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后身体容易缺乏这3种维生素,会带来健康危害,不妨适当补充

2024-03-11 22:40:2504:07 391
所属专辑:药师方健谈健康
声音简介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内很多营养物质吸收的速度会逐渐减慢,而营养素流失的速度也逐渐加快。所以到了60岁之后,身体会变得没有年轻的时候那么健康和有活力。这时候就需要补充一些营养来使得身体更为健康,特别是维生素,以下3种维生素就是老年人容易缺乏的常见营养素,如果长期严重缺乏,会带来健康危害,因此不妨注意合理补充。

60岁后身体容易缺乏这3种维生素

(1)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功用是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此外维生素D还有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分化及调节免疫功能作用。研究表明,中国老年人整体来说,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非常高,这一点值得重视。由于维生素D参与到钙的吸收过程,如果维生素D缺乏,那么补再多的钙都无法被身体吸收,这就导致很多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进而容易发生骨折等疾病。

老年人合理补充维生素D,除了适当增加日光照射时间,多吃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等食物,也有益补充维生素D。但需要注意,合理补充不要过量摄入维生素D,一般对于60岁以上人群,每日摄入的维生素D总量不超过800IU即可,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恶心、肌肉无力、肾结石等风险。

(2)叶酸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也叫维生素 B9,别看它的分子构成简单,由C、H、O、N四种原子构成,但它在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与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正常红细胞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缺乏时可致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细胞成熟受阻,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很多人都知道备孕和妊娠初期需要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却不知道老年人也需要适当补充叶酸。因为叶酸是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它可能会通过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而影响到心脏及血管。60岁之后长期补充叶酸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但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适合补充叶酸,我们推荐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心血管高风险人群或高血压患者补充叶酸。同时要提醒大家的是,过量补充食源性叶酸或有致癌风险,国外有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血浆叶酸浓度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呈正相关关系,这也是叶酸强化面粉在欧洲的推广受到抵制的原因,因为欧盟担忧叶酸可能会促进结直肠癌等肿瘤的发生。

(3)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是唯一的一种需要一种肠道分泌物(内源因子)帮助才能被吸收的维生素,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防止大脑神经细胞受到破坏。它与叶酸同属于维生素B族,如果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导致出现周围神经病、巨幼红细胞贫血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情况。老年人及素食者都是维生素B12缺乏的相对高危人群,膳食来源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其中动物内脏、肉类、蛋类是维生素B12的丰富来源。

老年人合理补充维生素B12,需要注意必要时才补充,同时注意,维生素B12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

总之,上述3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很重要,而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容易因为吸收不好而导致体内缺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这样可以增强免疫力,对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给午后身体加活力

BLUES|跟着蓝调,轻轻晃动。

by:歌单精选集

《产后身体革命》全

自身受益,共同分享

by:爱书的默默

产后身体修复计划

对孕产有深入的了解,爱惜自己早日恢复健康完美的身体

by:尹茗ywm

容易学粤语|容易讲白话

通过本专辑的学习,让你练就一口流利的广东话。

by:读书观天下

庶的容易

身为颜家小庶女,颜明沅表示很淡定.嫡母重身份正人品,只要老实不作死.比着前面几个庶姐,她嫁得肯定不错.嫡女大姐病重咳血?侯爷姐夫眼看单身!庶出亲妹动了...

by:香薷紫苏

死是容易的

阮海彪,笔名人梓。祖籍浙江绍兴,生于上海。1988年毕业于上海电视大学新闻系。1973年上海建光中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上海市作协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82年...

by:燕胜_云上有声

从容易学

《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含盖万有,纲纪群...

by:奇亿

容易读错的字

本专辑是主播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容易读错的字,尤其是前两集,都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如果不改正过来,会影响你的普通话成绩,也会影响你朗读...

by:云裳欢颜

声音主播

158337043

简介:三甲医院主任药师,神经内科临床药师;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任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2020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感谢状”表彰;广东省药学会药学科普创作“优秀奖”;于《家庭医生》、《家庭医药》、《医食参考》等杂志发表数十篇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