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高,有何危害?心血管专家:这三种情况别急着吃药!

2024-01-03 22:49:5304:02 1387
所属专辑:药师方健谈健康
声音简介

大家都知道血压有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把收缩压和舒张压简称为高压和低压。低压高的诊断标准,要看你是在哪里测量的血压。如果你是在医疗机构测量的血压,那低压升高的标准应该是≥90mmHg;而对于家里自测血压,低压高的标准应该是≥85mmHg。

到底是收缩压重要还是舒张压重要,一直是心血管领域讨论的热门话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收缩压升高在中老年人群发生率更高,且危害性更大。而舒张压升高在中青年人群中则更常见,但这并不代表舒张压升高对人就没有危害。

高压升高也好,低压升高也罢,我们都可以称之为高血压。但问题又来了,有些人就是单纯低压升高,高压则非常正常,这引起了脉压缩小,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看心血管专家详细分析。

低压高,究竟有哪些危害?

无论是高压高,还是低压高,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都会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随血压升高而增加。纳入100多万例成人的一篇meta分析显示,所有年龄组个体在收缩压>115mmHg或舒张压>75mmHg时发生血管性死亡的风险均开始上升。收缩压每增加20mmHg,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心脏疾病或脑卒中死亡风险就会增加一倍。

具体来说,收缩压和舒张压作为心血管危险因素时的预后意义似乎与年龄有关。对于50~60岁的患者,收缩压和脉压对风险的预测意义更大。50岁以下患者中,舒张压比收缩压能更好地预测死亡风险。当收缩压<130mmHg时,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不能预测心血管风险增加,无论年龄如何。

这3种情况先别急着吃药

低压升高并不是都需要立即吃药,以下3种情况先别急着吃药。

1. 烟酒过度

对于爱抽烟喝酒的人,如果发现低压升高,最好先检查一下是否烟酒过度了。在服用降压药之前,不妨先把烟酒戒掉,因为有部分患者在戒掉烟酒之后低压可恢复正常。

2. 体重超重

肥胖或体重超重是低压升高的另外一个原因,实际上高血压的发生与肥胖和超重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当发现低压升高而又有肥胖或超重的情况,就需要先减肥了。当体重控制下来后,说不定外周血管阻力会下降,低压也就跟着降下来了。

3. 睡眠打鼾

许多人以为睡眠打鼾是正常现象,但如果鼾声巨大,也是一种疾病,而且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就与打鼾有关,脑梗死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确实存在打鼾而又低压升高,可以先到医院去查找打鼾的原因并治疗。

发现低压升高可以吃什么降压药?

如果以上三种情况都纠正了,低压还是升高,那么可能就需要吃降压药了。但降压药种类这么多,到底有没有适合单纯低压升高的呢?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对于合并心率过快的低压升高,可以选择β受体阻滞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称的“洛尔”类降压药。这类药物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尤其适合单纯低压升高患者使用。

另外由于低压升高更常见于中青年人,这类人群常常伴有肾素水平升高,所以也可以考虑使用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降压药,比如“普利”类或“沙坦”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高血压低压高怎么办

高血压低压高怎么办专辑声音还是挺不错的,内容通俗易懂,并举例说明,精选了热门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然后回答。希望大家可以订阅我的专辑,并关注我,欢迎评论、转发、收...

by:孙华贵

低压区

这首歌结合当下人们长时间活在压抑的情绪里为基础,以及想要挣脱的思想,想要逃离这个世界的束缚为前提创作而成的。在这个社会里,我们都卑微入尘埃,我们都有理想,有追求...

by:华语音乐

低压电工学习

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课程

by:探索伊始

低压电工证选择题

3天90分,考证很轻松。

by:电工坏坏

低压电工上岗技能一本通

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电气应用程度的日益提高,各行各业从事电工作业的人员也在迅速增加,为了满足广大初学电工人员学习低压电子技能的需要,我们编写了《低压电工上岗...

by:荣姐易学习

经常遗精有什么危害呢

经常遗精有什么危害呢专辑声音还是挺不错的,内容通俗易懂,并举例说明,精选了热门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然后回答。希望大家可以订阅我的专辑,并关注我,欢迎评论、转发、...

by:孙华贵

邪淫的危害

邪淫的危害专辑声音还是挺不错的,内容通俗易懂,并举例说明。希望大家可以订阅我的专辑,并关注我,欢迎评论、转发、收藏、点赞,投月票,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帮助到更多...

by:孙华贵

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

自助者,天助之,这是一条成功者的秘诀。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独立能力的过程。

by:紫霞染染

声音主播

158337043

简介:三甲医院主任药师,神经内科临床药师;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任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2020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感谢状”表彰;广东省药学会药学科普创作“优秀奖”;于《家庭医生》、《家庭医药》、《医食参考》等杂志发表数十篇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