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世界

2024-04-15 06:35:1837:37 27
所属专辑:费曼学习
声音简介
今天我给大家解读一本新书,叫着《袁隆平的世界》。

袁隆平,相信大家不用百度,都知道这个名字。这是一个中国人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都会感到无比温热的名字。

不过,这个名字已成为一个“国家记忆”了,因为袁爷爷已经走了,离我们远去了。

假如天堂也有“禾田”的话,我想袁爷爷这个时候,一定是很欣慰地在禾田下乘凉呢,“禾下乘凉”是他说过的“一直有两个梦想”的其中一个。

他之所以欣慰,是因为他的另一个梦想,在人间时,他已经实现了,那就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世界”。

很多人,一辈子忙忙碌碌想要做很多的事情,可还是一事无成。而有的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并做到极致。

袁隆平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让人吃饱饭”。

吃不饱饭是什么滋味呢?相信在物质富裕的今天,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是想象不到的。

《人物周刊》曾经采访袁隆平,问他:“经历饥饿是什么样子的?”袁隆平说:“我告诉你,有个老婆婆讲,她说如果能让我现在吃一顿饱饭,叫我去死,我都愿意。”

莫言先生,在他多篇的散文中,也曾经对极度饥饿做过描述。

他的《吃相凶恶》这本书,说到饥饿的村民,挖野菜、啃树皮还不算,还挖洼地里的白色土块来吃,吃了之后,无法排出,结果人活活给憋死了;

他在另一篇叫《母亲》的文中写到,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就赏赐给谁一块豆饼。大家学得都很像,于是,保管员就把豆饼抛得老远,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扑向豆饼。

极度饥饿,会让人丢失体面和尊严。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也就是袁隆平出生的那段岁月,全世界都发生了大饥荒,美国在经济大萧条中有数百万人口非正常死亡;1960年,也是我们国家,举国挨饿的灾荒年,近两千万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

也正是这一年,作为湖南省一所农业学校教员的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了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从此他就与一粒种子结下了宿命般的不解之缘,最终创造了那个改变中国乃至世界的稻作神话。

《袁隆平的世界》是作家陈启文创作的报告文学,这本书全面、真实、深刻地展现了袁隆平,这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并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为了“让人吃饱饭”的信念而奋斗一生的伟大历程。

土壤,像一张神奇的生命毯子,为人类提供了95%的食物,因此,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然而,土壤是无法人工合成的,自然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大约需要1000年的时间。

土壤的自然形成是如此地漫长,而土壤的流失又非常迅速。因水土流失、不合理耕种、过度施肥和各种污染等原因,全球每年失去的肥沃的土壤,高达240亿吨。

人类面临的危机是:地里的土壤在流失,而地上的人口在增长。人口爆炸的力量远远超出地球向人类提供生活资料的能力,长此以往,人类将生活在贫困与绝望之中。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的土壤需要多产出60%的食物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贫困与饥饿是全人类都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古老泱泱大国,“挨饿”从来就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魔影。难怪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发出《谁来养活中国?》这样的“警世的呼唤”。

中国要用只占世界的7%的耕地,养活占全球22%的人口,出路在哪里呢?

一条活路,就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应用和进步,在现有的、十分有限的耕地上竭尽所能地提高粮食的“单产”,也就是“单位面积的产量”,或叫“粮食的收获率”。

袁隆平在大学时是学遗传育种的,一次一个农民对他说:“袁老师,你是搞科研的,能不能培育一个亩产八百公斤、一千公斤的新品种?假如能那该多好啊!”要知道,那个时候,全国水稻的亩产量也不过是三四百公斤。

袁隆平的心怦然一动,这句话落在他的心坎上,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农民淳朴的话语,使他意识到了当前农业稻作最紧迫需要的是什么,那就是“良种”!

