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第二十八讲 自信不疑人

2023-04-05 17:21:3919:26 180
声音简介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讲了两种状态和两种思维方式。自疑,是自我怀疑,一个人自我怀疑的时候,就开始自我设限,思虑很多,每天胡思乱想,这是自疑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当我们自我怀疑的时候,不光怀疑自己,会怀疑所有的事情,怀疑他人,这个时候我们是充满着负能量的。



我们非常的不自信,自我犹疑,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开始自我设限,这件事情我是不是做不好?我肯定是不会的,我肯定是做不成的。同时我们在做事情接触到他人的时候,他人不会这么容易帮忙的,他怎么会轻易的配合我呢,就开始设了很多的自我限制,想象了很多的不可能,都是负能量的。



自信不疑人,当一个人非常自信,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我是相信可以做好这件事情的。我不会,我可以学。当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也不会过多地犹豫和思虑,不会想他人会不会配合,我不会想这件事情有多难,而是积极努力地去创造,我们做任何事会变得简单。



为什么要以修身为本?我们细细地体会,当我们学习一段时间,修行一段时间以后的朋友,做事情都是积极的。富在迎来,贫在弃时,我们做事情都是迎的,都是积极主动的,会非常的自信,思维方式非常地积极,遇到了一件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也不再自我设限,相信是可以突破的,有足够的诚意,是可以积极地迎上去,去面对的。



我们遇到一个人,会往好的地方想,人人的本性都是纯良的,人人都是善良的,我是可以感化他的,只要我诚心诚意地去做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困难的!所以我们经过学习和修行以后,思维会非常地积极,事情就会变得很顺畅,我们的态度也会更加地积极,就进入了一种良性的循环。



一旦我们是自疑的态度,就进入了恶性循环,遇到事情还没开始做,就开始自我设限,自我怀疑,怀疑事情,怀疑他人,这个时候我们在真的做事情的时候,会发现真的不顺利,因为我们的心念和思维已经自我限制了,当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做的过程当中,遇到一点困难都会退缩的。



“看看和我想的一样,果然很难,确实他人都不愿意帮助我们,确实人心都是险恶的,都是见钱眼开的,都是为了势利而去做事情的”,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进入了恶性的循环。



而积极创造的人同样也会遇到困难和问题,但不会当成困难和问题,懂得先难而后获的道理,努力地积极进取就好了,想在哪一方面变得富足,就积极地迎上去,让自己变得自信,而不要自疑,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和我们当下所处的思维方式,有极大的关系。



我们ー定要努力地去学习圣贤的文化,积极地去修身。我们越是修身,身上的正能量越足,思维方式会更加的自信和积极,碰到任何事情,我们都敢于迎上去,而不是放弃,不是陷入自我怀疑的思维方式当中,会产生大量的痛苦的。



枉士无正友,枉就是错的,邪念,邪行,当一个人心生错误的想法,心生邪念,我们称为枉士,这样的人是没有正直的朋友。我们来反观自身,如果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们会不会去交心有邪念的朋友呢,结果是不是一目了然。



如果我们是做团队的,做企业的,我们是拥有正直正念的人,会不会招心存邪念的员工呢?如果我们懂得这样去思考的时候,就知道该让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无论当下的处境如何,无论当下的能力如何,首先让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心存正念,看事情是积极的,都是美好的,只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和心念才能交到正直的朋友,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有很多比我们高明的人,有智慧的人,我们交朋友,肯定希望交比我们更有智慧的,更高明的人,但我们要明白这样的人,有一个特点,他看问题一定比我们当下看得清楚,看得透彻。



如果我们是正直的还是枉的,错误的,心有邪念的,比我们高明和有智慧的人,看得清清楚楚,无所遁形的。用《大学》的话讲:“如见其肺肝然”,对方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



我们要想交到更多正直、智慧的朋友,要想找到ー个更好的工作,首先让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如果我们内心是正直的,不用担心,别人看不到,不可能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心存侥幸,不要认为心有邪念,别人看不到。



比我们有智慧的人,看得清清楚楚,只是人家讲或者是不讲,用或者是不用,所以很多人莫名其妙地离开我们,或者不重用我们的时候,其实对方心里是清清楚楚的,只不过我们自己迷在其中,而不自知罢了。



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修行,让自己变得自信,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的美好,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的阳光,让自己去做一个正直的人,我们才能感召到同频的朋友,同频的事业,同频的爱人。



我们要引以为戒的,枉士无正友,只有我们去做一个正直的人,才能吸引相对正直的朋友,和生活或人生当中的一切都是正直的,同频的,是相吸引的。如果我们心里都是存着邪念,都是一些错误的想法和价值观,吸引来的自然也是和我们同频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不正直。



这句话告诉我们,又回到了问题的本身,我们自身是整个事情的主导,自己是人生的主导,要想交到正直的朋友,首先我们要有正直的想法,做一个正直的人。想找到优秀的团队,想有优秀的人,跟随我们,首先我们自己是一个优秀而正直的人,才能吸引这样的人。



我们总是想向外求,找一个正直的朋友,找一个讲义气的员工,找一个优秀的伴侣,这些都是果。如果我们自己没有那个因,即使得到了又如何呢,得到一个优秀的伴侣,守不住的,因为我们和他不匹配,想交到正直的朋友,可我们自己不是,他终究会离开的。我们想找义气的员工,可是我们自己并没有仁德,他一定做不长久的。



