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镇】 23 太平—船帮船事 合读: 莫莫 馨雨 琴风

2024-03-30 17:40:3013:31 56
所属专辑:中国古镇
声音简介

 23 太平——船帮船事

       75岁的韩公舜是太平镇土生土长的居民,这里只有像他这样年纪的人,还拥有这种加工竹子的技艺,这个技艺和太平古镇曾经的繁荣密切相关。这曾经是船帮制作纤绳的技术,船帮是太平古镇兴起并繁荣的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船帮的各种技艺已经慢慢失去用武之地。船帮的血液仍旧流淌在太平镇人们的身上,船帮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今人们试图恢复船帮的劳动状态,但是面前困难重重,我们是否可以重温船帮的风采,感受船帮的性格。

       太平镇属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位于四川省南部,紧邻贵州,境内古蔺河与赤水河相汇。太平镇的形成和逐渐的发展繁荣,完全因为这里是赤水河的主要口岸,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太平镇已经成为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极富盛名的商贸枢纽。几百年来,四川自贡的食盐运往贵州北部和古蔺山区,都要通过赤水河,停靠在太平渡口,太平古镇作为水陆码头,吸引着各地的商家移民至此,并从太平渡口开始,向上沿着山势建造城镇。

       刘代明从十几岁开始就做船工,在赤水河流域奔波了几十年,最了解赤水河与太平镇的运输功能。太平的船只从合江返航时满载食盐,逆水行舟,完全依靠船工们将船只慢慢拉上水,一个往返的航次,当年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在刘代明的带领下,我们乘坐机械船沿着船帮曾走过的河道航行,现在机械船两三天的时间,就能完成以前船帮至少半个月的航程。但是赤水河曾经过多次大规模治理,如今河道平坦开阔,水流平缓。

       明清时期运输最为繁忙,当时河道上多是急2流险滩,航行中需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齐心协力非常重要,而从下游到上游的拉纤,尤其考验他们的配合。赤水河航道曾经被险滩怪石截断,下游的船不能到上游,船只要分段航行。有一段时期合江上来的船只要在太平镇停靠,换乘小船继续前行,所以太平镇逐渐变成一个转运站,那时镇上至少60%的人都是船工,船帮也逐渐兴起。

       如今,太平镇已经规划为景区,进行统一管理,居民都搬迁到旁边的新区,我们拍摄期间正好赶上太平镇的集市开场。刘代明说,集市以前设在太平镇的老街上,是这一带最大的集,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会来这里赶场,热闹的景象曾经持续了几百年。

       现在机械船的速度和载重量大大超越了人力船,而且赤水河的航道条件已经大大改观,船工的人数越来越少,他们充满艰险的拉纤和航行过程,也在人们的脑海中慢慢淡化。为了留住船帮的记忆,让后人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船帮,刘代明决定,尽可能地重现船帮的劳作状态,将他们的身影定格。

       船帮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付出的劳动,虽然被无数人们铭记,但是由于时间的磨砺,船帮留下的遗迹越来越少,我们在太平镇中寻找着零散的见证。船帮的运输量非常大,已经无法细数当时的大盐号和小盐商究竟有多少家,官方开办的盐号只有一家,现在保存下来的这座建筑是民国初期建造。

       刘代明告诉我们,恢复船帮记忆,首先要上山砍竹子。在太平镇旁边的山上,我们一起寻找胳膊粗细的楠竹。韩公舜熟练地把竹子劈成筷子粗细的篾条,这是制作纤绳的第一步,我们无法想象这些坚硬的竹子,怎样变成柔软而坚韧的纤绳。古蔺生产楠竹,船工们就地取材,他们使用的纤绳都是用楠竹制作。

       整理好的篾条编制成纤绳,方法很简单,用8根篾条,其中两根一组,就像编麻花辫一样组合在一起,但是操作起来却并不轻松,得使用巧劲把纤绳编得紧密,篾条千万不能有折痕不然会极大影响它的承重力。

       一根纤绳一般长几百米,还要经过药水泡、水煮等工序才能使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工作刚开始就遇到难题。幸运的是经过多方打听,刘代明找到一条上世纪50年代曾使用过的纤绳,至今还保存良好。同时,刘代明还联系到胡敬华,他十几岁的时候当过纤夫,拉了十多年的船,当时他还负责喊号子,是能够配合组织拉纤的最佳人选。

       胡敬华对曾经的船工生活如数家珍,和我们聊了很多船帮的讲究和忌讳,比如人人喊打的老鼠,却被船工们敬若神明。胡敬华说,虽然现在航运发达,早已不需要拉纤。但是,赤水河周边还有一些熟悉拉纤的居民,他可以找到一些人一起拉船,在我们眼前恢复船工真实的工作状态。人员、工具全部准备好,天气、水位也适宜,万事俱备,人们的努力是否可以成真呢?