大家知道“骡子”这种动物是怎么来的吗?那是“母马”和“公驴”杂交而来的。中国古人早在两千年前,就懂得利用动物杂交,获得体力更加强大、体质更加优良的物种。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中国人挂在嘴边也有一句话,叫着“杂种出好汉”,动物是这样,植物也是如此。

在小麦、水稻和玉米,这世界三大谷物中,玉米是相对比较容易杂交的,早在1906年,被称为“杂交玉米之父”的谢尔,已经在他的试验中,已经看到了玉米杂交后所产生的生长优势和增产效果。

然而,不同于只具有“单一性功能”的玉米,小麦和水稻是“雌雄同花”作物,就好比一出生就是夫妻成双,从一株稻子看,根本就没有公母之分。由于具有“双重性功能”,因此,小麦也好、水稻也好,要杂交,会受到雄性功能的干扰,杂种优势无法体现和被利用。

要想让水稻出现杂交,必须找到只具有“单一性功能的母水稻”,作者将它比喻为“一个天生的寡妇”,它没有丈夫,或丈夫丧失了性功能,这样的“母水稻”,或者叫“雄性不育株”,要找到它,如大海捞针,几乎不可能。

因此,国际权威科学家早就对“水稻杂交”提前宣判了死刑,谁要是提出“杂交水稻”的课题,那就被认为是对遗传学的无知,这是权威在这个领域所定的大限。

哲学家米西莱讲,他说:“形而上学,就是一种有条理地把自己导入云里雾中的艺术。”

他的意思是说,一旦你认同别人已经确定的结论,而在别人设置的大限前止步,你就脱离了求知;相反,假如你不断的追究,你也许会被导入到云里雾里,但正是在云里雾里的那个状态,才是哲学意义的求知的状态,才能使你接近真正的哲学,或真正的科学。

袁隆平只是一个偏远大山里的农校教师,在他之前,都不知道有多少国内外专家在“杂交水稻”方面进行过探索,但都无一例外地在权威所定的大限前碰了壁。倘若没有这个大限,“杂交水稻之父”这个伟大和崇高的荣誉,又怎么会轮得上袁隆平呢?

袁隆平之所以当之无愧,就是因为他勇于将自己置身在求知的“云里雾里”,让自己更加地接近真理。

这并不是说袁隆平完全漠视前辈们的探索及成果,相反,他一直是很尊重和重视的。他非常清楚,“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是一道前人探索多年尚未成功的世界性难题。从根本上说,“杂交水稻”难就难在几乎无法找到那个“寡妇”,也就是那个具有“单一性功能”的母本。

上面我们说到,水稻是“雌雄同花”的,要获得只有“单一性功能”,也就是只有雌性功能的母本,要采取“人工去雄”的方法,就是要剔除雄性功能。这个原理其实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太难了。

因为水稻花太小,开花时间又短,“人工去雄”要一朵花一朵花地进行,如此烦琐而细致,产生的种子数量是极为有限的,几乎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因此,这一步前辈们一直无法突破,这似乎是水稻的宿命,是人类的大限。

然而,“让人吃饱饭”的信念,令袁隆平执着地抗衡宿命、挑战大限。他坚守在那片稻田中,他的世界,就是那片稻田。

每天放下教案,他就直奔稻田,水壶一壶水,兜里俩馒头,这就是午饭了;

烈日当头,他连草帽也不戴,光着头,在毒日头下长时间烤晒,“上面太阳晒,很热;下面踩在冷水中,很凉,因为没有水田鞋,都是赤着脚”,这水深火热的感受,是来自袁隆平多年后的讲述。

被太阳晒得通红的脑袋,几乎紧贴着稻穗。他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镊子,一穗一穗地挨着寻觅着,连眼皮也不敢眨,生怕一眨眼就把一粒种子给漏过了。

奇迹的发现,往往就是一步之遥。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重大发现,在何时何地发现,由谁来发现,看似有很多的偶然性因素,甚至是巧合,而这些偶然或巧合的背后,其实无不是苦苦求索的结果,奇迹一定是留给那些不离不弃而坚守的人。

那天,眼看太阳又将落山,袁隆平又将无功而返了。然而,一个神奇的瞬间出现了,袁隆平那双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时候,在他眼里出现的是一株形态特异的水稻植株,它以鹤立鸡群的姿态,在挺立与沉重中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这是一株非同一般的水稻,株型优异,穗大粒多,每一粒都分外结实和饱满。

他在心里推算了一下,当时的高产水稻一般不过五六百公斤,如果用这株稻子做种子,哪怕打点折扣,水稻亩产都会过千公斤,可以增产一倍呀,那可就不得了了!

袁隆平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我发现了好品种了,真是如获至宝啊!”

