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极限》14:独立也许就是对他人放手,对自己依赖的心态放手

2023-01-07 20:00:0011:42 5659
声音简介

嗨,继续关于女性主义的话题。本期要聊的是主题是“独立”。


铃木凉美的来信开篇说,自己过了三十岁后,在夜世界的价值就直线下降了。这是夜世界的特点,也是触目惊心的现实。我们在上一章也聊到过,三十岁仿佛是这个社会强加给女性的魔咒,一旦迈过,直坠深渊。


铃木凉美对女性的困境看得还是挺透彻的,她觉得,在白天的世界里增长年岁,总比在夜世界人老珠黄要好。所以一直秉持“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无论置身于白天的世界还是夜晚的世界,她都告诉自己“我的世界不止这一处”。考研工作出书,坐台陪聊拍AV,哪边都不落下,两边都有立足之地。直到三十岁大关临近,她才彻底挥手告别夜世界的工作。


论前途,自由撰稿人可能多少比AV女演员强一些,但在她看来,两者非常相似,一样渺茫,都会被消费,都是用完即弃。


她坦言,要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是需要底气的。这底气可以是原生家庭,也可以是另一半。说白了,你出来单干,还是得有退路,不然压力太大了。


当过报社记者的她也承认,每个月有工资拿的日子,确实还是挺惬意的,虽然有得必有失,失去的是自由的时光,随意的穿着,随性的立场等等,过日子嘛就是这样,任何一种状态,都有自己的妥协和放弃。


在靠稿费可以养活自己时,铃木凉美辞去了稳定的报社工作,原因正如前面说的,她有家可回,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再不济,她还可以重操旧业。


怎么说呢,对待人生,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不一样,有的人敢于all in,而有的人则总会给自己留一个气口。我就是那种相对胆小保守的人,从不敢搞破釜沉舟这种人生大动作。


说回信里的内容,面对上野千鹤子此前提及的问题,“打算带着前AV女演员这个前缀走多远?”铃木凉美回答,带着这个前缀不是她的本意,尽管她变得有知名度,是吃到了这波红利,但她的目标就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摘掉这个前缀。想来也是讽刺,人们的目光永远会落在贬义的”特点“上,当事人越是想摆脱,人们反而会愈发强调,反而越会提升曝光量。所以娱乐圈有时也会拿黑料炒作,不管黑点白点,有流量就是好点,想想也是讽刺。所以,她看得很明白,告别“AV女演员”这份工作很容易,但要告别“前AV女演员”的身份却很难,也许会是永远的难题。


而另一种永远是名为经典的事物。上野千鹤子就提到,人啊还是要“脚踏实地,积淀出不受时代和潮流影响的东西”。对此,铃木凉美很是赞同,她的母亲生前写给她的最后一封信里也有类似的话。值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一两本别致的散文集也许很容易,但那只是烟花而已,除了过眼云烟什么都不是。希望你拿出更有意义的作品,为后人铺路搭桥,树立路标,甚至建起庇护所或瞭望塔。由衷期待你求师问友,出一本踏踏实实而非易冷烟花的书。”


也许是母亲看穿了铃木凉美对父母的依赖,看穿了她“被人用完即弃、无路可走了就回家啃老”的小算盘,所以才会如此叮嘱。


也许这世上,没有所谓真正的独立。依靠不了父母,也有人依赖着社会保障制度过活,说难听一点,混口饭赖活着,总能办到。但,我以为,所谓独立,是人格的健全、是思维的警觉、是自由的意志,是还算体面的活着。打工人么,也许很难干一番大事业,但至少,别太浑浑噩噩,把日子混没了。


铃木凉美的信我们就先读到这里。再来看看上野千鹤子的回信。


上野千鹤子表示,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能告诉自己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乐观精神,是父母的馈赠,虽然这背后存在依赖心理。但她自己也是这样的人。上野千鹤子的家庭条件也很不错,她父亲是医生,开了一家私立医院,家里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供她求学读研,如果她读个医科,回家子承父业,职业的路更是顺风顺水,算是“捧着铁饭碗”的人生了。


而有底气的她,年轻时却嫌弃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人生,拒绝家里安排好的道路,还感慨“捧着铁饭碗的人生可真无聊”。我是狠狠羡慕了,她那些家境贫寒的朋友也一样,吐槽她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而她却觉得那些拼命学习,早早就开始规划自己职业的女性,是那样光芒四射。所以人总是贪心的,总会羡慕在意那些自己没有的东西,而忘了自己真实拥有的。


独立这个词也隐隐地刺痛了上野千鹤子,因为她曾一把年纪了,还在用家里的钱,还没有摆脱“实在不行还能靠爹妈”的心态。她说,自己的父母有一腔愚蠢的父母心。无论自己干出什么事,他们都会原谅。这层意思的背后是,她十分坚信父母对自己的爱,因此她才敢随便叛逆,甚至狠狠糟蹋自己,因为身后,总有人为自己兜着。


