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 韦应物 [唐代]

2023-10-09 20:30:5100:32 94
所属专辑:古诗文朗读~诗
声音简介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这首诗是诗人韦应物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听到自远而近的雁叫声,有感而作。此诗描写了由远飞的大雁引起游子对故土的怀念,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凄切古澹。
在这首诗中,体现了诗人古澹的艺术风格。整首诗是一幅清淡的思乡图,清冷的夜晚,清凄的秋风,清寒的秋雨,清寂的高斋和清孤的人影,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
  此诗结构巧夺天工,含蓄委婉,先写“故园”,后写“淮南”,先托出“悠”思,后衬以“雁”鸣,就是在这样巧妙的安排中,使诗歌很短,但人的情思却句句深入,层层递进。另外,诗歌的情思表面触发的是乡愁,但结合诗人被贬滁州的事实。还可以从诗歌中体会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又完美地融入到萧瑟凄清的秋声秋意之中。



译文
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归家的思绪无穷无尽。
在淮南秋雨绵绵的漫漫长夜里,独坐楼中书房听那北来的雁叫声。

注释
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眇(miǎo):仔细地察看。
方:刚开始。
悠:远。
淮南:作者所在地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位于淮河南岸)。
高斋:楼阁上的书房。闻雁:听到北来的雁叫声。

创作背景
  公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首夏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达滁后不久写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885996xlky

滁州秋雨夜,清冷而孤寂,听闻北来的大雁哀哀的鸣叫,不由思念远在长安的故乡。

猜你喜欢
韦应物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千...

by:假说真听

唐代 韦应物 诗词集|by安莲

唐代韦应物诗词集|by安莲

by:安蓮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by:小巧小玲

唐代诗歌

唐朝文学空前繁荣,“诗歌”最为光彩夺目,唐朝被誉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诗歌空前绝后,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唐诗题材宽广、流派纷繁、风格多样、作者普及、流...

by:温婉娴雅

唐代教坊考

日更一集【内容简介】本专辑对唐代乐艺机构的建制进行了系统梳理,考察了内教坊、梨园、仗内教坊等机构的发展过程;探讨了宫廷女乐、内园小儿等乐艺人员的归属;对长期流传...

by:听听阁

中国唐代史

这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巅峰王朝,这是一个让人无限向往的黄金时代,这是一个气势磅礴的帝国时代。它无比壮丽、无比辉煌,无比炫目:千年前,秦...

by:李逍遥158

唐代也有词

词的起源在隋唐,它一出生就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和他相配的曲调可不是什么“雅乐”也不是什么“清乐”,而是一种新声——“燕乐”,燕代指的是宴,也就是说,是...

by:事情也许平常

唐代史学论稿

我研究唐代史学,断断续续,不觉已经十年。这十年的学术生涯,不论从哪方面看,固不可以曹雪芹说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相比附;但以自己的愚钝,确也是窗前...

by:启辰说过要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