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改国名?改名,也难改宿命

2023-09-06 17:59:1108:10 1105
声音简介

一提到改名,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往往都属于一件十分麻烦的事儿,更甭提是一个人口大国要改名了。

但看样子,似乎印度这回,打算玩真的了。

莫迪总理以身作则,正在用行动表达自己的决心。

于是,我们看到,印度主办的G20峰会晚宴邀请函上,印度总统穆尔穆女士被称为了“巴拉特总统”;另外,东盟峰会的邀请函上,莫迪的职位被写成了“巴拉特总理”。

而且,新德里G20峰会场地也被改成了“巴拉特”,十分高调的矗在那里。

其实,“巴拉特”这个梵语的音译,还有一个更“印度”的翻译,那就是“婆罗多”,带着浓厚印度宗教色彩,本意为“寻找光明”,取自于印度教经典《往世书》。

而且,如果参考印度宪法的话,你又会发现,“巴拉特”这个名字,其实就是印度国名的一部分。

印度宪法第一条第一项,就解释的是印度国名:

Name and territory of the Union.— India, that is Bharat, shall be a Union of States

印度,即“巴拉特”/婆罗多,应为诸邦之联盟。

印度总统和印度总理同框

然而,大家都知道,印度,其实个散装的国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大多数只用作一个地区概念而已,并非正式的国家名称,直到英属印度时代,才有了大致定型的疆域。

独立后的印度,更像是个攒出来的国家,庞大的人口总共涵盖了160多个民族,400多种语言。光是印度卢比上印的官方通用语,就有17种!

直接看钱就能掌握十几种语言,厉害吧

更麻烦的是,各邦的派系错综复杂,却缺乏一个实力强大到足以掌握全局的民族——最大的印度斯坦族,也仅总人口的46%,远达不到主体民族的标准。

而且,印度还是个几乎全民信神的国家,其中,84%的公民笃信印度教,15%的人口是穆斯林,2.3%的锡克人,另外还分布着天主教、基督教新教、耆那教、拜火教、佛教教徒等等。

曾经一度,穆斯林和锡克人分裂苗头非常强烈。比如尼赫鲁的独生女,有“印度铁娘子”之称的英迪拉·甘地之死,直接源头就是1980年代初的锡克人叛乱;还有如今莫迪的一大“政治污点”——2002年,古吉拉特邦暴乱事件。

暴乱后的古吉拉特邦街头

因此,在印度独立之初,印度政府一直在努力淡化宗教影响,试图把这个新生的国家带到世俗化、现代化的轨道上来。

非常典型的就是,早在1947年,尼赫鲁的国大党政府就从宪法层面废除了印度教搞得那套种姓制度,并很委婉地用“部落民”来代贱民——指达利特人。后来,印度政府又陆续在学校录取、贷款税收减免、公务员招考等方面对低种姓群体出台了大量政策倾斜,尤其是政府公职人员系列,必须得按照“平权配额制度”招满一定比例的贱民和首陀罗,否则要受到追责处理。

当然,这本意是好的,但具体执行力和这么多年的执行效果嘛,大家都懂的。

不过,也正因为曾经的这个淡化宗教影响、保持国家团结的初衷,“婆罗多”一词使用的机会很少,特别是在国际上,并没有很强的存在感。

不过,最近这十几年,随着人民党和莫迪政府的上台,印度教民族主义情绪开始爆棚,有关将“婆罗多”正式用作印度国名的提议,也愈发高涨。

对此,他们的解释是,“印度”这个词,是早前的西方殖民者强加给印度的专称,来源于当年的“东印度公司”,具有强烈的殖民色彩,是印度的耻辱。改名字属于一种“回归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去殖民化”操作。

这个理由,看起来还真的挺说得过去,而且格局开的很大。

但话又说回来,“印度”这个称呼,还真不是英国殖民者或者欧洲人发明的,而是取自“印度斯坦”的国名,即,印度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儿王朝对自己统治区域的称呼。

更何况,背地里,或许还有些别的心机。

即,莫迪和人民党打造“印度教国家”的一个尝试。

正如前面说得那样,印度的国情很特殊,语言和民族纷乱复杂,还没有一个占有绝对优势的主体民族。但是,印度却拥有一个“主体宗教”,印度教。

覆盖了84%人口的印度教,竟然顺利地让大部分语言和民族各不相同的印度人,都信了一个“神”,从而肩负起了团结和凝聚人心、形成国家认同感的“巨大使命”。

于是,崇尚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人民党和莫迪的一大选举和治国策略就成了——“保护印度教的民族、宗教和文化,促进其全面发展,进而复兴古代印度教国家”。

也正因如此,即便印度教存在着各种令旁人瞠目结舌的“陋习”,还自带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种姓制度,但却又被印度政府用作了一种有效的“统战”手段,将其奉为神圣的国教,甚至还动不动就亲自带头来个“集体修行”。

与此同时,他们又将印度的其余宗教边缘化,甚至是刻意淡化了自己国家的某段辉煌灿烂的历史——统治者信奉伊斯兰教的莫卧儿王朝。

这方面,别的不说,就看人民党上台的这十几年,几乎从未出现过任何正面描述莫卧尔帝国的宝莱坞大片....最新的,也要追溯到2008年的《阿克巴大帝》。

《阿克巴大帝》上映时,印度总理是锡克教徒辛格,国内整体舆论环境相对比较温和客观,推行印度教民粹主义的人民党,还是在野党。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了,出身吠舍种姓的莫迪,他自己的宗教身份也不高,为什么非要这么热烈的宣扬陋习不浅的印度教呢?

