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107~108)

2024-04-07 04:41:1112:41 37
所属专辑:《菜根谭》
声音简介
亲爱的家人们大家好,很高兴又能够和家人们一起来学习经典,一起来承传圣贤的智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菜根谭》,《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106.静听松泉,闲观烟云
【原文】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出,见乾坤最妙文章。
[注释]松韵:风吹松林发出的响声。鸣佩:古代达官贵人和仕女常用美玉系于衣带上作为饰物,行走时玉石互相击触,发出清脆的声响。烟光:形容天地间迷蒙的景色。
【译文】山林松涛阵阵,一派自然音韵,飞瀑溅落岩石,声声击磐。静心倾听,就能体会天地间所奏乐章的美妙。江边芦苇,飘荡出一种迷蒙的美感;天空彩云倒映水中,显得特别绚烂;闲情欣赏,就能发现造物者所创造的伟大篇章。文人雅士与世俗凡夫之别,首先在于对自然风光的理解,对湖光山色的情趣。山川林泉,在雅士看来,到处充满了诗情画意,但有文化情趣的人也未必能领略到自然风光的真性情。我们知道琴瑟笙管是乐器,却不知道松韵泉声亦是乐章;知道用笔墨写在纸上的是文章,却不知道烟光云影到处都是造物者所作的文章。崇尚自然,首先要学会观察自然,领悟其中妙趣,并融会贯通,境界便豁然开朗,格调会自然高雅。
现代著名画家刘海粟,他由一个学画青年到一个艺术大师的成功路程,是由他一次又一次、一步又一步地走上黄山踏出来的。其中的关键转折,就是他自己所说的:“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黄山是我友”,黄山的泉石松壑、晴岚烟雨开阔了他的艺术视界,这种视界又造就了他的作品中那些源于黄山又高于黄山的高远艺术境界。对黄山从师到友的变化,是画家艺术境界的升华,也是画家人生境界的完善。这种升华了的艺术丰富和净化了人生,而这种完善了的人生又滋润和美化了艺术。刘海粟晚年的黄山画达到了崇高、博大、自由的艺术境界,其奥妙在此。他曾用题赠沈祖安的诗句来形容他晚年对黄山的感情:“与君别后常牵挂,相见何妨共夕阳。”他还打算请人刻一方闲章:“相见何妨共夕阳”,专用在黄山画上。1981年8月,刘海栗八上黄山,这时他已经86岁高龄又经历了十年最艰难的生活,对人生、对生活、对自然和对景物的观察力与联想力格外丰富。因此,面对黄山真有沧海桑田之感,对黄山之情老而弥深、弥坚。1988年夏天,刘海粟十上黄山,因情作画,因画题诗,充分表现了他酷爱自然又超越自然,热爱人生又超脱人生,钟爱艺术又不囿yòu于艺术的老骥jì伏枥、博大深沉、刚健有为的情怀。他这样抒怀:“年方九十何尝老,劫历百年亦自豪。贾勇绝顶今十上,黄山白发看争高。”“光怪陆离真似梦,泉声云浪梦如真。仙锦妙景心中画,十上黄山象又新!”借黄山气势,直抒shū胸臆。海粟老人对黄山之奇、之险、之妙、之趣都有深切的体验和领悟,均作了率意的描绘与表现。这种对奇、险、妙、趣的体验与领悟,描绘与表现,是艺术的,也是人生的,是黄山真精神和画家真性情的集中体现。艺术生涯几十年,海粟老人也算的上是能“观出乾坤最妙文章”的人了。

107.闲云为友,风月为家
【原文】松涧边携杖独行,立处云生破衲;竹窗下枕书高卧,觉时月侵寒毡。
[注释]衲:和尚穿的衣服,此处指宽大的长袍。毡:用毛所制的毡子。
【译文】在满是松树的山涧旁边,拿着手杖一个人很悠闲的散步,这时从山谷中浮起一片云雾,笼罩在自己所穿的破旧长袍上,在简陋的竹窗之下读书,疲倦了就枕着书呼呼大睡,等一觉醒来寒月浸凉了自己的毛毡。松与竹,隐士高人所称羡之物;云与书,是文人墨客不可须臾离之物。“松涧边携杖独行,竹窗下枕书高卧”,无为逍遥的人生观跃然纸上,诗情画意,闲云野鹤,潇洒舒坦,优哉可羡。李翱áo是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历任国子博士、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桂州刺史等职。曾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职。追随韩愈,阐释韩愈关于“道”的观念,强调文以明道。作《复性书》三篇,论述“性命之源”。他的思想为后来道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曾多次派人请药山禅师进城供养,均被禅师拒绝。这一日,李翱亲自上山登门造访,问道:“什么是‘道’?”药山禅师伸出手指,指上再指下,然后问:“懂吗?”李翱说:“不懂。”药山禅师解释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原来真理就在青天的云上,瓶里的水中。道在一草一木,在一山一谷,在宇宙间一切事物当中。李翱当即提笔写了一首诗:“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如淡泊高远的境界。处于红尘俗世之中,欲望情根已经根深蒂固,要消除欲望,淡薄高远,才能理解其中真义。李翱得到药山禅师的点化,茅塞顿开。潇洒作云,恬静作水,淡薄名利,修身正道。原来道就是事物如云在清天、水在瓶般的各得其所,道就存在于天地间的一切景物中。李翱顿悟,下山后随即卸甲归田,去过闲云野鹤的生活,从此足不出户隐居山林。“云在青天水在瓶”。在广阔的青天之上飘浮的是纯净的白云,在狭小的瓶子里装的是纯净的海水,无论在青天之上的云,还是瓶颈中的水,唯一不变的是它们纯净的本色。无论富贵,无论贫穷,无论童颜,无论鹤发,不变的是都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位低时以平常心,淡泊名利;位高时无愧良心,无愧天地。
李翱问道,禅师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答之,示以本地风光,意为各安本位,当下圆满,无须思量。李翱当下乌云(分别妄想)散去,晴空(自性)显现,故而“翱于时暗室已明,疑冰顿泮”。“观物悟道,借像悟理”。有心觅真趣,天地间一切景物,都能给我们带来启迪。若能跳出凡尘俗世之牢笼,自能“闲云为友,风月为家”。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菜根谭

《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秉承道家文化,以道为底本,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菜根谭》文辞优美,对...

by:知悟之声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

by:云云_山鑫

菜根谭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洪应明的《菜根谭》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关于修身、处世、出世的人生哲学,是一本智慧奇书。

by:激流之跃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

by:故磊溪边

菜根谭

《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著者洪应明,通过洞察人生百态来点化世间万事,它是囊括五千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这些箴言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

by:浮生归来超少年

菜根谭

修身养性、经商、从政、贤达之家必读之书

by:宁有所闻

菜根谭

洪应明生活的年代,明朝已全面走向衰败,这不仅表现在朝纲废弛,吏治黑暗上,整个社会、文化也呈现江河日下之势,这一点从稍前于《菜根谭》问世的《金瓶梅》中已可见一斑。...

by:爱美的小西瓜

菜根谭

《菜根谭》--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每集3分钟,活力你的每一天!最全《菜根谭》--处世篇、修身篇、齐家篇、蒙养篇、闲适篇共360篇!《菜根谭》是明朝还...

by:伊婕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