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 | 苏溪亭: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2023-07-07 23:03:3808:14 196
声音简介
杏花,恰逢春风烟雨,正展得意笑颜,何来一丝寒?
《苏溪亭》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古诗今译:
苏溪亭外野草青青,无边无际;是谁随着东风唱着阑干十二曲呢?

春天来得晚了些,燕子还没有归来;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杏花在料峭春风中只感凄寒。
注释解说:
(1)苏溪亭:在现在的浙江义乌市。(2)漫漫:无边无际。(3)十二阑:乐府古曲中有阑干十二曲。(4)燕子不归:远方未归的游子。(5)汀(tīng):水边平地。

品鉴鉴赏:

这首诗,题为《苏溪亭》,然并非真咏苏溪亭,而是诗人借描写苏溪亭及其周围的自然景物,倾吐了自己对被怀念人的盼望心情。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

该诗的首句写地点和节候,次句写倚阑人的形象;三四句写春光将尽,燕子尚未回归旧巢,烟雨笼罩下的沙洲杏花失去了鲜艳的容光,具体而婉曲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候。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的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正为下句中的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的形式,托出倚阑人的形象。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的那人是谁呢?这凝眸沉思的身姿,多像《西洲曲》里的人:“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虽是眼中之景,却暗喻着心中之情:游子不归,红颜将老。“一汀烟雨杏花寒”,正是“春事晚”的具体描绘。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这景色具体而婉曲地传出倚阑人无端的怅惘,不尽的哀愁。如此写法,使无形之情因之而可见,无情之景因之而可思。宋人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里的警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能就是受到这首唐诗的启发的。

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看云时

一等座杏花,恰逢春风烟雨,正展得意笑颜,何来一丝苦寒? 该归不归谁家燕?该春不春何人春?

猜你喜欢
戴叔伦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

by:假说真听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译文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

by:小巧小玲

苏州-亭林园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马鞍山东路1号票价描述亭林园成人票20元,1.2米-1.5米儿童、学生、江苏省外60-69岁老人凭有效证件半票,...

by:恋景旅行APP

苏州-沧浪亭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苏州市三元坊沧浪亭街3号票价描述旺季20元,淡季15元开放时间7:30~17:30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苏州-锦溪古镇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苏州市昆山市锦溪镇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8:00-17:00乘车信息在昆山火车站南广场坐昆山101路,或在北广场坐昆山33、...

by:恋景旅行APP

中篇苏州评弹《三约牡丹亭》3回

中篇苏州评弹《三约牡丹亭》3回刘天韵,严雪亭,朱慧珍,刘丽仙,徐雪花,朱雪琴,郭彬卿不是我不想写专辑简介,而是敏感词太多了。中篇苏州评弹《三约牡丹亭》3回...

by:青风紫雨

苏州评弹—十五贯(严雪亭13回施藏本)

况钟(1383-1443年),字伯律,号龙岗,别号如愚,明朝江西靖安县人。高湖镇西头村是况钟故里。中国历史上有“三大青天”(包拯包青天、况钟况青天、海瑞海青天)...

by:興福思月樓樓主

风亭口

在天津宁园的西巷尾有间老茶馆,横亘在永和桥和西街之间,挡住了半条街道。此处被天津市局划为古城保护建筑,虽然断壁残垣破旧不堪,但透过门缝却依稀可见门内...

by:迷人的小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