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故事选069 复杂的业报

2024-02-15 19:35:0609:32 115
所属专辑:阿含经故事选
声音简介
阿含经故事选069 复杂的业报

有一次,佛陀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游化,住在城北的迦兰陀竹园竹林精舍。而尊者三弥提,那时也在舍卫城附近,住在一处僻静的林间小屋中。



这天午后,有一位名叫“普达梨弗”的出家外道,正好走到尊者三弥提的住所,就进屋去参访他,向他提了个问题:



“三弥提道友!我曾当面听沙门瞿昙告诉我说:



‘肢体和言语所造的业,那是不实在的,只有意念所造的业,才是真实的。又,有一种禅定,当进入那种禅定时,会完全无感觉。’”



“普达梨弗道友!世尊不曾这样说,你不要这样诽谤世尊,诽谤世尊是一件不好的事。道友!世尊一再教导我们:



‘如果故意造业,而且也付诸行动达成了,那么,业报是一定有的,若不是在当世,就是在以后的来世。但如果不是故意的,那就不必然会有业报了。’



至于禅定,确实有一种禅定,当进入时,会完全无感觉。”



普达梨弗外道不同意尊者三弥提对业报的说法,再三地与尊者三弥提争辩,尊者三弥提也再三地重申他的看法。最后,普达梨弗外道问:



“三弥提道友!如果故意造业,而且也付诸行动达成了,那么,会受什么种业报?”



“普达梨弗道友!如果故意造业,而且也付诸行动达成了,那么必定会受苦报。”



“三弥提道友!你随沙门瞿昙出家多久了?”



“不久,才三年而已。”



普达梨弗外道心想,才出家三年的年少比丘,就能坚定地为他的老师辩护,更不用说是长老比丘了。虽然他对尊者三弥提的回答,很不满意,但一时也提不出什么有力的反驳,就掉头走了。



他们两人的对话,被坐在不远处的尊者大周那听得一清二楚。于是,尊者大周那就将所听到的告诉了尊者阿难。尊者阿难认为此事应当去禀报佛陀,就带着尊者大周那去见佛陀。



佛陀了解了来龙去脉后,告诉尊者阿难说:



“阿难!我不记得见过普达梨弗这位外道出家人,怎么会对他说那些话呢!又,看那三弥提比丘,愚痴而不明究理,普达梨弗所问的问题不明确,涵盖了好几种情形,他不分开来回答,却只以一种答案来回答。”



“世尊!三弥提比丘也许是依‘诸受是苦’的道理来回答的,这有什么错呢?”尊者阿难为尊者三弥提辩护道。



“看!阿难,连你也不明究理!三弥提比丘应当回答说:如果故意造乐业,而且也付诸行动达成了,那么必定会受乐报;如果故意造苦业,而且也付诸行动达成了,那么必定会受苦报;如果故意造不苦不乐业,而且也付诸行动达成了,那么必定会受不苦不乐报。



阿难!如果三弥提能这样回答,普达梨弗一定被他折服。



阿难!如果你们能听如来广泛而深入地解说业报,一定能更加清楚而获得法喜。”



“世尊!现在说正是时候,我们一定会好好记住,好好遵行。”



“阿难!有人不离杀、盗、淫、妄、两舌、恶口、绮语、贪、瞋、邪见等十恶行,但死后却生在善报的天上。或有得天眼神通的修行者,正好看到这种情形,就坚定地下了没有恶行、恶业报的结论,并且执着这才是唯一的真理,这是我不能同意的。我同意有些行恶者死后生天,但却不同意所有行恶者死后都生天的结论。因为如来知道,为恶但死后生天的人,或因恶报已在当生受完,或因现生所造恶业延后受报,或因前生强大的善报尚未耗尽,或因死时起了与正见相应之善念的缘故。



有人离杀、盗、淫、妄、两舌、恶口、绮语、贪、瞋、邪见等十恶行,但死后却生在恶报的地狱中。或有得天眼神通的修行者,正好看到这种情形,就坚定地下了没有善行、善业报的结论,并且执着这才是唯一的真理,这是我不能同意的。我同意有些行善者死后生于地狱,但却不同意所有行善者死后都生地狱的结论。因为如来知道,为善但死后生地狱的人,或因善报已在当生受完,或因现生的善业延后受报,或因前生强大的恶业尚未报尽,或因死时起了与邪见相应之恶念的缘故。



