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出09笔记

2023-06-08 17:34:0204:07 2260
声音简介

范长伟《灸出健康来》(九)
一、“知艾者福,善灸者寿”之内涵
艾草是吉祥草,如果能相信并明白其神奇功效和用途,并运用,就是我们的福分。掌握了灸法和几个简单穴位,每天灸一灸,有利于寿命延长,即善灸者寿。“善”就是经常的意思,经常灸,健康长寿就来到我们身边。
这么多年来,范老师及其团队一直在推广这种最具有传统特色的这种养生方法,目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使用艾灸,让大家离健康更近。


二、不同年龄的灸法
古人非常重视灸法,因为生命之本就是阳,补阳不单是老年人的事情。古人一生在四个不同年龄段中,有四种灸法。
(一)七八岁儿童:灸身柱
七八岁小孩是稚阳,阳气不足,需灸身柱,对小孩成长、提高防病能力、强壮身体,有巨大帮助。七八岁的小孩灸身柱,直接灸
1、艾条灸
春夏:一月内1-2次,每次10分左右。
秋冬:范老师未讲,按照一般标准适当增加次数即可。
2、直接灸(瘢痕灸)
不论季节,一年1次,每次3壮。
(二)二十岁青年:灸三阴交
年轻人将来担负着娶妻生子,传宗接代,所以要增加生殖泌尿系统功能,灸三阴交。凡十七八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灸三阴交。
1、艾条灸
春夏:每月1次
秋冬:每月2-3次
2、直接灸
一年1次,每次3-5壮, 
(三)三十岁壮年:灸足三里
俗话说,“人过三十必灸三里”,三十岁的壮年可以经常灸足三里。
1、艾条灸
夏天:每月3-5次,体弱者可适当增加次数。
冬天:每月10次左右。
2、直接灸
一年1次,每次7壮。
(四)四十岁以上:灸关元
人过四十天过午,阳气虚了,一定要大补丹田之气,四十岁以上的人要灸关元。
1、艾条灸
春夏:每月5-6次。
秋冬:每月10次左右。
2、直接灸
随年壮,根据年龄增减。


三、女人更有“艾灸缘”
(一)女人比男人更适宜艾灸
1、女人阴柔体偏阴寒者多,喜温暖,易出灸感。
2、男人心性多粗,易烦躁,不易出灸感。
(二)女人“四要穴”
女子跟男子有很大区别,有经、带、孕生理特征。女子四要穴能够帮其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功能。
1、关元:灸20分钟
关元,为阴中之阳,虽然它在任脉主阴,但它是阴中之阳,为丹田之火,是个阳穴。中医有句话“背如饼,前如井”,背部无论是针还是灸,得气效果和速度都最快,前面胸腹则像井一样深,因为它是阴主收藏,灸时反应慢,不过一旦你灸出反应来,说明你这口井里面的水就满了。故该穴该多灸,每次灸20分钟。
2、血海:灸5-10分钟
女子要调气,调血,气血调好了,经期就正常了。血海是血的汇穴,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女性经期紊乱,经血不足,艾灸血海能很快使气血恢复,经量也能够正常。一般灸5-10分,灸到发红、发潮。
3、足三里:灸10-15分钟
女性经期不正常,主要还是责之于脾肾,灸该穴对强肾、健脾、气血营造有非常大的帮助。
4、三阴交:灸5-10分钟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汇穴,艾灸三阴交对调理女性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有不可思议的效果,比用针还要快。甚至对妇科上的任何一种疾病,以及感觉乏力、困倦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灸火不伤人”,艾灸不辨症
对于普通老百姓,实、虚、寒、热,听起来会有困难,分辨起来会更困难,那么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知识,灸法是个外治疗法,不是药,药不能随便吃,非专业人士,针也不能随便用,但 “灸火不伤人”,一般人可以不必分辨自己到底是不是实症和热症,你只要记住一点:穴位的功能是双向调节。热症泄热,寒症补阳。灸以上四穴,无论寒还是热都可以。
(四)下肢浮肿宜灸足三里、三阴交
女性最容易出现下肢浮肿,主要因脾肾虚,还是以扶阳为主。肾气、肾阳不足,推动不了气血的运行,水不能动则瘀,从而出现水肿。脾主肉,脾气一虚,肉就会出现浮肿现象。灸足三里、三阴交,5-6次左右,尤其是足三里穴,很快腿肿就下去了,而且感觉走路也不沉了。
(五)女性在经期孕期不宜施灸
站在养生的角度,慎重起见,经期、孕期不宜再艾灸。如果有特殊情况,应在医生正确指导下再进行施灸,不能自己盲目灸,毕竟这是特殊时期,不是不可以,一定要正确去使用。
(六)女性更年期应多灸女子四要穴和膀胱经上诸穴
更年期是一个生理的特殊时期,更应该灸一灸。除四要穴,还要灸膀胱经。
膀胱经是俞穴聚集之所,更年期女性可以把膀胱经上的俞穴结合四要穴,根据自己的时间把它分成三组,要轮流交替施灸,就能够顺利帮你度过更年期,或延缓、推迟更年期。
【笔者补】膀胱经背俞穴部分经穴歌
厥阴心督膈肝胆,脾胃三焦肾俞次
气大关小膀中白,上髎次髎中后下
第一组:胸椎9穴
13肺俞(身柱旁开1.5寸,胸3)
14厥阴俞15心俞16督俞17膈俞(胸7)
18肝俞(胸9)19胆俞20脾俞21胃俞
第二组:腰椎5穴
22三焦俞23肾俞(命门旁开1.5寸)24气海俞25大肠俞26关元俞
第三组:尾骨8穴
27小肠俞28膀胱俞29中膂俞30白环俞31上髎32次髎33中髎34下髎


