾气暴躁,再加上贫穷带来的对生活的无望,这两种情绪落到唐小雁身上就是——

稍一顶嘴,老唐头就破口大骂,

有时候脾气上来了,直接拿上凳子砸人也是常事。

而目睹这种暴力,本该是“保护伞”的妈妈也不敢拦,在老唐家,她没发言权。

●(唐小雁妈妈)

工资又低,还要忍受窝囊气,即使才15岁,唐小雁也受不了了,她要出逃,要彻底离开这个压抑的家。

刚巧,那时北京来宏源宾馆到东宁县城招收服务员。这是个逃离家乡的好机会,她决定去试一试。

妈妈却害怕了,她担心女儿到北京被人给骗了。

可唐小雁却不这么想,“被骗也比呆在家里好。”

就这样,她和其他三个姐妹通过面试,17岁时,东北姑娘唐小雁正式成为北漂。

受辱

没钱没人脉还没受过多少教育,大城市对底层人民向来残酷。

期间,唐小雁经历过前一天还干得好好的,第二天就失业的窘境,也遇过色鬼老板,对方会在夜里偷摸溜进她和另一个小姑娘的宿舍,幸亏她机灵,第二天就偷了身份证离开了那里。

但这侥幸也是一种预警,预示着才满20的她的北漂之路,不会顺利。

1993年,她去北京一家叫“jiejie”的酒吧跳舞,在舞池里遇到了一个长相斯文的男人,对方邀请她出去喝一杯。

“那我想喝一杯,还以为是去外面咖啡馆喝一杯。”

到了地方她就傻了,对方直接把她载到了自己的出租屋,一个位置偏僻的小平房。

在房间,男人直接拿出刀子架到了她脖子上,逼她当场脱衣服,她一开始还尝试着反抗,商量着用手上的金戒指换身体。

可对面自称自己杀过三个女孩,面对这样一个“通缉犯”,为了保命,她只有选择顺从。

一个未成年的女孩就这样被侵犯,这件事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

即使她第二天回到宿舍了,还是怕得要死,全身止不住颤抖,但再愤怒,再害怕,她还是选择了自我消化。

是的,这件事不是第一次发生在她身上了。

早在东北种木耳时,一次下班回家,她就被一个男人拖进了路边的农田,那时她小,又没人教,只知道自己这是被欺负了,至于告诉家长或者报警,“想都没想过”。

而两次被强暴,这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会带来一辈子的伤害。

她至今想起来,依然充满恨意,“当时我特别渴望手里有一把枪,全给他们毙了。”

觉得不满足,停顿几秒后又补充,“毙了还是比较轻的,搁现在,我得拿把小刀,一刀一刀慢慢的割,割一刀抹点辣椒,割一刀抹点咸盐,然后慢慢给他们折磨死。”

然而这件事之后,命运还是没有轻饶她的意思。

隔年,她遇到了她的前夫,这并不是一次好的结合,这个男人搞过传销,好赌。于是在他影响下,唐小雁也跟着开始做传销,进入赌场。

也就是在赌场,她认识了一个佳木斯大哥,大哥的工作是专门给珠海的洗浴中心送女孩的,他告诉唐小雁,这活才是真正来钱快的活,一单就有一千多。

那是20年前的东北,是个月平均工资只有几百块的年代,而拉次人就能赚四位数,怎么看,这都是个极具诱惑力的报酬。

唐小雁心动了。

偏门

从心动到执行,她并没花费多少时间。

那时她在东宁县一家赌场打工,结果还没半个月时间,赌场就被人举报了,冲进来的警察当场带走了所有人。

祸不单行,之后她又亲眼目睹了前夫的出轨——

在“狐朋狗友”的影响下,前夫在传销赌博的恶行上又增加一则,找小姐,在和一个“小姐”看对眼之后,前夫开始光明正大出轨。

唐小雁再也受不了了,2005年,她主动结束自己6年的婚姻,考虑到前夫是家中独子,她又同意了将两人唯一一个儿子判给前夫,随对方在东北生活。

就这样,工作没了,儿子也跟了前夫的唐小雁,再次一无所有。

当没什么可失去的时候,就只剩下拼命找活路,唐小雁想起了那个在佳木斯大哥介绍的营生。

2006年,她带上一个女孩,第一次南下珠海。

可是这次南下并未成功,对方洗浴中心在见到女孩后,觉得她达不到他们店的招聘要求,拒绝了收她。

当把“人”变成了一项生意,通常伴随的就是情感消失,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变成收支,对唐小雁带来的这个女孩也不例外。