我们的人生一定是以自己为主导,想要什么样的人,其实很简单,我们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好了,自然就会感召这样的人,来到我们的身边。



曲上无直下,同样这句话也是有因有果。直,是直道而行,用《素书》来理解什么叫直?遵守道、德、仁、义、礼去做事情,直来直往,这叫直道而行。注意,直是有前提的,不是说我们心直口快,讲话不经大脑,伤害了他人,这个不叫直。



直道而行是有标准的,我们所讲的话,思维,行为,都是遵守道、德、仁、义、礼的,看看我们的行为符不符合这五个字,我们讲出去的话符不符合这五个字,这才叫直道而行。



曲上无直下,和直相对的就是曲,弯的,可是我们做事情不是直道而行的,就吸引不来直道而行的属下。我们对朋友也是如此,对孩子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做到直道而行,怎么会吸引直道而行的人,即使我们用了当下的权威和利益,我们是曲的,却要求他人直道而行,首先别人做不到,也不会按照我们的话去做。



第二点核心是,我们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直道而行,我们不识人,不知道该怎么直道而行,甚至有直道而行的人,我们也不会重用的,认为当下有利益就好了,为何要讲仁、义、道、德呢,在这个时代还有什么用,我们脑海里没有那样的观念,心念中不是那样思考问题的,所以告诉我们,任何事情有因有果,而主导自己人生方向的,恰恰正是我们自己。



我们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自己不去学习,自己不去修身,自己不能直道而行,怎么会让孩子直道而行?甚至有的孩子讲仁、义、道、德,我们还认为这个孩子思想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不符合这个时代?



所以告诉我们,曲上无直下,如果自己是弯的,价值观是有问题的,不能做到直道而行,我们也看不懂按道行事的人,更谈不到如何去用好这样的人了。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总会有很多的羡慕,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如此优秀;羡慕别人家的伴侣,如此体贴;羡慕别人家的员工,如此义气,如此贤德;羡慕别人的领导,如此仁爱。



但是我们自己本身,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导,所有的因是自己种下的,我们去羡慕的同时,不要看那件事情的表象,而要看跟在这个领导身边的,都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去做那样的人就好了,羡慕人家孩子的同时,去看看人家的父母,是如何教育的,自己去种那个因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不要去盲目地羡慕和跟随,而是要懂得自己积极努力地种因,这样我们才能主导自己的人生。我们在细致地延伸何为曲,何为直?

还有一种曲,想的太多,思虑太多,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犹疑、思虑、徘徊,我们处上位的人,如果是这样的思维方式,会发现处下位的人,会变得和我们一样,做事情的时候,非常的犹疑、思虑、怀疑。



而直是什么样子的?首先我们讲了秉承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秉承了道、德、仁、义、礼以后,我们做事情非常的直接,这个事情符合道就做,不符合就不做,当我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会有任何的犹疑,没有那么多的思虑,大胆地去做就好了。



当我们是这样的风格和处事行为的时候,处下位的人和我们一样的做事情,都是雷厉风行的,说到就做到,不会有任何的怀疑,这亦是屈和直之间的关系。



我们有的时候,总是嫌弃员工做事情不果断,总是看孩子身上的性格不果敢,有没有想过,是我们自己做事情,就是思虑过多的,就是不能直来直往,不能去直行的,别人自然也就会是这个样子。



我们作为一个处上位领导的人,如果是诸多的犹疑和思虑的,处下位的人怎么敢大刀阔斧地去做事情呢?他们怎么敢正气凛然地去做事情呢?因为到我们这里一定会被驳回的,只要我们的前提是秉承道、德、仁、义、礼的,做事情可以直来直去,少一些思虑和顾虑,变得更果感,更直接,这个才应该是我们本来有的样子。



所以我们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下面的人亦如此。我们是一个果敢善良的人,我们的孩子自然也会受我们的影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催眠二十八讲

催眠术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是对人类潜意识的开发和利用。它不是巫术,也不是神话。催眠术可以由内而外地改变人的习惯,消除心理障碍,使人们生活质量获得提高。催眠术的误...

by:我兜里有土豆

皓轩讲素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

by:皓轩哥是也

生死二十八天

——四十一军对越作战高平战役纪实对于道听途说的我们:这场战役我们胜利了!对于反击战中的将士而言:这是一场艰难的胜利!战前准备不充分,战役设想不切合实际,指挥延迟...

by:文和九疆有声传媒

云台二十八将(完)

汉明帝刘庄追思父亲光武帝刘秀的诸位功臣,就把二十八位有功将领的画像放在洛阳南宫云台,故称云台二十八将。后民间传说,云台二十八将对应上天二十八星宿,是天上的二十八...

by:老黄粤语

贤讲透素书智囊

为什么樊哙不能,而张良能劝阻刘邦?为什么孔子表扬受人牛的子路,而批评子贡?让韩信受胯下之辱的当初那个少年,后来怎样?历史上的智囊故事,就像一个个沙盘公案,仔细琢...

by:臧贤凯

素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但仍以道家的"本德宗道"为主,辅以儒家的仁、义、礼,是一部审视历史...

by:爱读古文的龙

素书

内容简介《素书(典藏版)》仅有六章、一百三十句,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对复杂的人性把握得入木三分,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观察得细致入微。内...

by:渔樵夜读

素书

《素书》课程由知名学者、京麓书院国学讲师韩明君老师主讲。《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以道理为宗旨,同...

by:京麓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