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骂的,不只是屏摄

2023-04-30 03:59:0012:24 340
所属专辑:局外人看电影
声音简介

今年五一档,同时有8部电影上映。

这是多少年没有过的盛况了。

但同时,我也在担心两件事:

第一,是这么多片子里会有多少烂片?

这方面,我会继续为大家排雷。作为从业者,我比任何观众都更加深恶痛绝烂片。

因为它不仅浪费观众的时间和金钱,还破坏了我们们对国产电影的信心。

第二,则是大家的观影体验。

当大量观众走进电影院,是否会有此前反复出现的不文明现象?

比如说,各界人士一再呼吁,却一直无法禁止的屏摄。

也就是用手机拍摄银幕,不论是录像,还是拍照,都属于屏摄。

让我惊讶的是,关于拒绝屏摄,都2023年了,大家还是无法形成共识。

并且,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前段时间,《灌篮高手》上映时,屏摄就十分夸张,有人就吐槽:

「在朋友圈,基本快看完了一部灌篮高手」。

甚至因为屏摄泛滥,还有了一条很「丢脸」的热搜——

#灌篮高手遭遇史上最严重屏摄#

《灌篮高手》官方微博,也不得不发表《倡议书》呼吁抵制。

又比如说,打电话、玩手机、踢椅背、聊天,还有熊孩子吵闹等种种影响观影体验的行为。

这些不文明现象,每次假期,随着观影人数增加,都会随之激增,不但困扰着影迷,还可能引发谩骂或者殴打冲突。

本来,大家走进影院,一起在导演、演员和影迷们共同创造的「梦境」中沉浸一两个小时,该是件轻松、惬意的事。

而不该是让人闹心,甚至一想起要跟许多观众一起看电影,就觉得提心吊胆。

所以今天,我想再来聊聊观影文明这件小事。

先来说说屏摄。

其实,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每年春节档、五一档、国庆档,都会有许多演员和业界人士出来呼吁,拒绝屏摄。

但仍然是屡禁不绝。

因为一项规范,要普及成人人皆知的常识,仍然需要年年讲,月月讲。

所以,我们也不厌其烦地再说一次。

首先,在法律层面上,屏摄是被明确禁止的。

自2017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三十一条里规定:

「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发现进行录音录像的,电影院工作人员有权予以制止,并要求其删除;对拒不听从的,有权要求其离场。」

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里也对“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这一行为作出规定:

「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有关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你认真看电影票后面的《观众须知》,也会看到提示:

影厅内禁止摄影、摄像和录音。

虽然法律、电影院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屏摄现象,仍然是屡禁不绝。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目前没有对绝大多数屏摄行为进行惩罚。

影院也没有为每场电影配备工作人员,对观众的屏摄行为进行约束。

所以,这种行为的违法成本是很低的。

除了面临其他观众的指责,几乎没有什么风险。

但是否这件事,只要不被抓到,我们就能光明正大地去做呢?

正如罗翔老师说过的:法律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

一件事情,即使不违法,如果违背了公共道德,我们就应该约束自己。

更不必说,它已经明确违法,我们就更不该去做了。

当然,除了违法成本低,毋庸讳言,屏摄和种种不文明观影行为如此普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在对如何看待「看电影」这件事上,大家认知上有非常大的差别。

在一篇讨论屏摄行为的文章下,我看到一条很有代表性的留言。

一个读者留言:

「屏摄的人与看电影玩手机的人有很大的交集,都让其他观众非常厌烦。」

这条留言,得到了这篇文章最多的点赞。

但底下的一条回复,却也体现了很多人共同的困惑:

「看电影时难道不能玩手机吗?」

你不能说他故意挑刺,因为大家对「看电影」到底是件什么样的事,认知是不一样的。

在一部分人看来,看电影就是一种消费,这和我去餐馆吃饭,去旅游景点参观,没有什么差别。

所以,在这部分人看来,既然是消费行为,那顾客就是上帝。

我看电影时,拍张照,玩个手机,吃个东西,和朋友聊个天,有什么不可以呢?

你喜欢安静地观看,我还喜欢边聊天边看,大家都是消费者,我为什么要迁就你呢?