       这就是我们选定的河滩,平坦、宽阔,而船帮几百年间走的道路,大多是狭窄陡峭的崖壁,今天的拉纤相对要简单、容易得多。拉纤要消耗巨大的体力,船工几乎每天都泡在汗水中,所以他们习惯于裸身拉纤,排头的纤夫承担着最重要的任务,他要对身后的其他纤夫和船只负责,在峭壁遍布的山间寻找拉纤道路。

        我们的船上没有放置货物,船只也比船帮常用的牯牛船要小,重量只有8吨左右,而以前,如果使用这种粗细的纤绳,10个人能将装载货物后达到四五十吨的船只拉上水。

      当纤夫开始拉船,全身用力,万万不能随意停下,必须将船拉过这片急流才可放松,不然,人会被船拖带到河中卷入急流,极其危险。喊号子的纤夫作用非常重要,大家的干劲被他带动着,步调一致,协调齐心,他所得的报酬也会更高一些。留在船上的人控制着船的方向,片刻不能分神,因为航道上礁石密布,沉船遇难的事情常有发生。50多年前使用过的纤绳并没有被特意珍藏,搁置了这么多年,今天用起来还是非常顺手,它的坚韧耐用可想而知。

       这就是船帮,他们长年累月的劳动推动着四川、贵州两省间的物资交流,同时也带来了太平镇的繁荣,当满载的船只到达太平渡,劳累了几天的船工们总算可以休息一下,货物由搬运工运到镇上的盐号和货商的仓库。白珍玲从小跟着母亲在太平渡口卖茶水,她清楚地记得,当时船工人数众多,每次船队到来,都会带动整个古镇的气氛。

       船帮带来了太平镇的繁华,镇上保留下来的明清时期古建筑更能说明这一切。走在老街上,隔几步远就有一个街商的柜台,据说这些商号都是24小时营业,商家就住在里面,晚上若有顾客敲门,打开窗户就能进行交易。到达渡口,船工们松了一口气,而在赤水河两岸,最能让他们放松身心的就是酒。曾有人说赤水河是中国的美酒河,中下游河段气候适宜,生长的高粱淀粉含量大,酿出的酒味更加醇厚,而且这种温度、湿度还适合一些微生物的生长。

        同苦同乐的生活,让船工们有了团结一心的处事风格。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赤水河,四渡赤水时,太平渡是二渡和四渡的重要渡口,这里的人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为了纪念红军长征途中的这次转折,古镇老街被定名为长征街。从此,红色的印记深深刻在太平镇的身上。

       船帮曾经忙碌的身影渐渐模糊,但是船帮的性格,渗透到一代代的后人身上,打造着属于太平古镇的独特风采。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国古镇

中国的古镇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著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探访。在这里,会不定期的介绍中国古镇,让你领略古镇历史文化、自然风貌以及风土人情特色小吃文化遗产等等,...

by:月下听声7049

中国100魅力古镇

在你的心底里,有无限的温情浪漫;在你的梦境中,想要体味自然奇趣。那么,请在红叶漫飞时,穿行塔川千亩枫林;在满山青葱季,来黄果树布衣族石头寨饱享石屋的华章;在乌镇...

by:扇子fan

中国最美的100个古镇

精心挑选了中国最美的100个古镇,它们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称的乌镇、“梦里水乡”周庄镇、“神州水乡第一镇”甪直镇、“醇正水乡...

by:丶北巷丶

中国古镇传说故事

写这本书并非偶然,而是来自内心对鬼故事的喜欢。我是一个在农村里长大的孩子,从骨子里就喜欢这些发生在农村里的鬼故事。在我小的时候,农村还比较落后,那时莫说电视机还...

by:有声的不二

《中国古镇》百集系列片

由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精心制作的百集系列片《中国古镇》,打破地域界限,以主题化的编排方式将各种古镇归类。百集纪录片《中国古镇》从2011年12月开始...

by:自然亮色

枫泾古镇

您好,非常欢迎您来到枫泾(jīng)古镇。枫泾是一个具有1500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好的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是它的基...

by:风景在线导览

走进中国最美丽乡村古镇一一丹巴

朋友您好!美丽丹巴,地球之花。我在这里,用声音、用画面,带您走进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古镇------丹巴来这里吧,您可以默默地朝拜巍巍的墨尔多神山,您会惊叹千年古...

by:阿嘉林

古镇命案

古镇出现命案报案人未卜先知是凶手的故弄玄虚还是另有隐情案情扑朔迷离办案人员细小入微的洞察力高超的侦破手段使案件逐渐走向明朗…...

by:大森的声音

古镇凶灵

主播微信:554392438欢迎加微信,拉你进群小说所有动态群里会最先通知本小说没有背景音乐,没有音效,不喜欢的就不要进来听了,免得伤害了您的心灵,带音乐的...

by:俢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