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国”之名,断章取义来“举报”老师?这样的头,开不得

2023-05-24 21:56:0106:30 3976
声音简介

最近,日常还算低调的兰州大学,竟然爆出了一个热点。

而且,这件事情还一波三折,搞得云里雾里。

5月22日,有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批评兰州大学的某老师,说他抹黑抗美援朝历史。

随后,这个简短的图片+文字组合被疯狂转发。几乎是同一时间,大量蹭热度的网文涌现,用愤恨的语气指责名校大学教师公然歪曲事实,抹黑红色历史,甚至还无凭无据地推测对方可能被境外势力渗透等等。此外,就是不断表达,真的很替现在大学生感到悲哀,媒体被不良教师灌输了错误的内容,思想上早晚会变色....还有什么真该“清洗一下教育界”云云。

针对这个网络引发的舆情,兰州大学的反应很快且果断有效。

第一时间,兰州大学就启动了调查工作,并在24小时内的5月23日中午,给出了有理有据的回应——老师没问题,是学生配着所谓“证据照片”的“小作文”在断章取义。

这次有必要为兰州大学点个赞。

摊上事儿后,兰州大学是冷静和理智的,兰州大学的回应,没有欲盖弥彰,没有云山雾罩,而是简明扼要逻辑清晰地还原了昨日课堂上的真相。

同样作为大学老师,我讲的是军事理论,上课时,也经常采用类似的方法——先讲几个错误的观点和案例,然后去正面击溃这些例子,引导出正确的观点。

事实证明,这样授课效果相当不错,循序渐进,抛砖引玉,总能把相对比较枯燥的内容生动化,让学生更感兴趣,更容易理解。

比如,我讲第四章现代战争中的机械化作战的时候,涉及到的“步坦协同关系”,必定会讲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最惨烈的格罗兹尼战役。

第一轮巷战中,共有300多辆俄军坦克装甲车开进去,200多辆被彻底击毁,阵亡官兵1000多人。最终,只有1个军官带着9名士兵活着走出了格罗兹尼。

第一轮巷战后的格罗兹尼

巷战中,敌人在暗处,我方装甲在明处。必须要及早发现敌人的狙击手,只有在清除了敌人的明哨暗哨之后,地面装甲部队的行动才能获得基本的安全保障。而这些,都需要靠人,靠步兵。

当年四个方向的俄军全被格罗兹尼这座要塞城市给吃了

很明显,相比直接照本宣科的介绍步兵如何引导坦克,用这个反面例子,学生们一下子就理解了。原来,看似攻城拔寨威力巨大的坦克在巷战中的街区之内,一旦缺少步兵的协同作战,反而很容易就成为了活靶子...

俄军付出巨大代价后,以“惨胜”的形式,终于占领了格罗兹尼

好了,咱们再说回兰州大学这次卷进去的舆情。

据我个人经验推测,如果不是“别有用心”的话,很可能,这个学生睡了半节课,突然在朦胧间,瞅了一眼ppt的“一得九失”。

顿时,猛地一惊。

虽然这时候脑子还有点懵,但手可是马上忙活l 起来了——一篇“图文并茂”,充满了正义感的小作文,横空出世。

而这段时间,还正好蹭上网络流行批判和谴责各种带节奏的“专家叫兽”的热度,很快就火了起来....

前段时间安徽省庐江中学请的专家陈宏友的讲座,因为不当言论,被学生抢了话筒。之后大家纷纷为学生点赞

或者是,这学生一直在全神贯注地把玩手机,正沉迷于游戏或者视频之中,恍惚间看到了ppt上的“一得九失”,瞬间情怀爆棚,赶紧拍照发了出去。然后戴上耳机,继续沉浸式玩手机。

老实说,如今大学生们对手机的依赖,已经到了视其如命的程度。

我出去别的学校讲座的时候,经常有人说,“黄老师,你讲课这么有意思有深度,长得还漂亮,同学们一定都会认真听课吧”。

我回答的很实在——不一定啊,老师再好看,那也没有手机好看啊。

周围的老师,都纷纷点头感叹——这就是如今很多大学课堂的真实状态啊。

所以,无论是打瞌睡了,或者是玩手机的时候“抽空”看了一下ppt,可以肯定的是,这名“发起控诉”的学生,根本就没怎么听讲!