但在另外一部分人来看,「看电影是欣赏一种艺术」,所以自然应该遵守观赏艺术该有的规范。

正如你看古典音乐会,或是舞台剧之类的艺术作品,你自然就知道:

观赏时,不能拍照、摄像,也不能玩手机,不能发出声音,更不能吃东西,甚至连咳嗽,都要小心不要打扰到别人。

因为观赏性的艺术,最重要的是「沉浸式的体验」。

任何来自舞台之外的其他声音和光亮,都容易影响其他人观赏。

这两种不同的认知,是大家对于看电影时应该如何表现,有如此大分歧的重要原因。

你不能简单地责怪前面一种观众没素质,也不能指责后面一种观众「太装」。

因为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

它的两面性,让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侧面来看待它。

有的人,把它当做大众消费品;有的人,则把它当做艺术。

我们必须承认,欣赏电影,不需要任何的门槛,你不需要做功课,只要进入影院,你就是观众。

相比于舞蹈、戏剧、古典音乐等需要一定门槛的艺术,它显得更亲民,也因此收获了更大量的观众。

这是低门槛的好处。但另一方面,自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就是人们很容易忘了,电影也是一种艺术。

分歧的确存在,那我们该如何达到共识呢?

我们究竟是要把电影当成一种艺术来欣赏,大家遵守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

还是说,大家「都别装了」,就把看电影当成去餐馆吃饭一样,想干什么,大家随意,想聊天的聊天,想拍照的拍照,想玩手机的玩手机呢?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大家都这样各行其是,看电影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看电影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会变成一种非常不好的体验。

所以,我们的态度也很明确:

电影很大众,但仍然是艺术。

观看电影,同样需要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

比如说,不能摄像、拍照。

因为一方面,它侵犯了电影的著作权;另一方面,它影响了其他人的观赏体验。

还有,其他影响他人观赏的行为,同样都应该被禁止——

包括,但不限于:接电话、聊天、玩手机、踢别人椅等种种行为。

其实我们对电影的尊重,就是对其他观众的尊重。

当然,看到这,很多人肯定要说:

现在那么多烂片,也能说是艺术?

我们比你更痛恨烂片。

碰到烂片,我们比任何人都更想骂。

但即使是看到烂片,也仍然需要遵守基本的观影礼仪。

因为我们要注意到:每个人的评判标准,审美喜好是不同的。

你觉得很烂的片子,很有可能,别的观众会觉得好看。

所以,即使你在看一部很烂的片子,你也不能剥夺别人沉浸欣赏的权利。

你可以用不影响其他人的方式,提前离场。

你当然也可以在电影结束后,在评分网站或社交媒体上,狠狠骂这个烂片。

你甚至可以抵制这个导演,从此再也不看他的片子,这都是属于你的自由。

但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当下,你仍然需要遵守礼仪,尊重别人的权利。

最后,我们总结了一些关于观影文明的倡议:

1、不要交头接耳,电影是声画的艺术。莫名增加“音轨”很破坏导演的表达,也影响他人对重要信息的接收。

2、不要接听电话,保持手机处于震动或静音状态。回复必要消息的时候,保持屏幕低亮度。

3、不要屏摄,因为违反法律。闪光灯会损害其余观众的观影体验,我们拍的照片也根本没有剧照好看。

4、不要踢前排人的座椅靠背。

5、不要乱丢垃圾,理解清洁人员的不易。

6、尽量不要吃味道过重的食物,不要发出咀嚼声音。

7、尽量不要迟到,确实来晚的情况下,低头弯腰安静地找到自己位置。

有时候我总是会反问自己,做的事情或者呼吁,是否有意义,毕竟这个社会已经固化。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尝试很小的改善,那么到头来,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哪怕微弱到快消失不见,希望我们也是一束光。

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或者补充,欢迎留言讨论。

往期文章:中国最有种的导演,是他

微信&微博:局外人看电影

顺手点赞|在看,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20几岁,该挣的不只是薪水

【内容简介】一个人的成就,多半取决于个人特质的好坏,一切的幸运和机会,都不如卓越的素质有力。这些特质就是我们近切需要学习的、让我们可以超越一般人的关键优势,这比...

by:饭小哥figo

只是不开心

我想要朝着新目标前行抱着鸿鹄之志望着繁星...

by:华语音乐

爱你只是不小心

【内容简介】他是哥哥,他爱上她,是因为那隐藏了五十年的一个约定;他是弟弟,他爱上她,是因为那初识时,给他的怦然心动;而他们,是一对有着同样面孔,却性格迥异的双生...

by:属柒音乐

淄博不只是烧烤

淄博的烧烤如火如荼,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淄博人,和大家聊一聊这段时间发生在淄博的这些事,我们淄博有的不仅仅是烧烤

by:莫飞有声

不难过,只是想哭

催泪丨记忆里那场大雨

by:歌单精选集

郭郭不聒噪·只是爱瞎想

一个爱学习爱生活爱创作的双鱼座主播。希望用声音慰藉你,带你走进不一样的风景。往后余生,与声遇你。

by:桑德拉郭郭_K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