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第十四讲 本德宗道章

2023-01-20 15:47:3918:37 212
声音简介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括囊,是指的扎紧口袋,这里是指的心中有数,学会闭口,学会沉默,就像扎紧的口袋,不要轻易地露出来里面的东西。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该讲话的时候不要讲,要懂得顺势而为,所以不犯过错。



无论在中国的历史当中,在我们平时的生活或工作当中,我们会因为讲了不该讲的话,不懂得顺势而为,给自己招来过错和祸端。尤其是在战国,秦汉时期更是如此,天下纷争,想要做一个谋士,更要懂得顺势而为,什么时候该讲话,什么时候不该讲话,要了然于胸的。



在我们的今天,也同样是适用的,一个智者,有德行的人,讲话一定懂得顺势而为,行事作风一定懂得顺势而为,不会逆流而上。



任何一个时代,我们都要懂得推古验今,借鉴古之圣贤的智慧,借鉴历史的兴替,结合我们的当下,看看我们当下的势是什么样的,当下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当中,才能顺势而为。



橛橛梗梗,所以立功。梗梗指的是稻草的梗,植物的茎,一棵稻草随风摇摆却不倒,就是因为有梗,有植物的茎在。橛橛梗梗,是坚定不动摇的样子,只有我们自己是坚定不动摇的样子,才能立功,立事,我们才能把事情做成功,我们才能去做利益很多他人的事情,立言、立德、立功。



如果我们不懂得不该讲话的时候不要讲话,不懂得顺势而为,没有坚定不动摇的样子,没有坚定不动摇的心志,我们怎么可能立言、立事、立功呢!



孜孜淑淑,所以保终。孜孜不倦,勤之又勤,我们称为孜孜不倦。淑淑就是善良美好的样子,我们的行为是要勤之又勤的,我们的心地要始终保持善良美好的样子。所以保终,因为我们心地是善良的是美好的,才能有善终,刚开始我们要保持淑淑的样子,这是善始一直保持的样子,这是善终。



整个这段话,我们连起来理解,我们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讲话的时候知道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做事情的时候,懂得顺势而为,而内心是坚定不动摇的,所以才能立功、立事,我们是勤之又勤,孜孜不倦的,又能保持内心的善良美好,保终如此才能有善始,亦有善终。



我们去看那些成功的人士,古之圣贤,成功人士的特质,通常都是坚定不移的,勤劳的,心地善良的,心怀美好的,都是有智慧的,都是博学的。整个这篇讲的求人之志,我们自己要想有什么样的志向,自己要去做什么样的人。



《素书》告诉我们很详细的方法,要想广知,我们就去博学。要想身心不被负累,不被牵累,我们要绝嗜禁欲。要想有善终,要保持内心的美好,孜孜不倦,勤之又勤。要想少犯过错,要懂得心中有数,口中沉默,懂得顺势而为,什么话当讲,什么话不当讲,该在何时讲。我们要想立功,立事,要有坚定不动摇的心念。



如何能增长自己的智慧,借鉴古人的智慧来验证当下的事情。我们要想让自己不颠倒,合道、合德,要去亲仁友直,亲近仁德的人,亲近古之圣贤的文化,交友 交正直的人,如此我们才能合道、合德。



这一篇所讲的都是成功的特质,都是优秀人身上所具备的特点,都是古之圣贤要教化我们的地方,也是我们自己该学习的地方。一句话总结‘求人之志章’,要想有善始善终,我们一定要勤之又勤,始终保持内心的善良和美好。



《道德经》讲:“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我们一定要有善始亦有善终,很多人刚开始做事情,刚开始进入一个团队,或者刚开始经营一个生意,都有美好的心愿,都是想着做利益更多人的事情,只不过走着走着被利益所驱使,没有了坚定不移的心志,中间没有智慧,没有深谋远虑,而导致我们中途改了心志,改了目标,改了愿景。



我们一定要懂得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走到中间的时候,甚至走到快要终点的时候,还能保持最初的发心,还能保持最初的诚意,我们才能有善始,有善终。道家一直都在讲功成身退,天之道,贯穿始终的是抱道,是让自己合其德,合其道,合其仁,合其义,合其礼,所以才会讲功成身退。



我们学习过很多历史典故,有的人刚开始是立了很多功的,但是最终未得善终,并没有得到一个美好的结果,就是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刚开始出山的时候为了匡复正义,为了救天下黎民于水火之中,可是做完了事情以后,把这件事情忘掉了,忘记了最开始的初心,只是让天下不再暴乱,我们只是辅佐圣主去安天下,我们把这个初心忘记了,就不能全身而退。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道家告诉给我们的道理,有善始,亦要有善终,一直保持内心的诚意,保持内心的美好和最初的发心,如此方可终保。



本德宗道章第四,本德宗道,君子以德为本,何为本?最根本的东西,一个人想要立功、立言、立事,最根本的就是德。宗道以德为本,以道为宗,宗就是源头,道是源头,德是根本。