有人不离杀、盗、淫、妄、两舌、恶口、绮语、贪、瞋、邪见等十恶行,死后生恶报的地狱。或有得天眼神通的修行者,正好看到这种情形,认为确实有恶行、恶业报,这是我能同意的,但执着这才是唯一的真理,这是我不能同意的。我同意行恶死后会往生地狱,但却不同意所有行恶者死后就往生地狱的结论。因为如来知道,为恶死后往生地狱的人,或因当生的恶行往生,或因前生尚未报尽的恶业往生,或因死时起了与邪见相应之恶念而往生的缘故。



有人离杀、盗、淫、妄、两舌、恶口、绮语、贪、瞋、邪见等十恶行,死后生在善报的天中。或有得天眼神通的修行者,正好看到这种情形,认为确实有善行、善业报,这是我能同意的,但执着这才是唯一的真理,这是我不能同意的。我同意行善死后会生天,但却不同意行善者死后都生天的结论。因为如来知道,为善死后生天的人,或因当生的善行往生,或因前生尚未报尽的善业往生,或因死时起了与正见相应之善念而往生的缘故。



所以,阿难!业报有四种情况:或有看似已报应,实际上却还未报应的造业;或有看似无报应,但实际上却已报应的造业;或有看似无报应,实际上也还未报应的造业;或有看似已报应,实际上也已报应的造业,这就像有些果实还未成熟,但外表看起来却像已经成熟了的模样;有的已经成熟了,但外表看起来却还像尚未成熟的模样;有的尚未成熟,外表看起来也还没成熟的模样;有的已经成熟了,外表看起来也已成熟了的模样。”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中阿含第一七一分别大业经》、《中部第一三六大业分别经》。



二、今日,业力的观念说来是蛮普遍的,但却多沦于神秘与浑沌,即使有神通能力的修行者,也不一定有足够的神通力看得清楚,看得完整,更何况是一般人呢!业报的大原则,虽然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实际上的作用与展现,通常是错综复杂、动态变化,不是单纯一对一反应,也不一定能立即因缘具足而反应展现的,所以,实际上很难只用做什么事,就得什么报,那样简单的、僵硬的方式解说,否则或未得其利,先蒙其弊,成为迷信的附和者。修学正见增上的佛弟子,应当把握缘起理则,从经典中多方理解,再从日常生活中修学体证。



三、“一向问要一向答,分别问要分别答”,这应当是印度当时的问答与论辩原则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月明五更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dài)也。”

猜你喜欢
阿含经故事选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着替别人撑把伞。阿含经故事选可以在厦门南普陀寺结缘,05922513650

by:月明五更

阿含经故事选

正法正道解脱安乐

by:Lucy无我

阿含经故事选

作者:庄春江声音:黄煦《阿含经故事选》略分为「佛、法、僧」三个单元,包含:(一)佛陀:是「如法而来」之「正等正觉者」(二)僧伽:为「依法奉行」的「随佛修学者...

by:七清净

阿含经故事

本专辑收录劝学网晶华在劝学网的佛家公众号讲的阿含经故事

by:劝学网小雅

中阿含经

节目内容:《阿含经》是佛教最早一期的根本经典,是一切佛法的源头活水,是大小乘佛法的根本基础。契机契理,最接近佛陀所说,故称“原始圣典”。汉译阿含经包含:《杂阿含...

by:无关信仰只关真相

中阿含经

佛教经典,欢迎收听。

by:吴永达

长阿含经

一听就悟系列长阿含经序长安释僧肇述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身口。则防之以禁律。明善恶。则...

by:照至悟

中阿含经

《中阿含经》,梵名Madhyamagama。此经是北方佛教所传四阿含经中之一。据《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记载,《中阿含》是佛陀為利根眾生说示诸种深义,為学问者所...

by:小菊_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