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成事兒经验6-规矩下的方圆

2023-02-18 19:52:1114:18 48
声音简介
大秦帝国第7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卫鞅官拜左庶长开府治国至变法最重要的时期,也就是废除井田制、取缔封地、废除奴隶籍这一阶段。太子封地的白氏族长坐不住了,带着礼物前来拜会太子嬴驷,由此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流血事件,不仅自己命丧黄泉,更导致了秦国本土少有的自产文化人赵亢被以渎职之罪杀了头。要说白氏为啥坐不住了,还得从变法的根本——废除井田取消封地上说起。

夏商周的时候,土地都是归天子所有的,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土地劳作需要老百姓来做,所以土地就被画成了一个个井字,中间的是公田,外围的是所谓的私田。劳作时,公田由外围八家私田劳作者一起派出劳力来耕种,田里的收成归王室所有,外围的私田收成则归私人所有,但私田只能收成,不能私自买卖或者交换,即国有私耕,也可以理解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能独立处置。

周天子施行的是分封制,分封了很多的诸侯国王,在诸侯国王的领土范围内,肥沃的土地都是属于诸侯国王的私家井田,私家井田的特点是中间那一块不是公田,而是水井,外围的土地也不是普通国人在耕种,而是由诸侯国王的奴隶们在耕种,这些奴隶耕种所得也归诸侯国王们所拥有。而领土范围内的不太好的土地,则按照井田的方式,中间公田所得归诸侯国王所得,其余归劳作者所得。诸侯国王们按照自己的等级向周天子交税粮供奉即可。这种方式支撑了王室和诸侯国王们养活军队和维持富裕享乐生活。

很明显,在这种规矩下,日子久了,这些诸侯国王们就不满足于当前的这些土地的产出了,就让奴隶们开肯更多的田地,开垦出来的田地也不报给周天子了,而是偷偷的作为私人所有物获取收成,用于买卖交换,慢慢的随着自己的实力强大后,也自然不肯轻易的在周天子要求收回土地的时候老老实实的听命了。于是,慢慢的公家井田的数量逐渐减少,私家井田的数量越来越多,耕种公家井田的自由民也少于依附私家井田的奴隶了。

伴随着诸侯国的实力逐渐扩大,诸侯国内的一些贵族和一些因商品交易而富裕起来的大商人们也开始用官权或者金钱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和依附奴隶,成为了新兴地主。新兴地主们想要扩大自己的实力,一则需要土地可以买卖交换,二则需要有更多的自由民能够为他们做耕种,而原有的井田制就与之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于是天下也就纷争不断了,各种学派都给出了不同的治理言论,例如儒家就倡导回归井田制,而法家就坚决要求废除井田制。但吵来吵去,也有国家变法尝试变革,最终也没有哪个国家君主敢于彻底的废除井田制。

秦国也是诸侯国,国内老世族们也是井田制下的受益对象,卫鞅要废除井田制,废除封地,就是动了这些老世族们的利益蛋糕。白族老族长只是组老,并非实际获益的家主,并非是此类人群,他为何会比作为封主的太子反应更强烈呢?要知道,卫鞅废除井田制伴随废除奴隶制,对老族长也不无好处。

卫鞅废井田主要有两个好处,一则可以增加良田的面积。旧制之下,井田之间有很高的界限墙,这些界限墙修的像是道路一样,占有了一些耕地;一个井田的9块地中,在公田里有一口井,用于取水灌溉这个井田范围内的农田,于是就从公田向外有修筑灌溉用的水渠和道路,这又占据了大量的可耕种面积;当时在城池外的井田中,虽然大家叫做村,但农民们不住在一起,而是住在自己的那个井田里,所以每一井田里都有8个分散开来的住家房屋和打谷场等,这些地方也不用于耕种;另外商周及春秋时期,打仗是车战,军队开拔行走在田野上需要宽阔的车道,也占据了可耕种面积。卫鞅废除井田,就是要打通这些界限墙、迁走田内居民安置到统一的地方居住,开垦车道,统一部署,大大增加耕田面积。而废除井田后,奴隶也都恢复自由民的身份,可以获得分到自家土地的权利,以后耕种除了上税之外,剩余的都是自己的产业,由此增加了人们的耕种热情。这些变革下,白氏族人可以获得更多土地,进而收到更多的财富,也不再有上交的公田,白氏是得利的,为何老族长会坐不住?

