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章上04以意逆志

2023-11-13 20:57:2018:17 83
声音简介

04

咸丘蒙問曰:「語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堯帥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見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於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識此語誠然乎哉?」

【語譯】咸丘蒙問:「古人曾說:『對於德行崇高的人,國君沒有資格將其視為臣子,父親沒有資格將他當作兒子。在舜面向南方成為天子後,堯率領百官站在南方,面向北對舜朝拜,舜父瞽瞍也向北朝拜舜。舜見到瞽瞍對自己朝拜,就皺眉蹙額很不自在。孔子說:「這樣的時刻,天下很危險啊!好像天要塌啦!」』不知道這古語是不是確實呢?」

【註釋】咸丘蒙,孟子弟子,姓咸丘,名蒙,齊人。語,指流傳年代許久的言語,並不見於任何典籍當中。盛德之士至岌岌乎,五十八字為咸丘蒙引述古語,也是他提出的問題。古語通常似是而非,需要仔細辨別,所以學生才會來請老師說明是非。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堯老而舜攝也。堯典曰:『二十有八載,放勳乃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舜既為天子矣,又帥天下諸侯以為堯三年喪,是二天子矣。」

【語譯】孟子說:「並不是。你所說的古語,並不是君子的言語,而是齊國東方海邊野蠻人的說法。當堯帝年老之後,舜接替堯帝職位執行政事。堯典記載:『舜代替堯帝執行政事二十八年,堯帝才死,人民百姓都像是喪失父母般悲傷。整整三年,天下停止一切音樂娛樂活動。』孔子說:『上天不出現兩個太陽,人間不出現兩位王者。』當時舜為天子,又率領諸侯為堯帝服喪三年,就是天下有兩位天子的情況。」

【註釋】野人,無禮之人。堯典,朱注記載是尚書篇名,今此文見於舜典,也許古書中堯典與舜典分別二篇,但今合為一篇。放勳,堯帝之號。徂,同殂,逝也。遏,止也。密,靜也。八音,八種樂器的聲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前節書咸丘蒙問孟子,舜帝的德行太崇高,是不是不應該成為堯帝的下臣?孟子則說,那是野蠻人的想法,卻不是有德君子的行為。這節書孟子就說明,堯帝在世時,舜就一直擔任堯的下臣,輔佐堯處理政事,在堯身邊學習二十八年。就算堯過世後,舜仍舊奉堯為天子。

這節書所說的「君子」,指的是政府機關的高級公務員,是人民領導人,是人民學習的榜樣,是人民的導師。一般無知人民,總以為天子(最高領導人)德行應該是全天下最完美的榜樣,於是天子的地位就應該高過於任何人,不該屈居於任何人之下。換言之,俗人以為,德行完美的人,不該成為任何人的下屬臣子,不應該接受任何人的命令指揮。其實這種想法卻是最大的謬誤,因為德行愈是高貴的人,反而愈是不敢自以為高貴,更是願意接受任何人的命令指揮。而舜帝就是最好的榜樣,舜因為不自以為高,雖貴為天子,仍舊願意向堯帝學習,率領諸侯膜拜堯帝,甚至願意接受全天下人的指揮,最終才能成為全天下人的領導人。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堯,則吾既得聞命矣。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為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

【語譯】咸丘蒙問:「舜不得將堯視作自己的臣子,我已經受到老師指教而明白了。詩經小雅北山之篇:『天空之下的土地,沒有不是王的土地。四海範圍內的土地上的人民,沒有不是王的人民。』舜帝既然成為天子,舜父瞽瞍又為什麼不能算是舜的下屬臣子人民?」

【註釋】王臣,王的臣子,此臣字指人民百姓,非專指公務員。

詩中的王字,並非專指天子皇帝,而是指王業、國家。天下是國家的土地,王臣是國家的臣民,換言之,人人都應該為王業,為國家服務效勞。

曰:「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於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也。』」

