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天花板,《繁花》牛*

2024-01-12 04:12:0110:38 82
所属专辑:局外人看电影
声音简介

谁能想到,十多天前几乎所有人都还在等着看王家卫的笑话。

而如今《繁花》俨然成为热度最高的电视剧之一,也成了开年第一爆。

曾经,几乎没人看好《繁花》的前景。

一是《摆渡人》到底是不是王家卫亲拍的争论,再是王家卫过往浓烈的风格,抽象的叙事,不太适合电视剧。

以及,拿了茅盾文学奖的原著,在无数读者眼中,是当代市井文学的经典。

而王家卫,又是从不在乎原著的导演。

所以《繁花》开播的第一夜,几乎骂声震天。

跟原著无甚关系的开局与人物关系,纸醉金迷让观众误以为是民国谍战的画面,还有不知究竟在讲什么的漫无边际。

甚至有人传播谣言,说原著作者早说过电视剧拍得不行。

但这些读者或许忽略了,作者金宇澄最希望来改编他这部小说的导演,恐怕正是王家卫。

《繁花》第一页,就是《阿飞正传》梁朝伟梳妆打扮的镜头。

对于金宇澄来说,《阿飞正传》的结尾,正是他对故事主人公形象的外化,是最贴切上海的味道。

书里,有两个字大量出现:“不响”。

上海人千情万绪、无法言说的一切归入沉默,是为“不响”。

王家卫从前的电影,的确处处“不响”。

《东邪西毒》中沉默的嫂子与桃花,《春光乍泄》在录音机里只留下呜咽的黎耀辉,《一代宗师》里的张永成说:

话多了,有时会伤人。

《繁花》难改,一流文学作品与一流影视作品间的表现形式有泾渭之别,何况《繁花》原著中敏感的男女关系、时代背景,可以说一拍一个不过审。

因此,改编思路并不执着照搬原著,而是尽可能捕捉原著灵魂,化王家卫之体悟。

从《繁花》开播数天后,上海观众们的反应来看,在体现上海人的生活情操方面,《繁花》绝对是还原的。

当然也有人讲,不是说“不响”吗?怎么王家卫的《繁花》,拍得如此聒噪。

确实,开篇的黄河路上,处处都是老板、领班、保安、服务员与客人的热情交流,层层叠叠的灯牌与满耳的沪语形成视听双重的吵闹。

为了阿宝,汪小姐在各处饭店奔波,拉关系,劈情操;转头进贤路上的夜东京,玲子与菱红、阿庆、陶陶照顾客人,洽谈生意,同样吵闹。

更不要提,黄河路保卫战的时候,各路老板娘围攻至真园,暴吼之声不绝,俨然武林高手过招,一条路就是一个武林,人的喉咙发出的声音如拳头的击打、刀剑的交鸣,可谓响到极点。

就像王家卫分析改编思路时所讲,原著在两个年代间转换,隐去人物变化的过程,而王家卫正想填补原著中这一部分“不响”。

剧集《繁花》的“响”,正是为映衬那些“不响”的瞬间,因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其中最典型的场景,莫过于玲子与菱红的分别。

玲子与菱红,是日本打拼时相扶相助的朋友。菱红像玲子的附属品,跟着玲子打打下手或者出出馊主意,自己经营的店开不了张,就到玲子那里骗差价。

菱红代表某一种小市民,咋咋唬唬,市侩,也是缩小版的玲子。

因为她一时贪得无厌,将汪小姐陷入绝境,也连带破坏了阿宝与玲子、汪小姐间的关系。

直到玲子另起炉灶,自己经营生意。看着玲子逐渐步上正轨,靠自己也如火如荼,菱红也意识到,不能再接着做附属品了。

于是菱红决定离开玲子,去北京找属于自己的路。

菱红和玲子,本是最会吵的一组人物关系,但在分别时几近无言,菱红没有多说就上了出租车。玲子满含热泪抱着钞票跑出来,对着远去的车子,也只是喊了两句,要自己当心。

菱红没有讲话,也没有回头。

在王家卫的把控下,《繁花》除了一目了然的视听之外,更独具风格的,是拍什么。

他总把镜头移向那些旁人关注不到的细枝末节与节外生枝,因为王家卫总在关心时代变革下不变的人心与情绪。

玲子刚回上海时住的小阁楼,有位史老师喜欢听戏,要么是《红楼梦》,要么是《贵妃醉酒》。

唱贾宝玉再见不到林黛玉的悲情,杨贵妃被唐明皇冷落的怨念。

王家卫所塑造的史老师,只是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我们只知道史老师在等待,无需知道她等待什么。

王家卫用上海青衣史依弘的一颦一笑和一举一动,勾勒出一幅上海女人独有的画像,带着玲子改变心境,也带着观众更好地理解玲子。

这些小市民和微妙情绪组成的《繁花》,正是王家卫当年看中这部小说时最想呈现给观众的。

金宇澄最早写《繁花》时,意图做成摩登红楼梦,而王家卫的剧集,同样颇得《红楼》神韵。

一如大观园的黄河路上,形形色色的人群走来走去,阿宝也如贾宝玉,围绕他出现形态各异的上海人群,她们编织出一幅时代浪潮,冷暖自知的画像。

王家卫为每个人都安排了细密的故事线,独立成章又互相影响。

除了与阿宝直接有感情纠葛的玲子、汪小姐、李李、雪芝,还有色厉内荏、泼辣但孤寂的卢美琳,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梅萍,从小城市来到上海、各自走向不同人生的服务员三人组…

每个角色都在《繁花》里浓烈地活着,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又走向无常结局,每个人都代表着时代与个体生命的错位。