这个划时代的时刻,定格在1960年7月。袁隆平通过试种,推断出这株优异的水稻是“天然杂交水稻”。

这一重大发现让袁隆平更加地兴奋,既然有“天然杂交稻”存在,那就必将有培育出“人工杂交稻”的希望。这就充分证明了水稻的杂种优势是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只要继续钻研下去,就能揭示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奥秘和规律。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每到水稻扬花吐穗的季节,稻田里都会出现一个精瘦的身影,那黝黑的皮肤吸收了太多的阳光,像黑釉一样反射着光芒。

袁隆平与科研小组,经过多年的杂交育种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更丰富的认识,1966年2月,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上。

5月,国家科委的领导,获悉袁隆平的论文,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 。

突破“水稻雄性不育”这个大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验中,对人类智慧和科研水平都是极高的挑战,意义非同寻常。

经过后来长达十年的反复实验,终于在1976年,袁隆平主导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成功研制,从而为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没有经历过饥荒的我们这代人,也许还不能深刻理解“杂交水稻”发明的伟大意义。

几千年来,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一直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矛盾,就是“人地矛盾”。随着人口急剧膨胀,而耕地的发展跟不上,当人民要挨饿,社会秩序就会崩溃,农民就会揭竿而起,就导致改朝换代。

中国从大清末期到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的亩产依然是300公斤。在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大会上,西方专家有这样一个“末日的预言”,说中国的资源无法养活10亿人,未来必然爆发饥荒。

这绝对不是一句危言耸听的话。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工业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成绩骄人,可农耕的效率一直没有很好的提升,亩产的产出没有很大的改变。

到了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粮食危机就十分严峻,局部地方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正如管仲所言:“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老百姓的粮仓充足了,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了,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吃饱饭”是人最基本的需求,这个基本需求都不能满足,还谈什么权利和自主呢?

在一次采访中,袁隆平就说他年轻时,大家都吃不饱饭,他就亲眼见到过有人活活饿死,记者问:“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而袁老马上回答道:“不再有可能了”。

为什么不再有可能呢?为什么中国人可以不再挨饿了?那是因为有了杂交水稻,这个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众所周知,被公认的中国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

1985年10月,袁隆平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这一含金量极高的权威奖项,标志着,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杂交水稻,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的正式认定。

杂交水稻的推广,令我国2004年的水稻亩产实现700公斤;2011年,实现900公斤;2014年,实现1000公斤;2020年11月,实现了双季稻1530公斤;对比历史数据,真正实现了跨越,增长了3-5倍以上。

袁隆平的功业和贡献就在于:中国人挨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等大家都能吃饱饭,他就走了。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有人说,袁老撑到下午才离世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担心大家中午都要吃饭,冥冥之中,他连走的时候,都在担心我们吃不好饭,让我们先把饭吃完再说。

不管如何,我们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因为这就是他一生的心愿。

好了,《袁隆平的世界》这本书今天的讲述就到这里了。有人说,袁隆平“择一事、爱一人、终一生。”他一辈子在做的事情,就是“让人吃饱饭”,那他一生爱的那个人是谁呢?

一个伟人的一生成就,从来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袁隆平面对的既是一个世界的难题,同时他也要面对人生的难题。在那个史无前例的文革动乱年代,他就差点要挨批斗了。

我们这代年轻人,恐怕很少人知道“挨批斗”是什么意思,而我们父辈那代人没几个不知道。

“挨批斗”,就是遭受批判和斗争,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中,“批判斗争”是常见的事,是那个错误年代的特征。

那时,批斗的对象并不十分清晰,带有很强的随意性,而只专业务、不问政治的知识分子常常是挨批斗的对象。

袁隆平的母校西南农学院,有一位被指走“白专道路”的院长,就挨造反派批斗了。更可悲的是,在外面蒙受羞辱,伤痕累累地回到家,而妻子又宣布和他划清界限。

令一个人彻底绝望的,往往是亲人的绝情,那位院长就在精神崩溃中上吊自杀了。

袁隆平,这位眼睛只盯着稻穗,脑子只想着农业科研的知识分子,就曾经被人劝告不能走“白专”道路,而他却风趣的回答:“我走的不是白专道路,是白米道路。

都要大祸临头了,他还有这心思开这种玩笑。其实,他虽然一厢情愿地想成为一个游离于政治之外的逍遥派,但心里也非常明白,在那场龙卷风般的运动中,非但无法逍遥,还可能是在劫难逃。

袁隆平的名字很快就出现在批判和揭发他的大字报上,大字报足有一百多张,从他的家庭出身,到他宣扬资产阶级反动学说,大帽子一顶接一顶扣过来,要被人彻底的清算,看来在所难免、迫在眉睫。