【語譯】孟子說,這篇詩並不是你所說的那種意思。這篇詩的作者,是因為勤勞的替天子王者工作,以至於沒有時間回家照顧雙親,於是有抱怨的想法。詩經小雅北山篇有說:「這些工作難道不是王事嗎,為什麼只有我一個人因為有賢才,卻要如此辛苦的工作。」

【註釋】孟子節錄詩經小雅北山篇,原文:「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最後九字是作者抱怨執政大夫(直屬主管),對自己工作分配不均。可以看出,這節詩有抱怨思想。更可以看出,咸丘蒙對於沒有根據的古語,是無法辨別真假對錯。但是咸丘蒙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如以辭而已矣,雲漢之詩曰:『周餘黎民,靡有孑遺。』信斯言也,是周無遺民也。

【語譯】(孟子說)所以解說詩的人,不應該用文字去傷害曲解辭句意思,更不應該用辭句意思去扭曲作者意志。應該要用心意思想去迎合作者志向,才能有所心得體會。假如單單只研究辭句意思,去解讀詩經大雅雲漢之篇:「周朝剩餘的人民,沒有任何一個人留下來。」按照這辭句解釋,今天周朝都沒有遺民了。

【註釋】文,寫文章所用的文字。辭,整篇文章中的某一部份辭句、段落、篇章,屬文章中的部分,非全部。志,作者寫文章時所要表現的主題、精神、思想、志向。不以辭害志,不可斷章取義。意,自己的心意思想,但一般人必須先要讀書學習累積學問基礎之後,才有可能產生出自己獨特的意,而當讀書人建立出屬於自己的意,就等於是具有獨立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是能清楚認識真理正義,是建立堅定的道德信仰。逆,迎也,引申為抓捕,攔截。黎民,百姓。靡,無也。孑,孤也。遺,留存。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詩曰:『永言孝思,孝思維則。』此之謂也。書曰:『祗載見瞽瞍,夔夔齊栗,瞽瞍亦允若。』是為父不得而子也。

【語譯】(孟子最後解釋舜與瞽瞍的父子互動關係)孝子行為的極致,沒有比尊崇雙親地位更偉大。而尊崇雙親地位的極致,莫過於用天下來奉養雙親。若是能成為天子的父親,這更是尊崇地位的極致(沒有比這地位更崇高)。用全天下來奉養雙親,就是奉養的極致行為。詩經大雅下武之篇:「永遠惦記著孝的思想,這孝思就可以做為天下人學習的法則。」說的就是這種作法啊。尚書大禹謨:「舜帝恭敬的事奉瞽瞍,是既謹慎又恭敬嚴肅,瞽瞍也就相信舜帝是真心實踐孝行。」這就是說明,就算是惡性重大的像是瞽瞍那種父親,也無法影響舜變成為類似自己(邪惡)的兒子。

【註釋】祇,音之,敬也。載,事也。祇載,恭敬的服侍。夔夔,音奎,恭敬謹慎。齊,同齋字,戒也。栗,同慄,懼也。允,信也。若,順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孟子 万章

南师孟子系列演讲之一,《万章》这一篇最短,但却最引人入胜;原因是孟子与万章师生二人,问答犀利,又充满禅机,内容所涉及的,有些更是数千年来炎黄子孙心中的疑问。《万...

by:菩提雅舍

孟子·万章下

孟子·万章下

by:向荣诵数

《孟子》梁惠王~万章

宝贝们,你读书的声音是世间最美的音乐……

by:简小惠于老师

南怀瑾|孟子与万章

《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孟子生于战国时代,他继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终为人伦正义、为道德政治奔走呼号。所以在《孟子》书中所记述的,不仅是为政的原理准...

by:复旦大学出版社

文山不泥講孟子第五篇萬章

萬章上篇凡九章萬章下篇凡九章bksun8864大師兄微X全網同名-大師兄文山不泥前一篇離婁篇主題談王者修為養成,由於王者是統領天下的領導人,事業規模恢弘浩瀚...

by:大師兄文山不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