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五讲 好问好察

2023-09-03 09:55:5812:18 59
所属专辑:《中庸》浅解
声音简介
《中庸》第五讲 好问好察
时间: 2022-12-11 19:29:09
《中庸》第五讲 好问好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圣人又开始感叹了,看来道是行不通了。舜帝可谓是有大智慧的人,好问好察迩言。迩是近处的意思。说舜帝这个人非常的谦逊,好问而好察迩言,好问、好观察身边的人和事;隐恶而扬善,隐藏别人不好的行为,而去宣扬那些善良的好的行为。



好问和好察,这两个词非常的重要,首先什么样的人才能好问和好察?是不是谦虚谦逊的人?骄傲自满的人不太好问别人的。《论语》中讲:“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问的人通常都是谦虚的,都是谦逊的,尤其是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之人来讲,好问和好察极其重要。



“好问”,首先,我们每天需要观察,要问的是自己,每天我们自己行为,是不是依乎中庸之道的?我们的行为是不是良善的?我们的心念是不是为他人着想的?我们做事情是不是忠心忠义的?我们与人交往是不是心怀仁爱的?这个都是我们每天要问自己的,只有这样每天不停地去追问自己,去修正自己,才能让自己合乎于中庸之道。



第二个问,问什么?问身边的人,有什么不懂的,一定要懂得去请教、去问询他人。“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的优点强过于我的,我去跟对方学习;看到他人身上的问题和缺点,我们用来修正自己,一定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在生活当中也好,在工作当中也好,当我们是怀着一颗谦虚的心态,去看看身边的人,哪一个人不比我们强?哪一个人身上没有他的优点?有人可能比我的力气大,有人比我有智慧,有人比我有学识,有的人比我会做饭,有的人电脑比我用的好,有的人开车比我开的好,有的人经营企业比我经营的好,有的人养花比我养的好,当我们是谦虚的态度,我们看谁的身上都有优点。



孔子讲:“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如果我们内在是忠和信的,是以忠信为主,以忠信为本的,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我们的,我们就可以众人为师,很谦虚地去学习每个人身上的优点。



这里说舜帝就是这样的人,舜帝会问很多的事情,甚至问天问地,问天为什么会下雨,问黄河流域的人们为什么经常受灾,就是因为他有了这些问题,所以才会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在生活或工作当中也同样的道理,只有懂得不停地去问自己,不停的去问身边的人,去问自然规律,去问天、去问地,我们才能看到很多问题,会发现很多问题,进而才能去解决问题。



“好察”,察是察觉,我们经常讲一个词叫悟性,悟从哪里来?悟在察觉之后,如果没有察觉事情的发生,又如何去悟到呢?说我们察觉到了自己的情绪,我们才能悟到下一步怎么去修正;我们察觉了自己的行为有偏差,才能悟到了进而去修正;我们察觉自然的规律,才能悟到原来大道就在其中;我们察觉一件事情的发生,才能悟到里面所蕴含的规律;我们察觉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才能悟到进而修正自己的心念。



好问好察,是我们修行当中非常重要的两点,也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所需要拥有的智慧。想一想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当中都如此,如果我们既好问又好察,你会发现你的智慧自然就出来了,你看很多问题自然就是通透的,你自然就会悟到方法去解决问题,所以这是我们修行的根基。



好问好察,我们在生活当中一定要多去练习,多去应用,这个时候我们看事情才能明察秋毫,否则看不懂的,这个是需要我们长期的去修习的两个基本要素。



“隐恶而扬善”,我们在生活当中恰好和这个相反,看我们生活当中通常是怎么做的?隐善而扬恶,别人的优点看不到,抓住别人的缺点,死死的不放手,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一定要懂得去用隐恶而扬善,怎么用呢?



举个例子,比如在一个企业当中,有的人迟到,现在这个时代都流行打卡机或者刷脸识别,是不是迟到的人自然就会受到罚款,那什么叫隐恶而扬善呢?如果我们想让别人不迟到,不要抓着那个迟到的人,狠狠地批评不放,要去扬善,谁早到的我们提出鼓励和表扬,是不是在树立标杆?那大家就知道了,领导其实想不让大家迟到。会发现当我们这样去做的时候,经常迟到的人,他自己就自觉了,如果非抓着迟到的人不放,他心里一定产生逆反和厌烦的心理。



看看生活当中是不是一样的?夫妻过日子,我们抓住对方一个缺点不放,天天讲不停地说,循环播放,看看对方是不是厌烦?对方就开始逆反,再说着说着,他就不听了,我们要懂得扬善,看到他身上的优点,多去鼓励他,会发现他反而愿意去修正自己。