而最具杀伤力的,是说他带学生搞科研,是“引诱贫下中农的子女走白专、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要将他往死里整的节奏啊。

自己的命运会怎样,袁隆平比数自己有几根手指头更清楚。因为,当一个人被内定为“牛鬼蛇神”,首先会受到舆论的攻击,紧接着就是挨批斗、进牛棚,接受劳动改造,这套程序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袁隆平忧虑的倒不是自己的命运,而是为妻儿担心,因为这时正好大儿子刚出生不久,妻子邓则还在坐月子。他真不知道怎么把被贴了大字报这个残酷的消息告诉妻子才好。

而袁隆平不知道的是,妻子之前抱着孩子已经去看过那些大字报了,她也很清楚丈夫将会遭遇怎样不堪的命运。

在袁隆平跌跌撞撞地奔回家之前,妻子一直泪盈盈地抱着孩子,独自想着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

而一听丈夫那熟悉的脚步声,她就赶紧抹掉眼泪,脸上还带着那种天然的淡淡的笑意,装着没事儿一般。

当袁隆平不知怎么开口时,她抬眼看了看丈夫,又轻轻地摸了摸孩子的小脑袋,低声说:“我都知道了。”

说到这里,我们插入说一段袁隆平和邓则这一对,是怎么“闪婚”成为夫妻的。

邓则最早其实是袁隆平的学生。说是师生恋,但两人在学校里还没那个意思。

他们两人有了那层意思,是邓则毕业好几年后的事,还是身边的好心人充当业余红娘给撮合的。

这年,袁隆平已经34岁了,邓则26岁。这在当时,两人都属于晚婚的年龄了。

这么晚还没谈成对象,跟他们的家庭出身都不好有关系。一个是大地主家庭,另一个是国民党旧军人,背负着历史原罪的十字架,婚姻就成了一个大难题了。

不过,他俩背景相似、趣味相投,爱神看来也挺爱眷顾那些物以类聚的人的。

一次,他们所在的地区举行职工业余篮球赛,邓则是县里女子篮球队的队员,而赛场正好选在袁隆平任教的安江农校的球场。

这是一个好机会啊,那些热心的同事纷纷提议,干脆趁热打铁,给袁隆平和邓则把喜事办了。

恋爱几个月来,邓则还是第一次走进袁隆平的单身宿舍。这又有点像突然袭击,搞得袁隆平有些狼狈和措手不及。

邓则此时也不知道办喜事这码事,她以为只是进来歇息一下。刚打过球,她想找一个脸盆洗洗手。

进门一看,一间木板房,一个狭小的空间,天哪,这单身汉的房子,凌乱成什么样子,就不用怎么描述了。

除了中文和英文书籍和资料算是有点规整,其余的物件,那个乱字都不堪形容。

邓则手脚很快,几下就把屋子干净利落地收拾好了。这一切是那样自然,仿佛她已是这屋子里的主人。

袁隆平搓着手站在一旁,看着这样一个勤快能干的未婚妻,又是感激,又是惭愧。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脸盆,拿起来一看还有几个透亮的漏眼。看着邓则那吃惊地张大了的嘴巴,连舌尖都吐出来了,袁隆平红着脸,低着头,尴尬地将脸盆歪在一边,才接了一点水给邓则洗手。

那点儿水,连手也没有打湿。邓则忍不住笑了,却没笑出声,只紧紧抿着一张似笑非笑的小嘴。

如果换了一个姑娘,很可能像受惊了的兔子一样吓得逃走了,但这一幕不但没有破坏袁隆平在她心中的形象,反而让她更平添了几分敬意。

就是在这样简陋、艰苦的环境下,袁隆平还一直在钻研他的专业,一直没有放弃自己追求的梦想。

在袁隆平的内心深处,还怀着某种邓则暂时还不太了解的志向,但女孩能够感觉到,这个男人一直顽固地执着于一个念头,她喜欢他的顽固,或叫着顽强。

这显然不符合那个时代的姑娘们求爱的眼光,但邓则还真是有不同于一般姑娘的独到眼光,她能够在袁隆平那不修边幅的外表和不加掩饰的脾性之下,看见一个内心丰富而又真诚的袁隆平。

