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贝老师-二十四节气课程之立冬

2022-11-07 08:35:3207:38 100
声音简介

朋友,你好。欢迎收听太华路小学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之二十四节气栏目,我是加贝老师。今日立冬,我来为大家讲讲这个节气。

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总是在117日前后来临,对于它的理解,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立”为建立、开始,但“冬”字的意义并不是那么简单,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为“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经藏起来准备冬眠了。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更意味着万物收藏,规避寒冷。因此有《立冬》诗云“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四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

民间习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但其实我国幅员辽阔,除了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是同时开始的,按照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下半年的候平均气温,也就是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降到10度以下为冬季。则“立冬,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在通常情况下,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已经进入漫长的冬季了。10月中旬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先后迈入冬天的门槛,而在11月底小雪节气期间,长江流域才开始看到冬天的景象。

立冬和冬至是冬天里两个容易混淆的节气,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冬至是第四个。中间隔着小雪和大雪节气。立冬是冬季的开始,表示天气由此开始由凉转冷,而冬至是“数九”的开始,表示冬季最冷的时候到了。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而立冬过后,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仍然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储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但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已经具有较强的实力,常频频南侵,有时会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

我国古代将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认为此时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其实是指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蜊。所以古人们认为雉鸡立冬后就变成大蛤蜊了,想象很丰富呢!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这是人类进行食补的最佳时期,以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在冬季应少食生冷,尤其不宜过量的补。一般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特别是北方,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在江南水乡,有立冬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在山东滕州,立冬时节,有喝羊肉汤的习俗。在寒冷的天气,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绝对是一种享受。而且,羊肉中还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热量,御寒效果极佳。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万物闭蓄,秋收冬藏,休养生息,蓄势待发……让我们一起愉悦地分享这一年的收获,准备迎接更好的自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

by:铁蛋姐播书

二十四节气

贝壳朗读,用耳朵“看”世界。我们发布的所有音频,版权均属于贝壳朗读。如果没有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剪辑和再利用。原创不易,一经发现,我们将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by:贝壳朗读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们,主要指黄河流域地区,经过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不断地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节气的划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其中有反映...

by:风吟轻歌

二十四节气

本专辑每月两更,会定期在每个节气当天准时更新。跟随时令的脚步,为你呈现这世上最富诗意的历法——二十四节气。欢迎聆听与订阅。

by:哩宇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by:刘云飞01

二十四节气

专业语文老师讲节气,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by:朱啦

二十四节气

中国“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by:璟妤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