其实,稍微琢磨一下,大家都能想清楚,这种“一张照片式”的举报,没头又没尾,更缺乏整个事件发生的背景,很容易被断章取义变成诬告——单看图片,我们难以判断老师是正在指出ppt内容上的荒谬之处,还是在输送ppt上的观点。

还好,这件事有大量当堂的同学做人证,以及物证ppt,还有授课监控。

试想,如果发生的环境只是个讲座或者师生间的闲聊,被人录音剪辑,自己没有备份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这也让我突然对学校刚引进一年的“智慧教室”产生了一种感激的情绪——原来都以为“智慧教室”的录像和回放功能是在监视讲课的老师。现在看来,这实际上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

总之,关于这个学生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或者真就是没听讲,他这般断章取义地给自己老师欲加之罪的行为,是不是也应该付出些代价呢?

即便不给予学生相应的处分,但至少也应该要他给老师道个歉吧。

否则,老师们也会寒心的。

以“爱国主义”为名,用扭曲事实,博人眼球的手法今天捶这个,明天捶那个。

长此以往,很多课程大概率只会越来越枯燥,越来越教条,以后只有“样板课”和多年原封不动的ppt,师生之间的信任更是无从谈起。

所谓大师者,真学问也。何来真学问?很多时候,就是思想之深刻,见解之独特,思辨之严谨,人格之独立,思想之自由。

如果一个老师,特别是大学老师,总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对讲的东西全然没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样的老师,还不如一个人工智能。

最后,要说的是,做老师的,如果用反例教学的话,可一定要在自己ppt的醒目位置标注这样的字眼——以下为“一些错误观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话不好听自己反省

你们都只看表面,没有看到原因,长期以往的情绪都是谁带起来的?

猜你喜欢
以妻之名

一个被丈母娘算计,被丈人嫌弃,被老婆无视的赘婿,走投无路之时,从老家墙壁里撞开了一张瑞士银行黑卡,从此走上逆袭之路……【收听须知】在收听过程中,如想快速阅读小说...

by:小武情感

以诗之名

从创作第一首诗的一九五九年三月算起,到此次新诗集的出版,总数不过四百首的诗歌连接了诗人生命里超过五十年的时光。用诗人借用朋友的话说,“回头省视自己一路走来,可能...

by:一个蚊子划过了天空

以冬之名

“愿你倾一朵雪,致冬。”很久以前,第一次遇见,就被她的声音打动。那时候,还没有道姑,没有很多。只是一遍遍听,一遍遍翻看着那些知音们寥寥却精致的评论,我们只不过...

by:九月长安且听风吟

以角色之名

生活中因为有了故事,所以精彩。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by:月白苍灰

以家人之名

以家人之名剧情介绍《以家人之名》电视剧是由丁梓光执导,谭松韵、宋威龙领衔主演,张新成特别出演,涂松岩、孙铱、何瑞贤、安戈等主演,张晞临友情出演的青春成长治愈剧。...

by:海愔_时空音缘

以家人之名

《以家人之名》电视剧是由丁梓光执导,谭松韵、宋威龙领衔主演,张新成特别出演,涂松岩、孙铱、何瑞贤、安戈等主演,张晞临友情出演的青春成长治愈剧。三个没有血缘关系、...

by:零清音

以爱之名

究竟什么是爱?我们又在以爱之名行着多少非爱之事。

by:胡TT

以角色之名

零散片段记录

by:印象派玫瑰

以爱之名

根据日本真实事件改编,撕开社会平和表象下涌动的暗疮,媲美东野圭吾的女性犯罪小说家姬野薰子首本中译作品!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以教育之名

一位12岁孩子母亲的教育心灵成长史

by:燕胜_云上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