有句话说,爱是深深理解和全然接纳。当不需要刻意掩饰时,内心的神性就绽放了。

那天篮球比赛中场休息时,袁隆平把邓则拉出来,骑着自行车载着她就去领结婚证了。

邓则哥哥说:“有这么急吗?好歹把比赛打完啊。”袁隆平说:“篮球比赛可以明天再打,今天结婚比较重要。‘’

很多年后,当袁隆平谈起自己能被邓则接纳,都会说到:“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别人都不肯嫁给我的时候,邓则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求婚。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她始终和我在一起。”

袁隆平后来被人贴大字报,将要被揪出来批斗的时刻,就是他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之前说到,他正犹豫不知道怎么开口,邓则就说她知道了。

袁隆平的声音也很低沉:“你知道了就好,你要有心理准备,我就要上台挨批斗了。”

邓则平静地看了看他,淡淡地说:“没关系,大不了,我们一起去当农民吧。”

只有过来人,才知道邓则说“我们一起”这句貌似平淡的话有多么不平凡。

妻子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让袁隆平感动了一辈子。每次提及此事,袁隆平就发自肺腑地欣慰和感慨:“这是我一生非常大的安慰之一。”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是人间常言,也是人间常有的事情。

特别是在那个不寻常的年代,在一场场剧烈的运动中,多少看上去很美好的爱情顷刻间就露出了其脆弱的本质,那手牵手徜徉于花前月下的恋人,如惊弓之鸟般地飞散了。

还有多少原本恩爱的夫妻,在所谓“大是大非”面前,你我划清界限、互相揭发;又有多少原本幸福和睦的家庭,变为政治斗争的斗角场,好端端的家支离破碎,成为运动的牺牲品。

邓则说不行就一起去当农民,这里的“一起”二字,是如此弥足珍贵。风和日丽在一起、寒风暴雨在一起,这才是一个家应有的样子。

他们就这样,下了不管怎样都在一起的决心。

说来奇怪,当晚没有什么动静,接下来几天也风平浪静,这异乎寻常的平静,反而让袁隆平心里愈加悬着一块石头。

这样惶惶不安地过了几天,一天下午,工作组的王组长忽然通知他:“老袁,你晚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结果,王组长的一番话,不仅仅出乎袁隆平的意料,简直可以说令他喜出望外。

王组长说:“老袁啊,毛主席教导我们,抓革命,促生产,我们工作组既要抓好革命,又要搞好生产,也要搞一块丰产田,你呢,就给我们当技术参谋吧。”

如此突然,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袁隆平能逃过这一劫,是他的人事档案里的一份红头文件救了他。

那是国家科委九局发给湖南省科委的公函,责成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研究。

这样的来头,可真把王组长和几个核心人物给吓傻了,他们当即拍板:“袁隆平是理所当然的保护对象!”不但不可以批斗,还要大力支持。这样,袁隆平总算可以理直气壮的搞科研了。

1966年2月,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论文。正是这篇论文,开启了他的水稻深度科研之路。

论文仅仅四个版面,特别简洁。但是,中国人开始能吃饱饭,就肇始于此。

而同时,也是袁隆平从此整天不着家的开始,因为,他要追着太阳走。

水稻是喜欢阳光的作物,必须追着太阳走,去岭南、海南、云南等光合潜力高的天然大温室繁殖育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都可以在田间搞试验,这样将大大加速试验的进程。

时不我待啊,袁隆平充满了只争朝夕的急迫感。而他第一次去岭南育种,是他最不该离家的时候。

那是1968年2月14日,那是袁隆平一生难忘的日子,还有十来天就是春节,他的第二个儿子刚刚降生三天。

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却要抛下头裹毛巾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婴儿,一去数月,情何以堪哪。

袁隆平看着妻儿,久久不忍离去。邓则依依不舍地看着即将远行的丈夫,却催他早点动身,还平静地调笑着说:“等你回来了,孩子说不定都会叫爸爸了呢。”

袁隆平背上行囊,带着助手,踏上了南下的旅程。而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头,一个前奏。

他们原本都是天性快乐的人,原本可以成为一对快乐夫妻,而人生与命运的造化却让他们成了一对患难夫妻。

且不说他们在那风云激荡、变幻莫测的时代中经历了多少危难,只说那年复一年的南繁育种经历和二十多年的两地分居,对谁都是漫长的磨难。

这对聚少离多的夫妻,就这样离离别别、来来回回,习惯成自然地过了几十年。

有一年,袁隆平就回过一次家,住了一天,就从电台里收听到海南正遭遇多年未遇的低温阴雨天气。

他在心里叫了一声不好,这种天气会给正在培育的杂交水稻父母本带来恶劣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花期不遇。