为了让唐小雁少亏,有朋友建议她不妨转手把女孩卖到“莲花路”(当时珠海按摩产业中心地)。

而同为底层女性的惺惺相惜,让一心想赚钱的唐小雁突然有了恻隐之心,“她愿意跟着我过来,是赚钱来的,如果我把她卖到那儿,那她赚的所有钱,全要归老板,自己是一分拿不到的。”

她拒绝了朋友提议,带着女孩,回到东宁老家。

可是回到老家,抬头面对的就是凋敝的东北市场,在这里,不管有多少冲劲,最后的结果多数逃不过被吞噬,被淹没。那时唐小雁开过烤串店,开过歌厅,可最后都是以关门大吉作为结束。

还是佳木斯大哥拉了她一把,给她打了个电话,再次邀请她去珠海。

有时候命运摆在面前了,就逃不掉,到了珠海唐小雁才知道大哥还是想做偏门。

即使知道有风险,但那时生存是对她更紧迫的事情,她只能选跟着大哥进入偏门。

那是21世纪初,中国刚宣布加入WTO,国内经济正式腾飞,而唐小雁所处的珠海,又紧邻四大赌城之一的澳门,好时机加上独特的地理优势,在这座城市,人的欲望能被放大到极限,无形中也滋养了唐小雁所在的色情行业。

那是一段辛苦的日子,她一边要联系小姐,同时又经常会遇到来闹事的客人。熬了几个月,人瘦成了皮包骨,但钱却没预想中赚得多。

“这不行啊”,几乎融入血液的“贫穷”又在发出警告,提醒着她要找新路子了。

她再次回到老家东宁,用在珠海开按摩房赚的几万块钱开了个歌厅,但因为合伙人的一次打架斗殴,歌厅再次陷入经营危机。

几进几出,这时她的人生就像一架不断坠落的飞机,想赚钱,想活下去已经成了她的唯一目标。

没办法,她只有再次联系佳木斯大哥。

那时大哥已经从珠海到了北京,“来北京干吧”。

“首都,查得严吧”,唐小雁有点担心。

“没事,不严,你来吧。”东北人天生带着一种虎劲和乐观,就这样,人到中年的唐小雁再次成为北漂,她不想认命,她太想赚钱向老唐头证明自己了。

贵人

这一次,她不再是个可以任人欺负的北漂,她有钱,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产业。

在如今的传媒大学附近,她和另外两名合伙人,再次开起了按摩房。

这次,她终于等来自己事业的春风。按摩房生意不错,每天进账不少,正当生活有好转时,厄运,再次到来。

在目睹按摩房的生意越来越好的现状后,另外两名合伙人动起了歪心思,想把唐小雁踢出去,然后两人独吞按摩房。

这时的唐小雁已经什么都见过,什么都经历过了,不被欺负,然后咬牙活下去的信念已经融入了她的血液。

于是在得知自己即将出局后,她毫不犹豫喊了一帮社会上的兄弟,按照她的说法,“关门,打狗”,之后,这家店就成了她一人的了。

但有些心病,是无法靠着一两次出气治好的。

就像在《算命》里她喝醉了抱着小姐妹边哭边说的那样,“哪怕一个月只挣六百块钱,有一个很好的老公,他关心你,疼你,就是女人最大的幸福”。

人到中年,她最想要的,还是一份感情,一个身边人。

算命,那时就成了她的救命稻草,她的安慰剂,“那个时候就不行了,怎么着都不行了,隔一段时间就要去算一次。”

就这样,她走进厉百城的家,也走进了徐童的镜头。

在小屋里,厉百城算出她是“孤单命”,说要靠改名改运。

可是命,真能靠换个名字就改变吗?

唐小雁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她只是去做,一如她前34年的人生。

她把唐彩凤改成了唐小雁,又在自己虚岁36岁那年,没打麻药也硬生生在肚脐上穿了跟红线,她太想要好日子了。

不知真是算命起了作用还是心诚则灵,这次,她遇上了“贵人”徐童。

“贵人”,是在她无数个场合对徐童的定义。之前,她混迹于赌场,做过老鸨,遇到徐童之后,她成了摄影师,制片人。

在外人眼里,徐童就像她的命运按钮,扭转了她的人生。但如果把这个故事再说得详细一点,徐童更像是引子,能让她彻底摆脱泥潭的,还是她自己。

父亲

在《算命》里,唐小雁2009年之后的命运,徐童仅用了几句话去描述,“按摩房被仇家点了炮,收的干女儿点背,被抓,紧接着就把唐小雁给撂了。”

