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上 ⑩-1 自暴自弃者

2023-06-24 07:35:4514:39 40
所属专辑:《孟子》
声音简介

《孟子》离娄上 ⑩-1 自暴自弃者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首先讲,自暴者,什么叫自暴啊,就是自我伤害、自我残害的人。自我伤害 、自我残害的人,不要与这样的人讲话。



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弃,自我放弃的人。自我放弃的人不要跟他一起共事,不要跟他产生任何的共同作为。自暴自弃,是一个成语。



那我们先来看,我们大多数时候是如何理解自暴自弃的。比如说伤害自己身体的人,比如说不思进取的人,我们称之为自暴自弃。



举个例子,说一个人学习成绩不好,他也放弃了努力,干脆我就不学了,甚至还做了很多偏激的事情,我们说这样的人自暴自弃。那再比如说,一个人想要去减肥,但是发现并没有办法减下来,这个时候干脆暴饮暴食,这个时候呢,我们称之为自暴自弃。



那再比如说,一个人在工作当中呢,他本来是想要去努力变得更好,想要积极向上的,但是无论因为什么原因,他自我放弃了,也并不努力,每天的日子得过且过,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自暴自弃。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呢,我们要去观察自己,是不是一个自暴自弃的人,有没有做一些自我伤害的事情,无论是伤害自己的身体,还是伤害自己的内心,或者自我精神上的伤害。



那还有呢,有没有自我放弃,无论是对于感情啊,对于工作呀,包括自我的提升,有没有得过且过、自我放弃、不思进取,这是从我们大多数时候的角度来讲自暴自弃,但是呢,这句话的出处是源于《孟子》,孟子原本对自暴自弃却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那我们看孟子口中的自暴自弃是什么样子的,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讲话、言语,只要是不合乎礼和不合乎义的,这样的人就称之为自暴。



那我们先来看礼义,它的范围很广,那我们先讲礼,什么叫做礼呢?比如说讲话有没有礼貌,如果一个人讲话是没有礼貌的,这样的人就是自暴者,不可与言也,这样的人你就不要与他讲话了,不要与他交谈。



举个例子,一个年幼的人对一个长者如果讲话是没有礼貌的,这样的人你就不需要与他再去交谈了,因为连最起码做人的礼貌都没有。



那再比如说,学生对老师讲话是没有礼貌的,这样的人就不要与他交谈了。那再比如说,一个孩子对自己父母讲话是大吼大叫的,是没有礼貌的,这样的人就不要与他交谈了,这样的人都是在自暴,都是在自我伤害。伤害什么呀?伤害自己的德行,伤害自己的礼义,伤害自己的人际关系,伤害自己的仁爱之心。



我们去想,即使在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你跟一个陌生人讲话,不要有礼貌的吗?你想向对方问路,如果你是很没有礼貌地去问路,对方是不愿意理你的。



所以你看,不光是孟子在讲这句话的道理,当我们把它延伸到生活当中去,它就变成了一种现象。比如说学生对于老师讲话没有礼貌,别人还愿意理这个学生吗?如果一个人讲话对自己的父母大吼大叫,这个时候的旁观者,你还愿意去理这个人吗?如果一个年幼的人对于年长之人讲话是没有礼貌的,那你还愿意去理这个年幼之人吗?



所以你看这就叫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这样的人实则是在自我伤害,伤害了自己的品性,伤害了自己的人际关系,伤害了自己可能受到的他人的尊重和礼遇。



除了礼貌,我们再讲情礼,人和人之间是要讲情分的,如果很多人讲话是不讲情分的,是不是这样的人就不要与他言语了。



举例子,比如说夫妻之间是有情分的,讲话自然要带着情分于其中。再比如说跟父母之间,跟孩子之间,是不是都包含着情礼,也就是情分,不光是这些至亲之人,即使我们跟同事、跟客户、跟朋友,是不是同样有情礼和情分呢,朋友之间是要讲情分的,夫妻之间讲话是要讲情分,而不是直接讲伤害对方的话。



再比如说我跟我们的领导之间,跟我们的下属之间,是不是都有情分,都有这个情礼在。当有情分,你讲的话就是有礼的,是有分寸的。比如说跟领导,有跟领导的情分,比如说领导对我工作上诸多的照顾,给了我很多培养,那这个时候讲话不要有礼节的吗,不要有分寸的吗。



比如说父母对于我们是有养育之恩的,这个时候我们跟父母讲话是有情分在的,不要注意话的那个分寸和尺度吗。



再比如说夫妻之间,是要互相敬畏的,互相帮助的,他可能陪我走过了年少轻狂的岁月,可能陪我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光,这个时候我们讲话不要有情分,不要有合理的那个度在吗?