剧集《繁花》,也像一部拓宽版的王家卫电影。

他的电影永远有散漫无边的开场,再交代基本人物背景与关系、环境,直到中段,才会用这些元素组织起故事来。

《繁花》开篇先是阿宝找到爷叔,在爷叔指导下起家。再将观众引入黄河路,引入90年代的繁华和行事规矩。

再通过至真园的开业,把阿宝身边所有角色、关联,一个个带出来。

当这些元素都准备好后,王家卫才真正展开,他想讲给你的故事,那些人情、暧昧。

《繁花》里看似风光与神秘的人物,永远被卡在镜子之间;数次通过地面水坑里的倒影,来展示黄河路繁华无尽的霓虹灯。

这些镜头,先天形成无比暧昧的视觉感受,这些繁华,最终都是虚空。

就像所有人都以为他要讲商战爽文时,王家卫却说这商战无非是人与人暧昧拉扯的工具。

在《繁花》的几组围绕着阿宝的人物关系中,明显王家卫更用心打磨的,是爷叔、汪小姐与阿宝间的来龙去脉。

这两个人物,完全基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上海环境,才能形成故事。爷叔与汪小姐,都是阿宝最微末时相识的人。

爷叔刚从监狱出来,通过几轮测试,决定帮阿宝开公司;汪小姐是外贸局员工,阿宝帮汪小姐寻到邮票,汪小姐随之成为阿宝的合作对象。

天下往往皆为利来,最终归于人情。

当汪小姐险些入狱的时候,阿宝决心要救汪小姐出苦海,甚至甘心放弃掉自己的事业,又不希望汪小姐放弃前程,选择远离汪小姐。

后来,汪小姐成了阿宝的对手。

在曾经为利把自己搞进监狱的爷叔看来,利当然比人情重要,而在阿宝看来,人情要比钱重要。

在阿宝的放水援助下,汪小姐赢了;阿宝也和爷叔,分道扬镳。

王家卫通过阿宝与汪小姐,把自己讲痴男怨女、爱而不得、无尽拉扯的本事发挥到极致。

横向对比王家卫全由自己打磨的电影来说,《繁花》有点过于像王家卫过往作品的集合,但作为一部剧而言,仍旧相当有派头。

《繁花》的成功,是王家卫与电视剧各退一步,王家卫这次把该交代的信息都交代清楚,有强情节、有清晰的人物线。

而电视剧能容忍王家卫不走寻常路的交错故事,把足够的空间交给抒情,以及在该留白处留白,同样是“不响”。

比如没有说清的李李的前情与后续,雪芝的香港隐喻还有死亡的真相,以及外贸局相关人物的权与利,那个神似首富的新加坡商人。

如今的国产剧,几乎只顾及男女主角,担心观众看不明白,无论感情还是事业,都讲得过于清清白白,直截了当。

意思能传达到位,却失去了写人际关系的本质:暧昧。

暧昧,不是拎不清利害关系,而是明知道利害,却不肯放弃纠缠。

说不清道不明、反复拉扯的关系,才最能让人入戏。

本就出身上海的王家卫,他相当懂《繁花》里那些形形色色上海人之所思所想,更能将其编得活色生香,更能理解“不响”。

他的电影里,处处都有上海的遗迹。

比如《花样年华》里,房东太太满是上海口音的麻将桌,就是王家卫记忆里,分给上海的角落。

《繁花》,是一部离不开上海语境的作品,也只有既爽辣又软糯的沪语,方能同时让王家卫把商战与爱情,转折出如此意蕴。

往期文章:轮到冯小刚了

微信&微博:局外人看电影

顺手点赞|在看,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饲养员是天花板

t5,东京都立咒术高等专门学校一年级班主任,咒术界御三家之一五条家的家主,当代最强咒术师,秉承着培养新人的原则,一直过着甩手掌柜的悠闲生活,直到有一天他被上面委...

by:实习女神宋雅熙

老子-哲学天花板

我们一谈到论语,老子,庄子,一谈到这些中国的典籍,常常喜欢说,这是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真是这样吗?老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一个真正有智慧...

by:夸张的纸杯

人类的天花板周伟

【收听须知】1、人类的天花板周伟2、由于音频节目更新的比较慢,如想快速阅读小说文字版的全部章节,请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毛毛虫文学】,关注后,并在公/众/号中...

by:听友418699594

国产悬疑天花板·高分好剧推荐

大家好!这里是有声魔法师肘肘的悬疑频道!关于这些年,那些逐渐崛起的高分国产悬疑类电视剧。因为我非常非常喜欢悬疑推理类的电视剧和小说,看过这类题材的好剧不下几十部...

by:Zoe肘肘

谍战天花板《风筝》剧集

《风筝》最为可贵的是,给了失败者以应有的尊严。国民党不是以十恶不赦的反动派的形象出现,而是在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中,一群选择了另一种信仰的普通人。一切尘埃落定之际,...

by:史剧诡事解读合集

天花板里的朋友(完整)

阿红和阿了刚搬家到一座古旧的房子,屋子里便闯进了一个奇怪的“四人组”——一个圆滚滚的婆婆、一只会说话的大白鸟、一个毛坎肩大叔和一只橙色的大水母……他们的到来让姐...

by:博爱小Yang

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

《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的作者罗斯·金详细而生动地记述了米开朗琪罗为尤利乌斯教皇绘饰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拱顶壁画的故事,读者不仅可以一览这一千古杰作的诞生全过...

by:多云下的蛋

冰城炮子天花板 !焦元楠!

哈尔滨狠人焦元南,绰号小楠楠,江湖人称南二哥,1967年6月8日出生于哈尔滨道外。从小的焦元楠就非常的霸道,从1983年开始,刚满16岁的他,就开始纠集地痞流氓...

by:金门老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