这是因为,太子本人虽然拥有封地,但收的税本就是象征性的,也并不对封地有直接的治理权,依然是封地上的世族族长更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白族作为太子封地,不仅没有因为封主被压迫,反而因为太子这个招牌,获得了很多好处,例如在遇到天旱的时候,中央井水要先紧着太子封地浇灌,也就是先保证白族土地的浇灌,而且也不会因为成为封地原有民众就变成了依附隶农,依然保持着自由民的身份。要取消封地废除奴隶,那么秦国都是自由民,白族的特权和身份的特殊性都会受到影响,由此,白族老族长坐不住了,他不想改变太子封地,一则不想失去那些特殊的待遇,二则不想家族世代积累的荣誉断送在他手中。思及此,白族老组长白龙,带着礼物直奔太子府而来。
此时的太子嬴驷,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子,在嬴渠梁的受益下,所学知识仅限于武功和基础文化,并不涉及治国,更不牵扯变法相关。白龙请见的时候,嬴驷正在听公孙贾讲学,本不想见他,但公孙贾却说,这是封地族长,太子还是见见吧。于是白龙就进到课堂上,与嬴驷见面了。嬴驷获得封地的时候,仅仅六七岁,小孩子心性,因此每年纳贡的时候,白龙都给嬴驷送点儿小孩儿喜欢的东西,可能是一张弓,或者是一条好的猎犬,让嬴驷特别欢喜,因此日积月累的就对老白龙有了深深的好感。这次觐见,老白龙又给嬴驷送上三张上好的貂皮,但除了介绍这貂皮的来历外,便是一言不发,面露愁容。公孙贾久经官场,对此细微之处,非常的敏感,立刻就笑嘻嘻的问老白龙,新法分地,郿县进展如何了,白组长分了多少好地。这个话问的太好了,老白龙其实正缺这么一个契机向太子开口呢,于是借着公孙贾的发问,哇一声就痛哭了起来。嬴驷瞬间懵了,慌乱着扶起老白龙,要给老白龙做主。老白龙就着这个机会,诉说了新法要取消封地,原本孟西白三族都想要给太子尽忠做封地上贡,但新法不许不说,还要抢走穆公赐给功臣的养生田,老百姓都害怕新法,都请做太子封地,请太子为老秦人做主,否则老秦人就都完了。如此一同的哭诉,显得老秦人在新法下活的特别苦难,太子年幼,不知人心险恶,加上嬴渠梁并没有给他安排新法相关的课程,被如此一个亲近喜爱的人一通哭诉,自然豪气丛生,鉴定的告知老白龙,封地还是封地,谁都不能动。如此,在公孙贾的从旁协助下,老白龙得了个太子护佑的口谕,愉快的回郿县了。自然,回到郿县的老白龙,顶着太子这口尚方宝剑,公然抗命,拒不执行废井田去封地的新法,导致郿县的分田新法无法执行。

白氏所在的郿县县令,是秦国本土少有的儒家名士赵亢。赵亢学而优则仕,自然是想着作为一番,千古留名的。但新法开始后,诸多的抵抗袭来,抗法必然引发护法执行,执行必有流血,郿县作为孟西白三族的根据地,抗法流血之事最为激励,尤其是春耕时孟西两组与戎狄移民之间发生的抢水源私斗,死伤了数千人,卫鞅执法将私斗的主犯从犯700余人在渭水草滩斩首,献血染红了草滩,让赵亢心惊胆战,心生退意,每日就只是在书房里呆着,所有的公务都让下属去做,自己缩在后面。但如今分田新法又遭遇到白龙的抵抗,没办法,他只能自己前去沟通了。可刚一到白族,就吃了闭门羹,等了许久,白龙才给他开门。开门口更是言必称太子,赵亢说不过白龙,便带着县吏就去了栎阳,只是,并非去往左庶长府,而是直奔太子府去了。随后,竟然跟着太子去了国府,直接面见国君,全无向卫鞅报道的举措。卫鞅得知后,立刻奔赴了国府,可惜到得国府时,赵亢太子已经觐完毕,也已经报上了保留郿县太子封地的请求,只是嬴渠梁肃然无语,铁青着脸。见到卫鞅到来,只交代了一句,事关变法,左庶长按法度行事,就拂袖而去了。