事实上,吠舍低于婆罗门和刹帝利不假,你可以说他不属于高种姓,但也不能说他的种姓特别低。

目前,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这三个种姓加起来,也不到印度总人口的20%。

另外一个很说明问题的是,在印度教中,梵线就是“好身份”的象征——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有资格佩戴,并根据种姓,细分了不同的颜色和款式。而首陀罗和贱民,则是严禁越界的,因为他们不被认为有神赐的宗教意义上的二次生命。

比如,这种红线和白线是婆罗门的专属,刹帝利则用黄色。

莫迪佩戴的,则是吠舍用的黑线。

也正因如此,吠舍出身的莫迪有资格接触、观看、诵读和传播印度教的完整经书教义——这如果放在后两个种姓身上,则属于亵渎神灵的严重僭越行为。

可以说,莫迪热衷于给国家改名这件事,就是印度政府名义上高举反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大旗,摒弃波斯人、希腊人、突厥穆斯林、英国人这些“侵略者”赋予的国名,但实则却属于他们打造“印度教国家”的一个尝试

即便,除了“婆罗多”这种特殊词汇,大部分梵语早已经失传,当今很多印度人的血脉中,更不乏上述“侵略者”的基因。

而且,就算是莫迪真的向国会提案,有其强劲对手,国大党牵头的“反对党联盟”的阻挠,也不一定就真能顺利通过。

印度的穆斯林属于人民党打压的主要对象

所以,印度要改名这件事,表面上似乎是在“去殖民化”和追溯祖先的荣耀,但更深层次,依旧还是印度政坛的内斗。这对推动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起不了什么明显作用,甚至还容易刺激小众族群离心力的增强。

总之,正如开头说得那样,印度是个用一堆散装的民族与部族给凑合“攒”起来的“散装国家”,它没有经历过根本性的国家革命,也缺乏通常意义上的普遍国家共识,以至于整个政府结构充满着派系斗争和利益交换,务实的政令难以准确下达到地方。

这样的一个国家现实,跟它叫印度,还是“婆罗多”,真的没多大关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请改名

一良心作品,经典巨作,获奖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转折紧扣人心弦。请大家多多支持,电动提建议,我们将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满足您的耳朵,震撼您的心灵。一良心作...

by:放开让我来de

请改名

如果喜欢记得点订阅!更新就自动有提示!每集听完记得动动手指点个赞!有礼物走一个也是极好的!如果喜欢记得点订阅!更新就自动有提示!如果喜欢记得点订阅!更新...

by:教画画的语文老师

直接改名

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

by:景无端000000

印度增值税改革

印度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对本国流转税税制的改革,但由于党派纷争和政治博弈,改革遭遇重重阻碍,直至搁浅。2014年莫迪总理上台后,重启GST改革动议,在其强势推...

by:彦歆之声

《印度之洋》印度的印度洋地缘

大卫•布鲁斯特澳大利亚印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安全学院高级研究员和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海权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印度及其在印太地区的安全关系、印度洋战...

by:云海雾凇

印度-孟买印度门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欢迎您来到孟买印度门。希望您可以在我的讲解中,领略到它背后真正的故事,真正的爱上这座印度...

by:恋景旅行APP

印度-印度·泰姬陵

票价详情外国游客750卢比(含一瓶纯净水、鞋套以及阿格拉旅游折叠小地图),本地游客200卢比,15岁以下儿童免费(不分国籍)。英文语音导览器租金105卢比。适...

by:恋景旅行APP

印度?印度!中国女子独行印度40天

《印度?印度!中国女子独行印度40天》印度,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家有着举世闻名的泰姬陵代表圣洁和纯净的恒河虔诚修行的各色僧侣美轮美奂的艺术雕塑……这里,有着某些人的...

by:海天华文听书馆

印度-印度国际大学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全年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您好,您现在来到的是印度国际大学。印度国际大学位于距印度加尔各答不远的小镇圣迪尼克坦,由印度著名诗人、诺...

by:恋景旅行APP

印度-贝拿勒斯印度大学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贝拿勒斯印度大学,这所大学坐落在瓦拉纳西旧市街南边。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常被称作BHU,...

by:恋景旅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