他开始收拾行李时,一家老小都看着他,可他还是很坚决地背起了行囊,奔向了海南。

还有一年,他好不容易回家了,那时他的家还在安江,他原本打算在家住上十天半月的,结果连行李还没来得及解开,一个电话打来,要他当晚就赶到长沙,那真是前脚刚踏入家门,后脚就要走了,可妻子从未拖过他的后腿。

屈指一算,从1964年到1990年,在这二十六年里,他和家人基本上是两地分居,三分之一的时间待在湖南或海南的试验田里,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国内外讲学或参加会议,安江一直是杂交水稻的基地,他剩下三分之一的时间虽说是在安江度过的,但大多数时间也是在试验田里度过的。

而每次当袁隆平,一个疲惫的归人踏进了家门,妻子一定会给他递上一杯清茶,然后用关切的眼神,微微倾着身子看着他,打量着他。

虽是久别,但袁隆平一下就找回了家的感觉,家有妻儿,便是安慰;有恩有爱,便是温暖。

只有经历过患难,才更懂得爱。如果事业是一生执着的坚守,爱则是一生的承诺,在浑然不觉中完成。

袁隆平从未轻易说出一个爱字,但他像珍惜有限的生命一样,珍惜着一声不吭的爱。他也曾说过:“爱是一份长久的承诺;爱,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哪怕是一个会心的微笑,擦一擦地,洗一次碗,陪爱人逛一次街,都是幸福的,值得回味的。”

但遗憾的是,那么平常的擦地洗碗的活,他想多干一次,都很难。

袁隆平对家人深感愧疚,然而,他却可以问心无愧地面对大地苍生。

他曾经在心里一次次发誓,只要有机会就要多陪陪家人,但要实现这个“誓言”,比兑现他心中的梦想,不知道要难多少倍。

那个梦想,是他全身心的投入,是他与世界达成的生命契约,为了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也为了让地球村里的每个人都能吃饱肚子,他尽力了,也尽心了。

世间举凡可敬者,皆为追梦之人。追梦人,国家和社会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好。

中国人历来讲求“精忠报国”,革命战争年代,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都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体现着高尚的家国情怀。

有句话讲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一位梦想家,背后都是家。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便有了一个理由去坚强;而身后若有一个家,心便有了栖息的地方,不用流浪。

年少时,总觉得外面的世界更辽阔,长大后才惊觉:世界再大,抵不过有人等你回家。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过:“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因此,像邓则那样,为成就丈夫的梦想,操持好一个家,默默地在背后做梦想的支撑人,也一样可敬。

心中有牵挂,就给了我们一往无前的勇气;有家有人爱,日子再难,也能向阳而生。

余生太短,没那么多来日方长,有梦赶紧追;家庭温暖,有家的人是幸运的,有空赶紧回。

人生有幸;有梦追,有家回。

好了,《袁隆平的世界》这本书今天的讲述就到这里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袁隆平的世界

本书以袁隆平的人生经历和科学探索之路为线索,多次采访其本人和其实验基地,力图用第一手资料还原出真实的袁隆平的世界,并从袁隆平的人生世界、科学世界和精神世界来展现...

by:万里挑一呀

袁隆平传

致敬国之脊梁中国神农

by:麦萌剧社

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

他是一个偏远地区普通农校的老师,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师,竟然敢于站出来挑战国际权威,他不顾国际上提出的“水稻杂交无优势”的言论,毅然进行他的杂交水稻试...

by:青竹小兜

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

【内容简介】他是一个偏远地区普通农校的老师,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师,竟然敢于站出来挑战,他不顾上提出的“水稻杂交无优势”的言论,毅然进行他的杂交水稻试...

by:齐民文化_电子书

袁隆平故事

袁隆平先生千古,但他的故事必然将在这片他深爱着的土地上永久流传。本专辑内容节选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生平往事制作而成,以此来表达我们对袁老的无限哀思!中...

by:浩浩说话8

袁隆平传(梦圆大地)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作者以大量的一手采访资料、水稻种植史料和杂交水稻知识为铺垫,突出反映了袁隆平...

by:哈飞姐姐读书会

梦圆大地 袁隆平转

袁隆平有两大梦想:“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谨祝袁隆平院士的“两大梦想”成真。

by:森严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