最后,以她的“下落不明”作为结尾。

但镜头的背面,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2009年,她在厉百城的算命房里遇到了徐童,起初,她还以为徐童只是个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心想,“拍就拍吧,我一不偷二不抢,我怕什么。”

一来二去,两人熟了,她开始拿徐童当朋友看待,一些伤心事,一些心里话,也把他当个朋友一样说出来了。

两人真正关系的转折,发生在那一年3月,当干女儿把她“卖了”之后,在拘留所,她谁的电话都没记住,唯独记住了徐童的。

她给他打了一个,本意是想叫他替自己给之前朋友传个话,让他们替自己来交保释金的。

没成想得知消息的徐童第二天就从云南飞回北京(那时《算命》已经关机,他正在云南参展),可一个纪录片导演能有多少钱,钱不够,徐童就决定把自己唯一一辆代步车卖了,就这样,凑够了保释金,将唐小雁救了出来。

出来之后,唐小雁看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说啥的都行了。”

于是徐童趁机跟她透了底——自己是个纪录片导演,想把拍她的部分放进纪录片里,

尽管不乐意,但出于江湖道义,唐小雁还是答应了,不仅如此,她还将自己父亲老唐头也“贡献”了出来。

同年9月,她再次回到老家东宁。这次她给徐童打了个电话,也邀请他到东宁玩玩。在唐小雁家里,徐童注意到了同样不怵镜头,表现力一流的唐小雁爸爸老唐头。

老唐头一张嘴,能侃三小时不带停的,徐童觉得,这就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礼物,于是他当下就决定,不走了,他要拍下老唐头的日常。

在徐童呆在东宁的几个月期间,唐小雁就看着他架摄影机,换带子,导演缺帮手,她就充当场记,顺便,还再次出了个镜。

而这段经历,也让唐小雁从幕后更了解了这一行,同时,她的命运,也正在发生改变。

入行

2013年,徐童决定把镜头对准在内蒙的民间艺人二后生,这种在江湖上混过,在刀尖上趟过的人物, 徐童觉得还是唐小雁更擅长和他们打交道,于是这一次,她在徐童邀请下,成了《挖眼睛》的制片。

而后来唐小雁的表现,也证明了徐童没看错人。

面对这些游走在社会边缘的民间艺人因为谨慎展现出对抗情绪时,唐小雁说话时会有意顺着对方;考虑到对方是盲人,她就会让对方摸自己摄像机,通过这种方式,和对方产生信任。

她全力投入到了这部片子,因为过往的经验已经让她意识到,这是个能改命的好机会,自己绝对不能再走老路了,她想混出个人样来。

为了拍好这部片子,在内蒙,唐小雁和二后生几乎同吃同住。住10块钱一晚的大通铺,在收费低廉的旅店里,她面对的是枕头上/床单上密密麻麻的头茬子,

在乡下卫生堪忧的饭店,经常性的吃坏肚子,

在偏僻的内蒙郊区,可能开车十公里都找不到一个厕所...

“太次了,那个条件真是特别次。”

“但那怎么办?那你也得住,人家都能住,你干嘛就不能住,你为什么就那么干净?”

是真艰苦,但她乐在其中。

她再也不想回到过去了,于是有时候还会自己主动找机会。

2014年,在得知自己三哥因为一桩命案入狱后,她主动找到徐童,说想去拍拍三哥一家。

但那时徐童在河北筹拍《养老院》抽不开身,便直接递给唐小雁一个佳能小摄像机让她作为主摄影。

但她一天专业训练都没有,自然拿不准。可徐童倒是很放心,“拍吧,你就拍。”

“那我(已经)提前跟你说了,那你非要我拍,我就拍。我就把它当作一次学习机会。”

是的,她会抓紧一切机会学习,特别是进了这个圈子她才意识到,自己还有太多课需要补。

在片场,她会时刻跟师傅姜力请教。一开始,她连拍摄时要手机横屏都不知道,姜力就手把手教她,从竖屏到横屏,再到怎么调焦,取景,构图...