教育孩子不是一样的吗?孩子身上的优点,我们要加以鼓励和表扬,而不是抓着他的缺点不放,天天说他天天说他,最后他就产生逆反心理了。



之前讲《了凡四训》的时候,讲过舜帝的故事,说舜帝在雷泽这个地方捕鱼,他看到这个地方年轻力壮的人,都在深潭处捕鱼,因为深潭处鱼又大又多,而年老体弱的,都在浅滩处捕鱼,浅滩处一定是鱼又小又少,这个时候舜帝看到这个事情怎么做呢?隐恶扬善。



舜帝就到了这个地方和大家一起捕鱼,比如,有在深潭捕鱼的人,主动谦让的,他就表扬这个人,大加赞赏。他看到有争夺争抢深潭的,他不言语,不说这个事情,只讲好的事情。天天这样去做,人们看到了舜帝在这样做,很多人就效仿舜帝主动地让,后面这个地方就形成了一个新的风气,年老的人都在深潭处捕鱼,年轻力壮的都在浅滩处捕鱼。



如果以舜帝的位置,他完全可以用言语教化大家,让大家把深水处让给年老之人,可是舜帝没有这样做,圣人处的是无为之事,行的是不言之教,所以舜帝是身体力行的去影响大家。他这样去做别人自然效仿,而且这个是别人从内心深刻地佩服的,这个就是榜样的力量,就是隐恶扬善的力量。



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懂得隐恶扬善,会发现人际关系会变好,亲子关系会变好,家庭会变和谐,员工会变和谐。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执其两端,做任何事情不执于一端,执其两端,执就是拿起,拿起两端能用其中于民,什么叫中?就是适宜的、合适的、适度的、中正的、中和的,用于民。



举个例子,比如在生活当中或者在工作当中,发生了一个事情,我们不会因为听谁讲的一面之词,就开始偏私、开始偏袒,说这个人跟着我们的时间长,我们就信任他,就完全听受他的一面之词,这个叫执其一端。



执其两端是什么?所有的事情从双方都了解清楚,然后执其中于民,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度去解决这件事情的。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什么叫执其中?中还得配上和,以和为贵,这件事情是以和谐为主的,是让大家和在一起的,这样解决问题才叫中。



《论语》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做的事情是以和为贵的,允许和包容所有的不同产生。当有两个人在面前因为一件事情起争执的时候,要允许性格的不同,允许事情的不同。



以和为贵,是让大家变得更和谐,环境变得更和谐,天下变得更和谐,是以“和”的结果,用“中”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这个叫用其中于民。



什么样的人才能“用其中于民”?首先是没有情绪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如果有一个人给我们讲话,我们的情绪就动了,那还能中吗?不能了。所以一定是不偏袒的,没有情绪的,没有欲望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保持中正的态度,才能以和为贵,才能致中和。



“其斯以为舜乎!”这句话在告诉我们,这才是舜,舜之所以称为舜的原因正是如此,不愧是舜帝。这句话可以说是孔圣人对舜帝的很高的评价了,他没有说舜帝堪比唐尧,看这个就不同了,说舜帝不愧是舜帝,他就是他自己,所以他称为舜,就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格局,有这样的仁爱之心。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庸十讲

琴棋书画:《古琴老八张》《古琴CD精粹》《秦腔曲牌集》《常用书法字帖》《书法史小讲》诗酒花茶:《李白诗集导读》《千家诗》《唐人绝句选》(方言)《宋词三百首》(...

by:眉坞老农

中庸讲解

《国学经典》开始语:尊敬的各位正本家人大家好!北宋大儒张载有四句很有名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本系统肩负时代使命,学习...

by:正本系统广西孝道家园

中庸讲记

大家好,我是常不轻。国学智慧,深如大海,穷其一生,也未必能通达。古文艰深,大家不妨听我聊聊,我用最平常的语言给大家讲解,心里舒坦,智慧增长,才是最好。当下压力巨...

by:常不轻国学

中庸别讲

本课程是杨军先生在2015年第一次为启予国学门弟子们讲课的录音,后弟子们将本课程整理并出版了《中庸别讲》一书,同年,此书又被编入《启予四书》,成为启予国学师门所...

by:账号迁移至启予国学

孙诚德讲中庸

中庸之用从宇宙本体:诚到人生境界:至诚到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博学、审问、慎思、笃行一堂课贯通所有!如何找到自己的道路?如何成为自己?如何了解别人?如何知道未来之...

by:观吾大学堂

闫效平讲中庸

闫效平讲国学系列课程视频版请到闫效平课程网yanxiaoping.org

by:闫效平

《中庸》讲解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是《小戴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由战国时期的子思写作完成的。所谓中庸,...

by:杨松超博士

《中庸》讲义

北宋大儒张载有四句很有名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本系统肩负时代使命,学习践行,既往开来,编写儒家、道家系列经典解读教材,...

by:一本童话书

涣朴讲《中庸》

中,不偏,思维不偏,行为不偏;庸,不易,方向不易,不改变,规律不易,不改变,这是中庸的正解。君子在体会到天地之间规律不变的原则之后,自己也坚定信念去做事情,也就...

by:涣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