一个人要合道,合德,如此又有源头,有了源头,我们才会遵循道德规律,去修己,去做事情。我们以德为本,修自己的德行,我们才会不断地生成内在的仁、义、礼。



《素书》开篇讲,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我们再把仁、义、礼去掉的时候,就剩下道和德,道是源头,德是根本。



夫志心笃行之术,夫是助词,术是方法,志心,我们的志向,想达到什么样的心境,达到什么样的境界。笃行之术是告诉我们怎么去做,怎么才能达到的方法。



长莫长于博谋,长,是长久,志心笃行,长久是志心是我们的志向,想让一件事情更长久,怎么做呢?告诉我们笃行之方法,我们要去笃行的是博谋,博就是更多,更广,谋就是谋划,我们要想让一件事情更长久,我们要更深远地,更广博地去谋划,深谋远虑,才可以长久。



我们修身亦是如此,如何才能让自己合其道,合其德,就是要懂得按道的规律,按照圣贤文化去修正我们自己,这就是笃行,当我们如此去笃行的时候,就会更长久。



安莫安于忍辱,安,是内心的安定,内心的从容这是志心说。我们的志向,想达到安定从容的境界,如何去做呢?我们来思考在人生当中,什么时候心是最不安定的?是不是受到忍辱的时候,觉得自己委屈的时候,心就不安定了。别人误解我们的时候,心就不安定了。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我们的心开始不安定了。



通常别人赞美我们几句或者鼓励我们的时候,其实心还是比较安定平和的,通常我们也会谦虚,“其实没有这么好了,我还要更加地努力践行。”可是我们受到别人的误解,受到了委屈,或遇到了生活当中不如意的事情,这时我们的心开始不安稳了,开始日夜惶恐。



比如,在企业或在团队当中也是一样的,当有一个人背后说我们很多不好的事情,如果无意当中被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心就开始不安稳了,他为什么要去说我呀?因为什么样的事情说的呢?他说我这件事情有多少人知道了?



我们的心开始不安稳了,所以告诉我们安莫安于忍辱,我们如果懂得修忍辱,在自己受委屈的时候,不如意的事情当中,能保持心境的安稳和平和,这时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影响到我们的心境。



先莫先于修德,优先,先于,我们要想先于别人,要想事事优先,要想让我们自己比别人更有德行,走在别人的前面这叫先。先莫先于修德,修自己的德行,只有德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才能让我们走在最前列。



乐莫乐于好善,我们想追求快乐,追求喜悦,最大的快乐来源于好善,我们经常讲一个词叫乐善好施,施就是帮助他人,我们来体会,生活当中的那些快乐从哪里来?



比如,我们走在路上,有一个陌生人来到这里,找我们问路,该如何走?我们告诉给对方的时候,细细地去体会,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喜悦的、是快乐的、是美好的。



在企业当中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帮助别人做点事情,看到对方受到了帮助,而露出来快乐或着喜悦的心情,我们这时是最有成就感的,觉得无论多么辛苦,都不会觉得累,我们的内在是美好的。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做善事,做善行,我们做了更多的善行,所得到的快乐就会越多,内心也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富足。



我们看电视或者读书,或者在生活当中,观察越是善良的人,好像都是乐天派,每天没有那么多不高兴的事情,没有那么多抱怨的事情,好像永远都淡然中透着快乐,透着欢乐。



在小孩子当中,我们也特别容易看到这一点,孩子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他那个时候的快乐是最简单,最单纯的,因为他没有任何过多的想法,也没有求任何的回报,所以露出来的快乐,是最简单,最清净的。



回到我们自己身上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如果做了一个善行,是为了求回报的,就开始变得不纯粹了。我们只是给对方指了指路,并没有要求任何回报,甚至对方的一声感谢都不需要,我们的快乐里面没有一丝的杂念,都是美好的,都是有成就感的。



所以《素书》告诉给我们,要想让自己保持快乐,让自己保持持续的喜悦,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去做善行,帮助他人不求回报。我们的快乐自然就会变得越来越多,我们的心地也自然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这是持续快乐的方法。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皓轩讲素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

by:皓轩哥是也

贤讲透素书智囊

为什么樊哙不能,而张良能劝阻刘邦?为什么孔子表扬受人牛的子路,而批评子贡?让韩信受胯下之辱的当初那个少年,后来怎样?历史上的智囊故事,就像一个个沙盘公案,仔细琢...

by:臧贤凯

素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但仍以道家的"本德宗道"为主,辅以儒家的仁、义、礼,是一部审视历史...

by:爱读古文的龙

素书

内容简介《素书(典藏版)》仅有六章、一百三十句,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对复杂的人性把握得入木三分,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观察得细致入微。内...

by:渔樵夜读

素书

《素书》课程由知名学者、京麓书院国学讲师韩明君老师主讲。《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以道理为宗旨,同...

by:京麓书院

素书

《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

by:善美如月兮

素书

张良凭此1360字成为帝王师!阅读国学经典、学习古圣先贤智慧、对照自省!

by:叶陈俊

素书

素,质朴之意。素书,传达质朴道理的书。完整的表达了修身正己、为人处世、领导谋略、治国安邦四大体系,博大精深!

by:花果山上的树

素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

by:哈飞姐姐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