如果一个人张口讲话是抱怨父母的,你就知道了,这个人的内心没有礼,亦没有情。如果一个人讲话总是抱怨他过去的领导,或者是现在的领导,你就知道这个人既没有情也没有礼。如果一个人总是吐槽他身边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你就知道了,这样的人既没有情也没有礼,这些都是自暴者。



那我们再接下来讲,礼还有什么呢,比如说礼法,那我们现在是讲法治的,有很多事情是要受到一些约束的。比如说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家有法律,我们生活在一个公司当中,工作在一个企业当中,有一个公司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是礼法。



如果一个人讲话都是不合乎这些礼法的,也是自暴者,比如说公然地去违抗公司的一些制度,甚至去吐槽制度,想要去对抗这种制度,这都是在自我伤害。在伤害他在这个公司的前途,在伤害他自己的未来。再比如说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家当中,你不停地去吐槽一些法律和规定,这都是自暴者。



那我们看孟子的标准是不是很高呢,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要反思了,想一想我们有多少时候在生活当中是那个自暴者,是在自我残害、自我伤害呀。我们伤害了感情,可能也伤害了人际关系,可能也伤害了自己的品德,可能也伤害了在一些特定场合要守的规矩和礼法。



那我们再来看言非礼义,讲完了礼,我们再讲义,什么叫做义啊,是要懂得付出、奉献,是要有牺牲精神的,我们称之为义。总而言之,义是要懂得舍掉自己的一些东西,礼让给他人,这个我们称之为义。



比如我们讲一个朋友很有义气,为什么会讲这个朋友有义气呢,可能在其他的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他舍掉了金钱,甚至舍掉了自己的时间,舍掉了自己家里的事情,他没有处理而去帮朋友,这个叫做义。所以义,就是舍掉自己有的东西,奉献给他人,牺牲掉自己有的东西而去付出,帮助了更多人,我们称之为义。



那么说情义也是如此,为了这个情,他可以舍掉自己原有的一些东西给了对方。再比如说有的人在工作当中很有正义感,也就是为了正确的事情,为了正当的事情,他可以把自己有的东西舍掉,奉献给这个团队,奉献给更多人,我们称之为义,所以叫舍身取义。真正要做到这个义,连自己的身体都可以舍掉,何况生活当中其他的东西。



那我们再来看孟子定义何为自暴者呀,言非礼义,这样的人就是自暴者,也就是你讲出来的话、你的思想、你的行为,如果不合乎礼、不合乎义,这就是自暴者,你就是在残害自己,往深了讲,残害自己的仁爱,残害自己的德行,残害了自己做人应该有的善良。



那往现象上讲呢,你可能残害了自己的感情,因为你言非礼义,可能让夫妻感情变得不好,可能不懂得孝顺父母,可能损失了自己的人际关系。还有呢 ,你可能残害了自己的生意,残害了自己的工作,残害了自己晋升的途径等等。



所以呢,这里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更高的要求了,不要去做那个自暴者,我们从内心、从思想、从认知、从我们讲出来的话语、从我们的行为,都要合乎于礼、合乎于义,这个时候你做的事情才不是自我伤害的。



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讲完自暴呢,讲自弃,吾身不能居仁由义,什么叫居仁,处在仁上,仁是怎么来的呢,由义行而达到的仁,所以孟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居在仁上,由义行最后才能居在仁上,不这样去做的人就是自弃的人,就是自我放弃的人。我们想要居在仁上,想要时刻处在仁上,是由于长期地做符合义的行为,你自然内心就可以达到仁。



那我们再来看自暴自弃,你讲出来的话,如果不合乎于礼义,如果你不能长期地去做义行而处在仁上,这个就称之为自弃。



那我们从这个标准来看,似乎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自暴自弃。所以呢,我们从学习了孟子的这段话以后,我们就要懂得去改变自己的心念,去改变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言语以及自己的行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孟子》离娄上

诵读虚空老师详解《孟子》文字稿

by:弘扬虚空盧

孟子 离娄

南师孟子系列演讲之一。《离娄》主要阐述君道、臣道、师道、友道,以及士大夫、知识分子立身处世、做人做事的大原则,也就是所谓的伦理之道、人伦之道。说明了为君王者治国...

by:菩提雅舍

孟子·离娄章句上

诵读国学经典,开启幸福人生

by:踏雪寻梅

南怀瑾|孟子与离娄

《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也是研究孟子生平事迹及其学说最重要的资料。孟子生于战国时代,他继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终为人伦正义,为道德政治奔走呼号。所以...

by: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