四、观众提问
(一)四要穴的艾灸时长
1、关元:灸20分钟
2、血海:灸5-10分钟
3、足三里:灸10-15分钟
4、三阴交:灸5-10分钟
(二)一次艾灸穴位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
再好的东西一过,物极则反,量变就会引起质变。可坚持隔上一天两天坚持去灸,但不要一次灸2-3小时。
(三)灸膻中咳痰流涕要继续灸透
一位观众一灸完这膻中,就没完没了咳痰流涕,这是好事情,不艾灸,这痰就出不来。不但要灸,而且还要灸透,灸透以后,痰全部出去就痛快了。该观众稍微有一些老慢支。
(四)脾湿、老慢支施灸穴位
穴位不在多,在精、在少、在透,灸三个穴即可。
1、膻中:10-15分。
2、气海:20分钟。
3、足三里:10分钟。
天气较热时,一周灸一次即可,这几个穴灸透就够了,一直坚持灸下去。


【附:节目中的艾灸简介】
 “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用艾草进行灸疗,起源于中国,是非常古老的养生保健方法。在古代,民间就有:“家有艾火不求医”的说法。一旋、二定、三灼、四摆,灸出健康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小美Lin

笔记在哪里啊

猜你喜欢
出马仙笔记

我是一名出马弟子,关于出马仙民间奇幻故事,讲述关于东北马家那些民间神秘传说,愿我的故事能打动大家!感谢大家收听,喜欢的话关注加订阅

by:乾阳子宇

东北出马笔记

农村小伙接管家族堂口降妖除魔积休功德治病救人的仙门传说

by:鲁智深民间故事

一位针灸医生的临床笔记

通过医生的临床记录,感受不同患者患病不同治法,了解每一样特殊病历的发生发展痊愈,了解疑难杂症,以后运用自己的临床或者患者交流都有一定的好处

by:飞鱼非语

笔记侠 | 笔记江湖

去不了现场?见不到真人?无法获取第一手干货资料?别着急,大侠来了!第一时间还原现场,带来新鲜实用的商业秘籍!(包含商业思维|商业模式|市场营销|产...

by:笔记侠

东北出马弟子笔记

一个东北出马弟子的经历历程,经历过的各种灵异事件,很多神奇的地方。以笔记的方式表达出来,写作演播均为本人

by:1小贝勒1

晨话笔记 | 通过笔记输出构建学问系统

季谦先生文礼晨话以阳明《传习录》为主轴,立足宋明儒,上溯孔孟荀,下接当代新儒家,融贯五千年,判摄四大教。讲课过程中,先生时有兴感,常常就读书方法、哲学思考、心性...

by:步亦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