铃木凉美在信里提到,因为年轻时她从不在意健康问题,所以她总觉得自己会走在父母前面。上野千鹤子回信道,照理说,死亡的顺序就是出生的顺序,若是颠倒了,在佛教里这就叫“逆缘”。对父母而言,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孩子的不孝也莫过于此。她送走父母后,有人对她说了一句话,让她毕生难忘:“孩子的职责就是不走在父母之前,你已经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说回“独立”这个主题。从自力更生的角度谈起,上野千鹤子认为,天职、职业和工作是有区别的。“无论能不能赚到钱都会做”的是天职,“利用专长谋生的差事”是职业,而工作是“有偿劳动,无关好恶”。我们大部分人吧,其实就是在工作,都是一台没有感情的上班机器。


人活着就得吃饭。养活自己意味着你必须要有市场,对老板要有用处,才会有人掏钱买你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对上野千鹤子来说,她是幸运的,职业是教育服务业,稳定且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天职是研究女性学和社会性别,这多亏了时代的巧合,让她从爱好转为了天职,最后不仅乘上了时代的浪潮,还创造了浪潮本身。


所谓际遇,就是如此。就像现在啊,很多人都在做斜杠青年,如果能因为热爱利用闲暇时间做点什么,找寻和开辟人生的新道路,这样的人生真的会多一些希望感,指不定什么时候爱好就成就了你。


就像我和小禾,其实我们的本职工作挺忙的,每天要在工作以外花时间看书写东西,有时候真的也很累,都是牙缝里挤时间。但读书这件事,真的带给我巨大的快乐,首先它让我内心变得更平静,不再那么浮躁焦虑,再者读书是一个向内探索的旅程,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接近自己,更了解自己。


就像上野千鹤子说的,只有走过之后,才知道自己要走哪条路。读书让我看到了认知以外的世界,文字可以带人到达很远的地方。


天职、职业与工作都无法让别人代劳,什么样的工作都能督促我们成长。遭遇瓶颈与难题的时候,即便有最亲近的人守在身边,能够突破难关的人也只有你自己。被逼到极限后,也不轻言放弃,人会在这个过程中品尝到成就感,建立自信。如果最后还能得到认可,并赚到钱,那就是撞大运了。


无论工作本身赚不赚钱,最大的回报都应该落在自己获得的成就感上,这甜头会让人上瘾。即便工作是为别人做,而不是为自己做,也能品尝到成就感。这是成长的喜悦。


人会因为感到自己做成了一些事,因此脱胎换骨。哪怕年过半百,都能尝到这种滋味。而成长是为了最后的独立,上野千鹤子认为,父母和老师存在的意义就是有朝一日听孩子或学生说:“感谢你们多年来的照顾。从明天起,我不再需要你们了。”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说到这里啦。独立也许就是对他人放手,对自己依赖的心态放手,自己学着培养自己。人能依靠的,能从中获得成就感的最终也只能是通过自己。那么,我们下个话题再见吧,拜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314995966

沉淀出不被时代和潮流影响的东西

猜你喜欢
解说 始于极限

节目主题:女人一生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活出想要人生的人生?书籍信息:两位相差40岁女性长达一年的通信,年长的是75岁的上野千鹤子,日本毒辣的女性主义者。年轻的是3...

by:沈彩华coco

《始于极限》 | 女性主义

简介《始于极限》是女性主义先驱上野干鹤子与人气作家铃木凉美历时一年的通信。一场始于矛盾与冲突,通往理解与改变的对话。节目主题:女性主义先驱人气作家

by:暖语抒凡

《始于极限》| 小也说书:一场聊透女性问题的对话

一个总能犀利切中要害的女性主义先驱;一个世上最叛逆的人气作家;一场始于矛盾与冲突,通往理解与改变的对话;究竟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如果你也对男人感到绝望?如果你深...

by:大O读书

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始于极限:詹青云的逆袭之路

从贵州到哈佛,詹青云的“逆袭”故事让你感动不已!一路走来,詹青云的努力和快乐让人深受启发!跟随她的视角,感受生活中的苦辣酸甜,不容错过!《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

by:奚句

零极限

荷欧波诺波诺大我意识疗法,是一种让个人与内在神性发展出伙伴关系,并在每一个时刻都寻求修正我们错误的思、言、行的神圣礼物,这个过程的本质是自由,从往事中走出来的全...

by:刘娜利_Mt

零极限

故事是从一个世界上最奇特的治疗师的传说开始……..《秘密》的作者之一乔•维泰利,从朋友那儿听说有位心理学家不必见到病人,就治愈了整所医院里患有精神疾病的罪犯。这...

by:行走的回溯催眠疗愈师

零极限

简而言之,零极限就是回归到零的状态,也就是什么都不存在,但一切皆有可能的状态,在零的状态里,没有思想,没有言语,没有行为,没有记忆,没有模式,没有信仰,没有信仰...

by:天真禹慧

零极限

创造健康,平静与财富的心理疗法.

by:于卢贝贝

零极限

“荷欧波诺波诺”大我意识疗法,是一种让个人与内在神性发展出伙伴关系,并在每个时刻都寻求修正我们错误的思言行的神圣礼物。这个过程的本质是自由,从往事中走出来的全然...

by:太阳的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