但这行讲究的到底是理论+技术的逐渐积累和沉淀,《两把铁锹》的最终成片里,她的素材只用到三分之一,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靠的徐童后期的调色。

但她并不觉得这是一种否认,任何困难都不会浇灭她对拍摄的热情。

“他(徐童)给我指出问题,我心想,哦——还能这么拍,又学习了,我就很高兴。”

“就算他(徐童)就只用我一个镜头,我也高兴。”

继续前行

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进入一个和自己之前生活圈完全不相关的行业,她所承担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她的好友海蓝就曾经历过她的崩溃时刻,“有一年冬天,她在外地,刚开始工作建组,那个时候她压力就特别大,就有点崩溃了。半夜,她给我打电话,在走廊走来走去,浑身冒汗,成宿的睡不着。”

唐小雁自己也承认,之前一个成天傻乐的傻大妞,因为看到徐童对工作的“吹毛求疵”,自己也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快乐”,“在导演影响下,我都有强迫症了。”

但这些,丝毫没影响到她在这行的继续前行。

今年三月,徐童第一部电影作品在陕西汉中开机,她作为花絮导演同期入组;

五月,还过了一把女演员的瘾,

就在我们拍摄的前一周,她还去了一趟山西,因为《两把铁锹》里的小宝子,也就是三哥的儿子,即将升级成为父亲,她要纪录下这珍贵时刻。

如今她定居在燕郊,没工作的时候,她通常都呆在家里看书看电影。

今年,她最喜欢的电影是《雄狮》。

当看到小男孩萨罗,即使已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即使已经对印度的家乡和家人没啥记忆,但还是在想方设法从零星的记忆碎片中拼凑出一条回家路,这种死磕到底的精神,多少让她看到了自己命运的一部分。

而选择不停输入的另一原因,还是因为工作。

看书看电影,会让她学习到不同创作思路,“看构图,你觉得还能这么拍,甚至你有时候还能学习到编剧思维。”

如今的她,无时无刻不在吸收新知识,在学习。

她再也不想回到过去的日子了,她热爱并珍惜自己现在的一切。

为此,她在目之所及的范围内,总是想多学一点,再熟悉一点。

她总是片场那个“最早到,最后走”的人;

在片场,她除了是花絮导演,还主动担任了场记,导演助理...

她的双手,因为要长时间站立扛着机器,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从东宁到北京,从老鸨到制片,再到摄影,只有她自己最了解,这一路她走得多难多险。

●(唐小雁在片场)

可是成为摄影她就满足了吗?

她还有个心愿,成为导演。

2016年,当因为《算命》获得“真实人物奖”时,有朋友就建议她,那(徐童)导演都拍你,你也可以拍他呀。

“行,我一定要拍他,把他隐私拍出来让你们看看,那个时候是说大话吹牛x。”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现在确实是因为他这个新电影的开拍,需要有一个人记录,就这样,我就拿起了单反,又开始纪录。”

至于会坚持多久?

她说:总之我就是想拍,想一直给拍下去。

好,那就留下一份期待和祝福,

TO 制片/摄影/未来导演,唐小雁。

感谢唐小雁接受@InsGirl专访

本文经唐小雁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资料参考:

人物 《野草一样的女人》

自pai 《不认命的东北女人》

这是InsGirl

写的第205篇新女性故事,

我们真诚地希望

她们能被看见被记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心情好

厉害了

猜你喜欢
神级制片人

【内容简介】从《谁能成为百万富翁》到《非诚勿扰》,他制作的节目能使电视台鱼腩翻身!从《爱情公寓》到《来自星星的你》,他制作的电视剧就是收视保证,引来各大电视台的...

by:瘾域

译制片配音

无聊的时候配配音

by:忘川默

试音及录制片段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

by:星临01

绝不认命

知乎短篇小说陈宝银|温肃家庭古代完结我家很穷,家里只有三亩旱地,我爹像伺候祖宗一样伺候着那三亩地,可伺候的再好,每年产的粮也不够我们家十口填饱肚子。我奶年纪...

by:夜响清音愁

译制片经典配音

配音控,演绎中外经典怀旧电影精彩片段。

by:空谷夜音

长春-长春电影制片厂

地址吉林长春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暂无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

by:恋景旅行APP

对命运不认输

熬下去,站起来,前方总有光。有人说:“谁都会有自己的伤心事,成熟不过是善于隐藏,沧桑不过是有泪无伤。”很多人说过最大的谎,就是“我没事”。在负重前行的每一天里...

by:海霞煦时

孙悦斌译制片配音精选

孙悦斌简介孙悦斌,男,中国著名配音演员,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从事配音事业20余年,在影视、文学作品、广告等多个领域进行语音创作,并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有...

by:孙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