如此一来,赵亢不仅为抗法者说情这一罪名坐实,更坐实了越权扰君的罪名,被卫鞅下了大狱。太子嬴驷也被卫鞅带至左庶长府暂时看管了起来。随后卫鞅带兵平定了白氏的抗法,逮捕了抗拒分田的贵族组长们,依法将抗法贵族和渎职赵亢等13人在渭水草滩施以斩首。庶民百姓们,奴隶们纷纷沸腾了,刑不上大夫的旧有制度彻底被打破了,对秦国要变,要有好日子更加坚定了。

这场因白龙引发的护法斩首故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景监为这白族抗田之乱做了一番分析,认为白龙蛊惑太子背后另有影子,自请查出影子一并治罪。卫鞅则否定了景监的意见,究其原因,在于背后影子虽然心不善,但本身并未做出违法之举,查出来也没有治罪的凭据,如要治罪其理由就只能是依赖人的一己圣明,如此做法并非是法治,而是人治,法治不诛心,诛心非法治。国家若要安稳发展,就需要凭借固定法度。依法治国,奸佞之人违法必究,若没有做违法的行为祸害国民,也无从洞察一个人是否奸佞。

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成事儿的道理。
其一,规矩要明确。
组织若要完成一个目标,需要人人协同,共同发力。而人之激励,不公则无法实现。有人晋级得将近,有人被降职甚至解聘,甚至罚款,如果是凭借着领导的一人喜好,团队生出的只有不敬和懈怠。
其二,用人以查,及时纠错。
人性是多面的。就如赵亢,他是儒家名士,聪敏热诚,本身也是有为民做事儿的念头的,但他本身性格软弱,不抗压,没有担当,不适合做带头人。老百姓在赵亢出任之初也是内心诸多期盼的,渴望他是百里奚第二,带给他们好日子,但赵亢的龟缩,让老百姓已经对他失望甚至怀疑变法了,结果卫鞅在白龙事件后杀了赵亢,惩戒他渎职。赵亢本可以不用渎职,在私斗之后换掉他,或者增派副手,也会改变这个结局,也不至于让太子嬴驷早早的卷入了变法之中,被人作为旗子利用。
其三,勇于说出你错了。
景监是变法肱骨,但景监也说要查出影子来以绝后患。卫鞅思虑良久,坚决地对景监说出“诛心非法治”。我们当今的工作中,有多少是此类的情况?细想我们有多少次用委婉的方式,向员工表示过你错了,但员工是否真的明白你对他的判断呢?结果是当晋级没有他的时候,当涨工资没有他的时候,他会很难受,会觉得你不公平,找你哭诉,表达自己一次次的功绩,而你又能说什么呢?当初你并没有大胆的说出你做错了,而你的委婉在他看来可能是一种安抚,一种领导知道我有各种难处,他理解这种做法,这没什么,更有甚至可能会觉得你是对他的褒奖,但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明说,这多可笑。所以,大胆的说出你错了,有管理的勇气,非常重要。


成事儿必要有管理,管理之细,细如牛毛。祝愿我的听众朋友们,都能做好管理,成大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成事三要

在人生路上,愿你对事对人添一份和气,减一减脾气,能屈能伸,多一份大气,你会发现,事变简单了,路变畅通了,生活更美好了。

by:小洳说说

成事心法

书籍信息:冯唐的成事心法内容重点:成事持续成事持续多成事主播介绍:读好书的职场人推荐人群:职场人读书人

by:研飞晓贤

想事做事成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在实践方面的诠释,帮助读者去挑战个人效能的高度,从而为所服务的组织和所处的社会作出贡献。像国学一样,本书能很好的唤醒你我心中的天使。我...

by:李泉33

冯唐,成事

希望三月份可以读完这本书

by:甜馨杯要读书

中国谋略之成事经 | 掌握成事之道

【内容简介】《成事经》一书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通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成功者,来剖析成事之道。当然,成事之道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但它们却又是具有共同性的。因此,我们尽...

by:天下书盟精品图书

《成事心法》

《成事心法》将从静、进、净、境四个角度深度破译生命智慧。

by:楠楠为您诵读

《幽默成事法》

笑着就把事儿办成了心理解读+幽默技巧+实战练习

by:不甘心的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