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2022-11-22 20:30:0203:26 35
声音简介

《道德经》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日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译文】

天下万物都有本始,这个始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既然知道了万物的根本,也就认识了万物;既然认识了万物,如果再谨守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也不会发生危险了。堵住出口,关起门来,就终身不会困顿了。打开出口,力求成事,则会使你终身不可救治。能从细微处察见事理的叫作明,能够守住柔弱的叫作强。运用外在的智慧的光,返照内在的明,不会给自己带来灾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延绵不绝的常道。

【解析】

这一章讲在立身处世中复归于大道的方法,并阐释了道为天下万物之母的道理。

先来看一下本章的开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有一个开始,而这个开始就是所谓的道。所以,我们可以把道比作生养万物的母亲,而把万物比作道的孩子。尽管世间任何一种事物都是道的“孩子”,但是它们各有差异,有好坏之分,这就好比同母的兄弟,既有孝敬双亲的,也有违背孝道的,而违背孝道的人必定会遭到谴责。在这里,老子以母子关系来比附道和天地万物的关系,目的在于希望我们要像孝敬父母一般遵循大道的德行,只有这样才是合乎了大道,也只有这样才能“没身不殆”。

我们再分析一下中间部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兑”“门”指的是通向世俗名利的门径,开门是想有所为,闭门、塞兑则无所作为,在此老子重申了清静无为的处世原则。能清静无为则终身无困顿之苦,相反则堕入烦恼困苦之中,终身不能得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细微处觉察事物之理叫作明,能守持柔弱叫作强。此句话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在本章的最后,老子又指引我们去追寻大道。任何人都知道母亲的怀抱是最温暖的,任何人也都希望投入母亲的怀抱,因此老子顺了我们的心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道德经章节学习

《道德经》难学,难懂,但从中的规律运用到生活去践行,那就是好学,好用。每天聆听一章,领悟一章,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道德经》的智慧,就成为生活的日常。

by:DX思信

道德宝章

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

by:小巫读经

禅解道德经|禅学|道德经

【内容简介】《禅解道德经》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逐章讲解《道德经》

学习《道德经》,选哪个版本最好?大家好,我现在正在罗浮山上,用中秋、十一的长假,跟家人出来游玩,不过在这山上,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因为这是道教名山,所以跟讲《道德...

by:宏播子窦树山

《道德经》全章诵读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

by:仙人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