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治愈内耗最好的方式

2024-03-24 22:49:3512:45 6
所属专辑:YOYO滋养自己
声音简介
今天是2024年3月24日星期天

选自《洞见》
董宇辉:独处,是治愈内耗最好的方式




前不久,看到董宇辉的一则采访,感慨万千。

他说,如今的自己,更习惯一个人生活了。

每当闲暇之余,他都会选择一个人待在家里,读书品茶、冥想沉思。

甚至有时候,他会连续数天不与人交往,也不说一句话。

因为他发现,当自己长时间置身喧嚣之中,就会陷入一种巨大的精神内耗。

会患得患失,会焦虑难眠,会各种负面情绪如影随形。

而当他选择独处,生活仿佛卸下了重担,变得轻松而纯粹。



想起听过的一句话: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独处的时候。不用周旋于别人的情绪,也不必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

当你开始远离人群,才能真正告别内耗,感受生活的充盈。

01

独处,是为繁重的精神找一个出口。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内耗往往是外界带来的。

同事无意间的一个眼神,会让你的心情失落许久;

朋友许久没回消息,你会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

邻居偶然没有向你打招呼,你会反复回想,是不是自己无意中得罪了对方;
这些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

对外界过度关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演变成一种精神负担。

这让我想起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的故事。

19世纪60年代,画家塞尚因其大胆且颠覆的创作风格,在法国引起了广泛的热潮,受到无数人的追捧。

然而,随着名声的日益显赫,他开始出席各种活动,还要应对络绎不绝的拜访和邀约。

慢慢地,他开始感到喘不过气来,内心充满了压抑与不安。

尤其是每次去巴黎创作,频繁的人际交往让他倍感窒息。

他厌恶高谈阔论,也厌倦人多嘴杂的场合,更忍受不了虚伪复杂的人际关系。

于是在事业巅峰时期,他告别了繁华的巴黎,到一座小城隐居下来。

远离了蜂拥而来的追捧,塞尚每天独自背着画架行走在故乡的小路上。

他将孤独化作灵感,用画笔捕捉山野的静谧,最终创造了后期印象派的恢宏画卷。

正如塞尚说:“孤独对我是最合适的东西。孤独的时候,至少谁也无法来统治我了。”

环顾四周,许多人一旦投身于生活的漩涡之中,便如同被巨浪裹挟,以致心慌意乱。

而独处,是自我放松的最佳途径。

因为我们只有在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才能真正抚慰倦怠的身心。

在孤独的时光里,你不必故作喜感,不必卖弄聪明,不必刻意逢迎。

正如叔本华所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当你能远离喧嚣,在独处中消解压力,就能让心绪变得豁达,最终获得更加自在的人生。



02

独处,是让伪装的心灵回归真实。

看过这样一组漫画。

有个人看到一群人有说有笑,于是渴望融入其中。

但当他走近这群人时,却发现自己与众人截然不同。

其他人都长着一颗黑色的心,唯有自己的心是红色。

于是他忍痛丢掉自己的“心”,让自己变得与周围人无异。

可最终站在人群中的他,却彻底失去了原本的自我。

那颗曾经炽热的红色心脏,如今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无尽的失落和空虚。



生活中,很多人就像漫画中的小人一样,为了融入人群,逐渐丢失了自己。

然而,越是身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就越难以触及真正的幸福。

真正通透的人,不会强求融入众声喧哗之中,而是在独处时依然能够熠熠生辉。

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中,维特自小便展现出了惊人的智商和卓越的钢琴才华。

然而,这份特殊却让他在同龄人中显得格格不入,备受孤立和排挤。

为了融入群体,维特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他假装自己从高处坠下摔坏了脑子,并且失去了弹钢琴的能力。

如此一来,他终于被大家接纳,成为受欢迎的人。

可这份虚假的和谐,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

他热爱钢琴,却不得不迎合同学的喜好,去聆听那些他并不喜欢的摇滚乐;

他聪明绝顶,却不得不装傻充愣,以显得与大家更为亲近。

随着日子的流逝,维特心中的孤独感并未因此而减轻,反而愈发强烈。

直到某个平凡的日子,他偶然间听到了一首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那悠扬动人的旋律仿佛穿越了时空,瞬间将他深深吸引。

在这一刻,他终于意识到,和音乐为伴,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拼命想要合群,只会让自己在无尽的喧哗中倍感压抑。

唯有在独处中,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自此,他不再强迫自己去融入集体,而是选择了与音乐为伴的孤独之旅。

