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2022-11-22 20:30:0005:26 29
声音简介

《道德经》第五十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万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物成长起来,因此,万物没有不尊敬道而重视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视,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使万物成熟结果,使万物得到抚养和保护。道产生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养育了万物却不自恃其功,导引了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这才是极大极深远的“德”。

【解析】

老子在这一章里将“道”和“德”二者并立起来论述,这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有所涉及,这一章我们主要就道德和万物的关系进行解说。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我们知道,万物之所以能够生长和发展,就是因为他们顺应了客观的自然规律,也就是大道。所以,老子称其为“道生之”。万物由道生出以后,接下来该由谁来抚养呢?这时候出现了德,它刚好能够承担这一职责,老子称其为“德畜之”。道和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道德”体系,万物由道生,由德养,道和德就像是生养我们的父母一样,我们怎么能够不尊敬他们呢?

在前面的章节里,老子已经多次论述了德的性质和作用:所谓德,其原始意思就是“得”,后来引申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具体表现为人类的行为准则。如果人们的行为合乎道的大德,那么人类就能繁衍生息,否则就会自我毁灭。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万物之所以敬畏道和德,并以道和德为尊贵,这并不是出于主宰者的刻意命令和安排,而是他们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遵从和运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万物顺其自然地诞生,又自然而然地发展,并通过遵循自然规律而生生不息。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这句话是说: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和保护。老子认为,在道化生万物的过程中,万物纷纭各异不过是情势使然,它们都源于道而畜于德,而且最终都会积德归道。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大道生成了万物,但是不把万物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但是不自恃有功;引导了万物,但是不强加干涉,不以万物的主宰自居。大道深厚无私,是人类行事的楷模。大道遵循自然,无欲无求,即便在付出的时候也从没想过要得到回报。大道没有分别之心,所以也就没有付出和回报的分别了。当大道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回报的时候,它也不会感到烦恼和怨恨。人类却不同,一旦我们的付出多于回报,或是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感到烦恼和怨恨,有的人甚至还会做出极端的事情来,这样不但伤害了自己,也会伤害别人。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无法躲避别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如果我们因为怨恨曾伤害过我们的一个人而怨恨起整个社会来,就会变得愤世嫉俗,心胸狭窄起来。以充满仇恨的眼睛看社会,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谁能保证从未伤害过别人呢?既然我们也曾伤害过别人,又怎能奢望不被别人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呢?因此,当我们的付出和回报不能画等号时,就一定要冷静地看待得与失,不要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回报而心生怨恨。老子在这一章中,阐述了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的思想,这一处世哲学充满了智慧,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益的教导。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章节学习

《道德经》难学,难懂,但从中的规律运用到生活去践行,那就是好学,好用。每天聆听一章,领悟一章,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道德经》的智慧,就成为生活的日常。

by:DX思信

道德宝章

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

by:小巫读经

禅解道德经|禅学|道德经

【内容简介】《禅解道德经》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逐章讲解《道德经》

学习《道德经》,选哪个版本最好?大家好,我现在正在罗浮山上,用中秋、十一的长假,跟家人出来游玩,不过在这山上,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因为这是道教名山,所以跟讲《道德...

by:宏播子窦树山

《道德经》全章诵读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

by:仙人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