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學《易經》:復卦第二十四(下)

2024-04-07 08:25:4714:31 49
所属专辑:轻松学《易经》
声音简介
【复卦总结】

陈梦雷曰:“全彖以阳刚来反,理势必亨。又震动坤顺,所往皆利。天地以生物为心,天地之一阳初动,犹人善念之萌,圣人所最重。此全彖之大旨也。六爻以初爻为主,故凡有得于初阳者吉,无则否。”

复卦初九为卦主,为天地之心,人心禀之,念头虽有出入而不离道,故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初九为下震主爻,震为主器,道器合一,故象曰“以修身也”。不远复,与卦辞“出入无疾”呼应。颜回因实证复卦天心,故后世誉之“复圣”。

六二下比初九震主,变兑为休,故曰“休复,吉”,震为东方,为生,为仁,故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程颐曰:“心譬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也。”

六三阴柔失正,与初九无应无比,“三多凶”,故曰“频复,厉”。六三本自有咎,体震为仁,故曰“无咎”,故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二至上群柔之中,唯六四独应初九卦主,上下相通,故曰“中行独复”,初九为天地之心,为道,故象曰“以从道也”。

六五与初九无应无比,体坤之中,其德敦厚,唯有自省,故曰“敦复,无悔”,象曰“中以自考也”,自考,谓自我省察,变坎为智也。

上六居复卦之极,坤为群阴,故曰“迷复,凶”;下无应比,上无所承,故曰“有灾眚”。坤为众,《序卦传》“师者,众也”,故曰“用行师,终有大败”,外患之灾也。坤为国,为邑,坤反乾,乾为君,故曰“以其国,君凶”,内忧之眚也。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坤为十,故曰“至于十年不克征”。

【复卦与道德五常(五行)】

《老子》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先秦五行五常是:仁义礼智圣。复卦初九道德仁义备于一身,震为主器,道器合一,故象曰“修身”。六二下比初九,象曰“下仁”。六三不失少阳震体,故象曰“义”。六四正应初九,故象曰“从道”,德也。六五柔中有礼,故曰“敦复”,象曰“中以自考也”,谓自我省察,变坎为智也。上六“迷复”,仁义尽丧;复者生气,生气穷则为杀,故“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失仁也。帛书《缪和》:“不克征,义不达也。”失义也。



【《左传》晋败楚鄢陵筮例与秦简《归藏》复卦的关系】

《左传·成公十六年》(前575年):

六月,晋、楚遇于鄢陵……公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曰:‘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国蹙王伤,不败何待!”公从之。……吕锜[yǐ]梦射月,中之,退入于泥。占之,曰:“姬姓,日也。异姓,月也,必楚王也。射而中之,退入于泥,亦必死矣。”及战,射共王,中目。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弢[tāo]。以一矢复命。

【大意】

六月,晋、楚两军在鄢陵相遇。……晋厉公占筮。史官说:“吉祥。筮得《复》卦,卦辞说:‘南方的国家局促,射它的国王,箭头中目。’国家局促,国王受伤,不失败,还等待什么?”晋厉公听从了。……吕锜梦见自己射月亮,射中,自己却退进了泥塘里。占卜,说:“姬姓,是太阳;异姓,是月亮,这一定是楚共王了。射中了他,自己又退进泥里,就一定会战死。”等到作战时,吕锜射中了楚共王的眼睛。楚王召唤养由基,给他两支箭,让他射吕锜。结果射中吕锜的脖子,伏在弓套上死了。养由基拿了剩下的一支向楚共王复命。

【春秋左传正义】

杜预注:“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此卜者辞也。复,阳长之卦。阳气起子,南行推阴,故曰南国蹙也。南国势蹙,离受其咎。离为诸侯,又为目,阳气激南,飞矢之象。故曰:“射其元王,中厥目。”