他整日沉浸在钢琴的弹奏与曲谱的创作中,最终成为一代音乐大师。

史铁生说:“在满园弥漫的沉浸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

与其勉强自己迎合众人,不如独享静谧,感悟生活的真谛。

因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交往的广度,而在于内心的富饶和充实。

当你远离人群,在昏暗寂寥的岁月里积累沉淀,你会静下来听到内心的声音。

沉浸在自己的孤独中,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过上想要的生活。



03

独处,是让沉重的灵魂得以休憩。

马德曾说:

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生命的葳蕤和蓬勃。

远离人群的活法,看似是寂寞的,会失去很多乐趣。

但实际上,独处是一场与灵魂的对话。

静下心来,隔绝世界的嘈杂,才能为漂泊不定的灵魂寻一休憩之所。

作家陈忠实曾在《我的文学之路》中,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44岁这年,他感觉整个人充满了疲惫之感。

事业的停滞、生活的繁琐、年华的老去,无一不使他身心俱疲。

于是,他提着包裹,远离让人心浮气躁的都市,回到了安恬、宁静的老家。

在老家,他会沿着村庄的鹿原北坡走走,看柳叶由绿变黄,看月亮由西升东。

四季更迭中,他还看见春花和秋实,也听见风吹来的方向。

无人问津的时光里,他还会把擀好的面条煮熟,给自己下一碗热气腾腾的面。

静静吃完,然后再静静睡去。

夜晚不知从哪儿吹来的清风,拂在他的脸上,让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平静。

在这种松弛的状态下,他的灵感源源不断,最终创作出了赫赫有名的《白鹿原》。

陈忠实说:“我一离开都市的喧嚣,回到故乡的绿原,心灵就会沉静下来。”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这样的境界,唯有独处时才能抵达。

许多人终其一生,未曾与自己的灵魂有过一场促膝长谈,使得内心的宁静渐行渐远。

但其实,只要我们能学会享受独处的时光,灵魂就会回归丰盈,生活也会返璞归真。

独处相安,自在清欢。

在繁重的生活里,我们都应找到这份难得的静谧,开启一个人的旅程。

周国平说起过独处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人们惶恐不安,总想着逃离,担心被他人遗弃。

第二境界,人能够平静地面对孤独,专注于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而最高的境界,是在独处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比起繁华热闹,其实我们更需要一些孤独的时光,去对抗心底的浮躁和不安。

于寂寞中,寻得广阔天地;在独处中,看遍世间风景。

当你能够静享一个人的清欢,终能摆脱内耗的束缚,活出生命的本色。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阅读是最好的独处

每周一到五20:00准时更新,欢迎订阅!阅读是最好的独处,作者通过描写自身的经历,感悟人生的道理,在孤独时,阅读是一种力量,支撑着我们有继续前行的动力。阅读就是...

by:文心_Sweet

治愈焦虑最好的方式

治愈焦虑最好的方式“焦虑最本质的原因,就在于,需求和真实拥有的无法一一匹配。才华撑不起野心,存款抗不过风险,整日抱怨空想却无力改变。”那如何才能走出焦虑?作家...

by:海霞煦时

糟糕,今天内耗又超标|治愈玻璃心,做内心强大的自己|停止内耗

你累,内卷累,内耗更累;换个想法,才能换个活法。行动起来,好过胡思乱想;三日低内耗,便面目可爱。一本给年轻人的低内耗修炼手册,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逻辑、行动推进指...

by:莱茵FM

治愈、成就最好的自己

每周六更新我们不能选择自己怎么生,怎么死;但可以决定自己怎样爱,怎样活。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事在人为是人生的...

by:a妖精小丫

理解苏东坡 | 治愈精神内耗的良药

【作品简介】苏东坡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名流巨匠,他的一生随着政局的变化而起伏跌宕,就如同飞鸿一样游荡四方;他拄杖徐行在如雪泥的人生路上,走出了一个文...

by: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最好听的治愈系美文

触动心灵的情感电台,听了会上瘾。简介:一个触动心灵的情感电台,一个听了会上瘾的声音。每晚十点用我们温暖的声音陪伴城市那头的你渡过漫漫长夜。唯愿你静静的听着我们的...

by:梦希mx

时间是治愈伤痛最好的良药

时间,是治愈心灵伤痛的最好良药。说实话,《百年孤独》真的很难读。这本书讲述一个家庭七代人的故事,时间横跨一个世纪,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再加上记不清楚的人名,读者...

by:海霞煦时

每天读点庄子智慧:不拧巴不焦虑不内耗|解压治愈

当我们被过多的东西捆绑,陷在疲惫的泥淖中难以自拔的时候,不妨听听《庄子》。《庄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历代君主人臣都从中研修帝王之术、用兵之道、谋略之学,...

by:麒麟文化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