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卑以自牧建侯行师:谦卦豫卦

2023-07-27 19:04:0614:49 50
所属专辑:易经自修课
声音简介

16-卑以自牧,建侯行师:谦、豫二卦


《易经》主旨为趋吉避凶,吉与凶为人生祸福的两个极端,介乎其间的还有悔与吝。悔通常表示阳刚之气过盛,例如乾卦上九“亢龙有悔”,若能善自调节、以柔济刚,则可获悔亡或无悔;吝为阴柔之气太甚,格局小、路子窄,例如蒙卦六四“困蒙,吝”,必须奋力开拓、以刚济柔,才得舒坦。依《系辞传》诠释,“吉凶悔吝生乎动”,吉凶涉及成败得失,悔吝是小毛病,而无咎则是“善补过”——人生在世,必犯过错,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圣如孔子,读《易》可以无大过,《易经》因此亦称悔过或寡过之书。“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易经》的道理并不神秘,就在教导人立身行世,始终无咎。从历史来看,这其实是难以企及的高标准,许多才智一流的人物都做不到。韩非洞察人性幽微,著述集法家斗争理论之大成,枭雄如秦始皇读了且为之倾倒,但韩非入秦,不到一个回合就被打下擂台,被毒死在监狱。商鞅变法强秦,为中国史上唯一改制成功的英雄,却因得罪少主,惨遭车裂之刑。吴起以兵法传世,功业显赫,最后在楚国变乱中被乱箭射死。京房衍《易》,纳甲、八宫别出心裁,奠立后世术数《易》的基础,却因妄言灾异,四十余岁即遭政治迫害,算计他人吉凶精准无比,怎么轮到自己就迷糊了呢?司马迁作《史记》,论断数千年人事得失,本身却不能避祸,惨罹酷刑;班固作《汉书》,以此讥评,结果他自己最后亦“身陷大戮”——这是范晔作《后汉书》时的慨叹。那么,范晔呢?后来还不是牵涉谋反被杀!死时才四十八岁,四子一弟亦同死于市。工于谋人,拙于谋己,真是才智人生的最大教训!《诗经》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任何人都有意气风发的时期,轰轰烈烈一段后,却往往羞羞惭惭收场。人生变幻无常,始终无咎,谈何容易?“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董仲舒所引《论语》之言,的确不是无的放矢。中国传统典籍分成经、史、子、集四部。经、子皆属思想创作,但经书的地位一直高于子书,抛开学统与政统的纠结不谈,两者处世之方确有高下之别。子书一般均相当锐利,看得准、下手狠、拿得稳,解决问题亦有速效。经书则涵融浑厚,全面化解人生矛盾,朝夕不易见功。子书讲对付,比强比诈,充满竞争意识,韩非“上下一日百战”、吴起“出门如见敌”的看法堪为代表。经书重化解,秉持中道,存异求同,与《论语》“出门如见大宾”的主张恰成强烈对照。阴阳对峙,敌我斗争,相激相荡,伊于胡底?感而遂通,仁者无敌,才是冲气以为和的人生大道。

随卦初九:“出门交有功。”同人卦初九《小象》:“出门同人,又谁咎也?”人生处处险阻,建功立业,交朋友还来不及呢?怎么可以随便树敌?《易经》中有谦卦([插图]),六爻全吉,在六十四卦中绝无仅有,可能便是人生最上乘的处世功夫。中国历来崇尚谦德,对谦恭有礼、逊让不争的人评价甚高。尧、舜禅让表现政治的风度,两人被推为表率,孔子删《书经》即以尧舜事迹开端,《尧典》上对尧赞誉备至:“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允”是真心诚意不作假,“克”是能够克制私欲、竭力办到,衡诸后世赤裸裸的权力争夺或虚伪矫饰,尧的表现确实难能可贵。“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能勘破让国这一关,不迷执成功必得在我,政治气象必然不同。功成不居、谦冲处世,其实并不吃亏。《尚书》上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自然规律就是如此,老子在这方面更是多有发挥,而总括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论语》主张“不忮不求”,“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这些都是谦卦原理的妙用。《序卦传》云:“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谦卦前是大有卦,一阴统合五阳,资源丰厚、功业鼎盛。这时绝不可骄奢淫逸必须压低姿态,谦和处世,如此便能长保富贵安乐,也一定会吸引更多人来追随,所以谦卦后接着是豫卦([插图])和随卦([插图])。“豫”的字义相当丰富,除了和乐外,还有豫防、豫备及犹豫之意。《礼记·学记》称:“禁于未发之谓豫。”《荀子·大略》云:“先患虑患谓之豫。”《春秋元命苞》且云:“豫之言序也。”为了维护现有的秩序、保住群众的和乐,采行必要的戒备措施,就是豫。人生哀乐无常,乐极往往生悲,既济卦初吉终乱,《大象传》即云:“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系辞下传》第二章,由伏羲画卦讨论制器尚象,也提到豫卦:“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重重防卫、机动预警,以抵御外敌入侵,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人类文明演进必有的一个面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豫卦充分反映了《易经》知机应变、趋吉避凶的精神。依《说文解字》,“豫”的原始意义为“象之大者,不害于物”。“豫”其实是一种动物,体躯庞大,个性温驯。老子有云:“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犹”也是一种动物,体躯较小,犹和豫行动时瞻前顾后,多疑而审慎,所以便衍生出“犹豫”一词。老子以此形容“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情状,正与其“不敢为天下先”的主张切合,也和《易经》“惧以终始,其要无咎”的风格相类。有了以上的理解,我们再去读老子名句:“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可能又会有不同的联想。谦、豫二卦相综,实为一体两面,谦以修己,豫以和众,两卦精义在老子《道德经》中皆有发挥。《杂卦传》云:“谦轻而豫怠也。”谦德虚己待人,自视甚轻;豫乐过度,易生懈怠。《系辞传》讨论作《易》者的忧患意识,列有九卦,在首重实践的履卦之后,就是谦卦。“谦,德之柄也。”持谦处世,无往不利。“谦,尊而光。”将自己看轻反而赢得别人尊重,发光照亮世界。“谦以制礼。”人际相处之礼,就建立在人人谦让的基础上。谦卦六爻全变为履卦([插图]),“君子以非礼弗履”,“履以和行”,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谦、履两卦相错旁通,皆为忧患九德的入手功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侯牧森读《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罗贯中。该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

by:极光公益FM

侯牧云读《弟子规》(完结)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因其含义深刻,行文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就被后人广为传诵。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by:极光公益FM

念一行的精神游牧

廿一行,亦名念一行。分享个人感悟,诗意之思。

by:廿一行

克服自卑 | 重建自信

如果您遇到以下问题中的任意一项:老师VX:1426195437①性格内向缺乏沟通能力?②讲话词穷还不达意?③希望靠近大家却格格不入?④在婚姻家庭、人际交往中说话...

by:Me沟通技巧

超越自卑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自卑是种相当脆弱的情感,它使我们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我们处处都可以感受到自卑的真切存在...

by:斯坦威图书_电子书

超越自卑

成书于A・阿德勒思想最为成熟的时期。自从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以泛性论为基础,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均可溯源于“性”以来,便有许多继起的精神分析家纷纷提出不同的意见,...

by:婉卿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