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2023-03-08 22:41:2908:18 172
声音简介
险绝怕绝,中夜读之,毛发竖起。这究竟读的什么?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注释
1走马川:即车尔成河,又名左未河,在今新疆境内。
2雪海: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
3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米泉境内。封常清军府驻在这里。
4匈奴:借指达奚部族。
5金山:指天山主峰。
6汉家大将:指封常清,当时任安西节度使兼北庭都护,岑参在他的幕府任职。汉家,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
7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
8五花连钱:指马斑驳的毛色。即五花马。一种宝马名。
9草檄: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10短兵:指刀剑一类武器。
11车师:为唐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蘅塘退士本作“军师”。
12伫:久立,此处作等待解。
13献捷:献上贺捷诗章。
摘要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头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唐军凯旋。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作品赏析
岑参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尤其是边塞之作,奇气益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而婉,侧重在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这首诗则是奇而壮,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写得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热情奔放,气势昂扬。
前五句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进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这是白天的景象。“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日而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到写风声。狂风像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再著一“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平沙莽莽”句写天,“石乱走”句写地,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险恶生动地勾勒出来了。
中间六句写匈奴利用草黄马肥的时机发动了进攻,“金山西见烟尘飞”中“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下面,诗由造境转而写人,诗歌的主人公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将士出现了。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写边地的严寒,不写千丈之坚冰,而是通过几个细节来描写来表现的。“风头如刀面如割”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最后六句“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这样的军队必然无人能敌。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样自然。
全诗用韵,除开头两句外,三句一转韵,这在七言古诗中是不多见的。全诗韵位密集,换韵频数,节奏急促有力,情韵灵活流宕,声调激越豪壮,有如音乐中的进行曲。全篇奇句豪气,风发泉涌,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亲身体验,因而此诗能“奇而入理”“奇而实确”,真实动人。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或755年(天宝十四载),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这是岑参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之作。
作品评价
《唐贤三昧集笺注》:第一解二句,余皆三句一解,格法甚奇。“大如斗”者尚谓之“碎石”,是极写风势,此见用字之诀。奇句,亦是用字之妙(“马毛带雪”二句下)。其精悍之处似独辟一面目,杜亦未有此。老杜《饮中八仙歌》中,多加三句一解而不换韵,此首六解换韵,平仄互用,别自一奇格也。
《唐诗别裁》:势险节短。句句用韵,三句一转、此《峄山碑》文法也,《唐中兴颂》亦然。
《网师园唐诗笺》:奇景以奇结状出(“一川碎石”句下)。险绝怕绝,中夜读之,毛发竖起。逐句用韵,每三句一转,促节危弦,无诘屈赘牙之病,嘉州之所以颉颃李、杜,而超出于樊宗师、卢仝辈也。
《唐贤清雅集》:才作起笔,忽然陡插“风吼”、“石走”三句,最奇。下略平叙舒其气,复用“马毛带雪”三句,跌荡一番。急以促节收住,微见颂扬,神完气固。谋篇之妙,与《白雪歌》同工异曲,三句一转都用韵,是一格。
《昭昧詹言》:奇才奇气,风发泉涌。“平沙”句,奇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记者谢士乐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看云时

险绝怕绝,中夜读之,毛发竖起。这种感觉起于何处?因何而起?起后如何?奇而壮之英雄歌。

猜你喜欢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作者: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

by:小巧小玲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简介:《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头极力渲染环境恶劣、...

by:老裴背古文

岑参

岑参(岑嘉州,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

by:假说真听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诗词集|by安莲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诗词集|by安莲

by:安蓮

岑参、舒婷北庭边塞诗朗诵会

1、新疆朗诵艺术协会微信订阅号【声动新疆】上线,扫码、搜索都可以关注哦

by:听友13703609

走马观花

欢迎收听旅行体验专辑《走马观花》,由喜马拉雅电台独家播出,山川不同,风物各异。旅行丰富了人生的体验,让的生命历程多了一种丰盈的方式同样的风景,不同的感受。有人...

by:芬芳声画

走马灯

《走马灯》是一档有关电影,电视剧,动画,游戏等混合理论的聊天播客节目,欢迎大家与我一起,进入影视艺术的幻想世界。本节目由前任地方电台非主流电影节目主持人北瓜与十...

by:走马灯北瓜

走马春秋

琴鼓联台《走马春秋》11部93集,由牛崇光,李全营,周银霞老师演唱

by:深巷里醉酒人

杜甫传,豪华朋友圈,李白、高适、岑参、王维

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颠沛流离的人生轨迹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颠沛流离的人生轨迹

by:梅子静读

我的黑走马

我的黑走马作者:高建群诵读:清零(师中洪)校对、后期:江风秦雨(李春芳)本书是一部讲述数千年来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长篇历史小说,尤其是古代各游牧...

by:江风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