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 傅神

2023-01-29 15:45:5110:00 68
声音简介

欢迎收听钱松岩先生的国画技法.《石边点滴》
主播   青姐     三十九 傅神
过去专业画家的学习,先从人物画开始,再严格些先从肯像画开始,由于肯像画谨坊精确,不能有一絲苟且,学好了,再学"散作"(指人物、山水、花鸟等画,别于肯像画而言)有如顺水推船。传统的学画,多朵取突破一点,全面开展的方式。从人物画开始,取其较其他门类严格,肯像画更较人物画严格。拿下了主力堡垒,就可以触类旁通,少费力。至于一专多能,专什么,这是另一问题。我幼时见一般学人物画,多用木刻本上官周的"晚笑堂画传"为范本。学习分三个阶段:(一)印。用薄稀矾纸蒙在范本上描。(二)临。范本置在旁边,看了对临,你得画到蒙到范本上去笔划对笔划不差错为止。(三)默。不看范本,凭空从记忆中画出来,蒙到范本上去,也要不差错和与印了画的一样。绘画是熟练技巧,主要是视觉记忆,学画首先要通过视觉记忆的训练。
过去学习像画,首先练眼(当然是手脑眼并用的训练)。其法,老师和学生相对坐(其间有适当距离),老师初以圆盆口举对学一晃,随郎拿去,叫学生随手画一个圆圈,要和所见到圆盆口同样大小。如此通过一定时期,达到一见就画得正确。再换碗杯等圆形物,由大逐漸缩小,再从小逐漸放大,忽大忽小,无不一警郎得。这个方式,今天是不是可以朵用,可以研究,但以训练视觉记忆为目的,这一数学原则是完全正确的。
今天学画肯像,可直接对模特儿画,在学习方法上也是应该树立全局观点,从整体到具体,从大概到局部,用比较分析来目测对象,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相互关系。不光是精细地写,还要练习速写和记忆画。速写和记忆画要限儿分钟内完成,速写的快和好是矛盾的,郭在此狭窄的矛盾糠隙里努力进攻,必然会紧张起来,这个紧张是有价值的,因为这紧张是培养敏感性的好方法。
我记得幼年时,有一个老头儿,他的儿子要請画师为他画一"喜神(郎肯像画双名"喜容")。老头儿很迷信,以为把他的神气画去,要倒霍的。初则坚决反对,不敢露面,继而见到画师不带纸笔,也就泰然,招待他喝茶吃午饭,面对面的聊天,混了牛日,画师悄然回去,不多几天,画师把一幅活龙活现的老头儿的肯像草图寄来了。肯像画,传统法和西洋画法路子不同,西洋画要调整好对模特儿的角度,调整好习惯光,一笔一笔看了画。这个角度,这个光线和模特儿的态度,永远不能变换,到画成为止。中国画法只追求对象的内在本质,精神全貌,不需要对被画者打招呼。画师和老头儿聊天时,他一面敷衍,一面全神贯注,对老头儿察言观色,捕捉他的性情思想,集中的构成了他的总的神态。传统的肯像画,一般是常态的正面,因为要供子孙纪念扮庄严些,但端庄肃穆中仍能显露出他的精神本质,一望而知是某人。任伯年的肯像画,非但形神毕肯,还有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中国的肯像画家,都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坚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
旧社会时画"喜神",还有一种叫做"接白",是在人刚死未殓时,对着死者画的,要在三朝灵前悬挂,是一个突击工作,就是把死人画成活人,"音容宛在"。可是问题来了,顾恺之对"传神?重视点睛。所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中",眼睛是灵魂的窗戶,死者已经一瞑不视,"窗户"紧闭,怎么办呢,因此勾好面框及五官位置后,再从死者家属亲友口述他生前性情态度中,加以揣摩推敲,再由家属亲友对草图所提意见而进行修改,终于叫死者双目睁开,复活在纸上。我们今天不需要再做令人悚然的"接白"工作,但不能不学习古人能把死人画成活人的本领。
今日国画肯像画家,多临摹照片,传统风格不够。我曾参观明清肯像画展,印象最深刻的是明人作品,画得非常具体,抓住每人面部特点,如斑痣,嘉嘴,歪鼻梁,大小眼等(面部的各部比例和特点是肯像画的着眼点)。表现方法用水渲而又见笔。多用复笔,从淡到浓,层层累积,浑厚润洁,精神饱滿。据说光是眼框上边的一笔,看似只不过一笔,可是从清水般的一笔一笔地层层加到很浓,不知复了多少笔,故能厚润。
老友诸健秋先生工人物、山水,又善传神。他说,渲染面部明暗,先以两手按额,从上而下,慢慢儿细细地摸到下颚,把面部全部摸到,摸出面骨凹凸部位和相互关系,心中有数。这是好经验,观察物象非但要用目看,还要加上用指头触觉直接去了解,指头敏感力强,可以直觉到物体的质和体积。
今人通过石膏头和人体写生练习,要画像一个人不成问题,但根底不深的人,往往在表现上丢掉西画衬光法就很难见到质感和立体感。任伯年只生硬的勾几笔,非但具有质感和立体感,并且画出神情来。抓住人物精神面貌的特征落笔肯定,就有可能使形与神高度概括。
我国对肯像画,并不叫肯像画,就叫做"传神"。传神的意义不限于画肯像,是整个绘画理论和美学的中心思想。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晉顾恺之最早提出了"传神"论,他认为"神"是艺术的最高要求。神与形又有幕证关系,所以说是"以形写神"。他的创作过程,先对事物观察,叫做"实对"。再进行形象思维,达到"迁想妙得"。郎是对客观事物观察分析,把我融入对象中去,物我俱化,但又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形象上,而是来搜捕他的内在本质内在生命,终于微妙地捉住了总的一个"神"。这是属于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以神为目标以形为基础,主观和客观一致,好象电影的艺术片,而不是新闻纪录片。
本集播讲完毕、关注.订阅、评坛都是青姐前进的动力
感谢您的支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声音主播

299101508

简介:06年开始听书,2016年开始录制儿子的英语课节目。喜欢书画的生意人,毕业于东北农大,2017年开始学习国画工笔,也开始录制画理画论节目2019年师从刘宏良老师学习传统山水,2020年又从网络师从薛以君老师学习传统山水,2021年进入晋州市艺林院学习写艺山水!现在艺林院一边学习一边兼职,希望结交喜欢囯学的老少朋友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