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因盐而兴 王映奎始创荣太和

2023-12-07 17:07:2804:55 447
声音简介

清朝乾隆十年,贵州巡抚张广泗开凿赤水河道,川盐得以入黔。光绪三年,四川总督丁宝桢再次疏通赤水河道,茅台成为清代川盐运黔的四大口岸之一。这让当时的茅台镇商贾云集,民夫川流不息,茅台镇成为了“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繁荣集镇,造就了“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盛景,诠释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繁荣。两年后,出现了一个人,王茅世家始祖王映奎,仁怀县城三官楼人,茅台酒“荣太和烧房”创始人之一。王映奎年少时入县城怀阳书院读书,后获取岁贡。王映奎天资聪颖,但由于家境困难,常为学款和伙食费担忧。当时县城三官楼有一石姓大富,膝下无子,万贯家财无人继承,于是看中了王映奎。王映奎过继到石家后,又取名石荣霄。

清光绪五年,石荣霄与王立夫、孙全太3人各出资白银200两,在茅台镇杨柳湾创办酒厂,取名“荣太和烧房”。其名称分别取自石荣霄之“荣”、孙全太之“太”、王立夫“天和号”之“和”字,可见古人取名的寓意和时尚。烧房有窖池2口,由王映奎管财务,王立夫管销售,孙全太因常年在外经商只参与年终分红。创立之初,为提高品质,三人约定建一地宫,每年贮酒十坛,酒龄达三十年之后方可取出使用,由于是石荣霄掌管库房,取名“荣霄宫”。如此经年,因烧房酒曲配方好,并坚持传统“回沙”酿造工艺,销量越来越好。时间来到1915年,孙全太因急于扩充家中势力,无力两边兼顾选择了退出荣太和烧房,从此,“荣太和”少了一个“太”字,遂更名为“荣和烧房”。王映奎、王立夫悉心经营,荣和烧房发展迅速,产品以重庆为主要市场,远销全国各地。1915年,北洋政府农商部把成义烧房、荣和烧房两家烧房生产的酒,以“茅台酿造公司”名义,统称“茅台酒”送美国旧金山参展,一举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茅台酒由此享誉世界。两家烧坊因金牌所属权发生纠纷,官司一打就是3年,直到1918年7月14日,贵州省公署省长刘显世裁决:双方均可在包装或宣传上使用该荣誉,金牌由公署保留纪念。抗战结束后,茅台酒的需求陡增,市场不断扩大,为且便于记忆,又因荣和烧房老板姓王,人们习惯上将荣和烧房的酒称作“王茅”。1936年,王立夫长子王承俊将股权出让与王映奎之孙王德芳、王润芳。至此,荣和烧房三股合一,为王映奎一支独有,王家烧坊名副其实。王德芳、王润芳经营有年,后由王润芳之子王秉乾接管。1951年10月4日,仁怀县政经委员会决定将没收的荣和烧房估价旧币500万元,并入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茅台镇烧坊往事

在茅台国酒的荣耀背后,当年被并入茅台的三个烧坊家族、几代后人的跌宕命运却鲜为人知。一桩官司引出的烧坊往事,欢迎听众收听!...

by:扁舟往来无牵绊

茅台传

吴晓波调研三年继《腾讯传》之后又一企业传记力作

by:山腾

解密茅台

中国白酒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从历史到人文、从工艺到现状,一步步为您揭开茅台的神秘面纱……

by:酱香讲坛

酒文化|茅台镇酱香酒文化及品鉴知识科普

酱香酒文化是将其传承、生态健康、生活方式、内涵发扬。中国是白酒的故乡,而酱香酒则是白酒的典范,在民间也被称为政治酒、贵族酒。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

by:胡强同學

酒文化|茅台镇酱香酒文化及传统工艺问答

酱香酒文化是将其传承、生态健康、生活方式、内涵发扬。中国是白酒的故乡,而酱香酒则是白酒的典范,在民间也被称为政治酒、贵族酒。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

by:胡强同學

茅台是怎样酿成的

本课程介绍了茅台酒的百年发展史。从早期的民间自酿自饮,到稍有规模的“烧坊”制作,再到为茅台斩获百年荣耀的“成义烧房”“荣太和烧房”,直到使茅台酒成为经典的茅台酒...

by:机械工业出版社CMP

贵州茅台和五粮液

贵州茅台深度研究,全方位持续追踪分析关于大华股份的研究报告、资讯和年度报告

by:自身规律老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