孔颖达[疏]正义曰:此实筮也,而言卜者,卜筮通言耳。此既不用《周易》,而别为之辞,盖卜筮之书,更有此类,筮者据而言耳。服虔以为阳气触地射出,为射之象,杜以阳气激南,为飞矢之象,二者无所依凭,各以意说,得失终于无验,是非无以可明。今以杜言离为诸侯者,案《礼器》云:“大明生于东,君西酌牺象。”郑玄云:“象日出东方而西行也。”《诗·邶·柏舟》郑笺云:“日,君象也。”《说卦》:“离为日。”故为诸侯。

【解读】

震为射:解卦上六爻辞“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小过卦六五爻辞“公弋取彼在穴”,弋,缴射也。上卦为震,震为射也。

复卦上坤,按《连山》《易本命》取象,乾为日,坤为月。复卦上坤为月,下震为射,故吕锜梦射月。乾为日为君,周天子姬姓,晋国亦姬姓。坤为月,必异姓楚王也。

离得坤中爻,故可借用离象(坤为腹,离为大腹,此借象之证),此处使用借象要结合复卦冬至这一天太阳南至而返北的背景。《玉烛宝典》卷五引《归藏易》:“离处彼南方,与日月同鄕。”(可能是《归藏·齐母经》)坤卦借离象,离为南为目,故曰“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

那为什么吕锜梦到“射而中之”,又自己“退入于泥,亦必死矣”?盖复卦有反复之义也。卜筮乃“感而遂通”,吕锜之梦亦“感而遂通”,故象如一。

这段卦辞不见于《周易》,取象兼用古卦象,可能出自当时流传的《连山》《归藏》或其它筮书,而与《归藏》歌谣式繇辞非常接近。

秦简《归藏》:

复曰:昔者陼王卜复白雉……

李守力按:

陼(zhǔ)王,陼与楚音近(陼鱼部章纽,楚鱼部初纽),故陼王即楚王,泛指南国。

白雉就是白色的野鸡。白雉是南方诸侯进献中原朝廷的珍贵贡品。

《后汉书》:“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越裳重译而献白雉。”

《竹书纪年》:“献白雉于周公。”

《竹书纪年》:“昭王之季,荆人卑词致于王曰:愿献白雉。昭王信之而巡,遂遇害……献白雉正南巡事。”

屈原《天问》:“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维何,逢彼白雉?”

《东观汉记》:“章帝元和元年日,南献白雉、白犀。”

晋·葛洪《抱朴子》:“白雉有种,南越尤多。”

陼王即南国,白雉也象征南国,秦简《归藏·复卦》与《左传》复卦卦辞属于同一母题。

卦辞“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只有按《复卦·大象传》“至日闭关”才能解释通。复卦为冬至,冬至日南至而北返,故曰“南国蹙”。《大象传》为《连山易》遗存,《归藏》多沿袭《连山》,故该卦辞是《连山》《归藏》的通用卦辞。

陼王即南国楚王,而且“雉”、“南国”、“目”都是离卦的象,《说卦传》离为日、为目、为南方、为雉。秦简《归藏》复卦“昔者陼王卜复白雉……”与“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关系密切。

《周易》复卦上六爻辞:“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显然与古《易》有继承关系。眚,本义为眼睛生翳,似与“中厥目”有关,“以其国,君凶”似与“南国蹙,射其元王”有关。

晋国史官和郑国游吉用复卦推断楚国命运,很可能是基于《连山》《归藏》复卦以南国为主题的传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易经》轻松学

《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

by:今言国学智慧

易经必读|每天15分钟轻松学易经

公众号《后天八卦》领取免费电子书籍

by:易经六十四卦

易经64卦

听自己的声音

by:张丹_q8

易经64卦

走进易卦八卦,带你顺利行走天下!

by:天天林中清泉

老刘讲易经|每周10分钟轻松学易经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讲的是天理,是天地万物如何合道而行,无论入世治世,则天地之道自然生生不息,茁壮成长,逆天理而行,必然六位倾覆五行混乱,结果不言...

by:老刘说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