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14 (易阳老师主讲)律诗讲义第二讲(下)

2024-04-15 19:30:4667
切换 - 音频
00:00:00 / 00:00:00
声音简介

易阳律诗讲义第二讲(通识课):格律诗的特点及禁忌(下)

讲义编写及主讲:易阳(2024年2月24日)

关于折腰体,丁卯体,特拗句。

关于替,对,粘的概念我们刚才已经讲了,如果一个律句246位置没能做到平仄交替,就叫失替一联里前后两个分句没能做到相对,就叫失对第二句与第三句之间,如果没能做到相粘,那就是失粘。失替失对失粘,这些格律问题,统称为出律。出律的句子,称为拗句。

1)关于折腰体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押真韵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青青柳色新。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三分句失粘(折腰)。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押尤韵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台空江自流。

花草埋幽径,晋衣冠成古丘。

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双折腰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唐·杜甫)押先韵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短箫悲远天。

自信牙樯动,迟徐看锦缆牵。

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上面这两首,2,3句之间失粘,4,5句之间再次失粘,有人戏称为双折腰。这个是盛唐时容易出现的现象,我们现在不可随意去用的。

2)关于丁卯体

丁卯体是唐许浑所创的诗体,因许浑晚年居丁卯桥而得名。全诗基本依照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只是将颔联的出句和对句里的第五字平仄互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后三的声律小跌宕,但2,4,6,位置没问题,所以不是拗句哦。

和常秀才寄简归州郑使君借猿

唐·许浑押阳韵

谢守携猿东路长,袅藤穿竹似潇湘。

碧山初暝秋月,红树生寒晓霜。

陌上楚人皆驻马,里中巴客半归乡。

心知欲借南游侣,未到三声恐断肠。

颔联第五字平仄前后互换。

鹤林寺中秋夜玩月
(唐·许浑)押先韵
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
中秋云尽沧海,半夜露寒碧天。
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

残雪

唐·许浑押支韵
忆昨新春霰雪飞,阶前檐上斗寒姿。

狂风送在深处,隔日未消发时。

轻压嫩蔬旁出土,冷冲幽鸟别寻枝。

晚来又喜登楼见,一曲高歌和者谁。

以上两首,颔联的五位前后平仄互换,同时,四分句,五位的平声,同时救了本句的

孤平:

四分句的,隔日未消花发时。正格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是容易犯孤平的,如果三位用了仄,就会使得,四位的消出现孤平,救的方式是,在第五位使用平声,比如:

半夜露寒当碧天。

仄仄仄平仄平。

隔日未消花发时。

仄仄仄平仄平

这个就是孤平的三拗五救。

3)关于特拗句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水,万里送行舟。

七分句,准律句,锦鲤翻波,特拗句:平平仄平仄

月夜

唐·杜甫  押寒韵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幌,双照泪痕乾。

杜甫的这首三分句,七分句,两次使用特拗句。一般来说,特拗句多数出现在三、七分句,但用两次的情况不多。当然还有出现在其它位置的。如首句,三句,五句:

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

南宋·岳飞 押覃韵

阙,驻跸大江南。

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首句特拗

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押蒸韵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七律里也有用特拗句的。这首特拗句用在第三句。

傅尧俞济源草堂

宋·苏轼 押虞韵

微官共有田园兴,老罢方寻隐退庐。

栽种成事,仓黄求买百金无。

先生卜筑临清济,乔木如今似画图。

邻里亦知偏爱竹,春来相与护龙雏。

七律,特拗句用在第三句。

过虞沟游虞姬庙

清·袁枚  押支韵

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

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

死竟成梓,魂犹舞草湿胭脂。

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

这首特拗句用在第五句。

无题·其四

唐·李商隐押阳韵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特拗句在第七句。

三、格律诗的声律禁忌:

(一)、诗与对联相同的声律主要禁忌:

我们都知道对联的声律禁忌有:

1、失替:在每一句内二四六字位平仄不交替;

2、失对:在一联内出对句之间二四六字位平仄不对立;

3、三平尾:平收句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唐律只有个别三平尾现象。

4、三仄尾:仄收句最后三个字都是仄声。在唐人的作品中,三仄尾不少,不算禁忌。我们尽量避免。

5、孤平:在“仄平”结尾的句子中只有一个平声字,共有两个句型: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说明:《联律通则》没有把孤平列入对联的禁忌。但为了让大家养成习惯,所以也把孤平列为对联禁忌)

对联继承于诗,对联的以上声律禁忌,就是继承于诗的。所以自然也是诗的禁忌。

6、句尾平仄相同:即“同声落脚”的表现之一。但诗的首联允许同声落脚。

这些禁忌,与格律诗基本一样。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只是首句尾字可平可仄,与对联稍有不同。

(二)、诗与对联不尽相同的声律禁忌:

除了上述禁忌外,因为诗最少有两联,因此诗的声律禁忌除了上述六点以外,还有:

7、失粘:两联之间平仄不相粘,即在两联之间(2、3句、4、5句、6、7句之间)节奏点平仄不相同。(折腰体除外)

如:

两联之间(第二句和第三句之间),二四六字位的平仄不是粘而是对。

后人把这种失粘的格律给了一个名称,叫“折腰体”,并作为格律诗的一种变体。初学者不建议使用这种变体。

8、孤仄:在前人的众多诗作中,孤仄句不少,可以理解为不算禁忌。当然,能避免最好。

9、节律对拍:

对联的“节律对拍”,是因为对联只有两句话,对举要求比较严格。节奏失对,也是对联的大忌之一。诗因为不要求全对仗,所以在非对仗联的两句话之间,不要求“节律对拍”。在对仗联,节律对拍也可稍放宽。

如:流水对句

江汉/思归 客,

乾坤/一 腐儒”

(杜甫《江汉》首联)

把后三看作一个整体名词。因为律诗首联不要求对仗,而且句法是相同的,所以可以放宽节奏相同的要求。

非对仗句:

五律·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得寒字)

(唐·杜甫)

应为/西陂 好,

金钱/罄 一餐。

饭抄/云子 白,

瓜嚼/水晶 寒。

无计/回船 下,

空愁/避酒 难。

主人/情 烂熳,

持答/翠琅玕。

首联和尾联不对仗,这两联的两句,节奏都不相同。

可见“翠琅玕”是专用名,不宜拆开。

附录: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和孤平三平尾三仄尾。

    通过学习七言律诗的四个基本律句句型,我们发现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实际在写诗时,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因此就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

    但这个口诀又不完全准确,有一定的限制的,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比如说:

1、孤平:

按王力教授的定义,五言的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平。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个就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七言句,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第三位的平,这个时候必须论,因为不能用仄,用仄就变成:仄仄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了。所以,在这个句式中,五言的一位和七言的三位,必须论,否则就犯孤平了。

启功:两仄夹一平。不分平收句仄收句。

2 、三平尾:意思是一个句子后三出现了三个平声字。


比如,五言的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仄仄平平平。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但近体诗是必须禁忌的。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3 、三仄尾:意思是一个句子后三出现了三个仄声字。

    比如,五言的平起仄收句:平平平仄仄,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仄声字,如果用了仄声字,就变成了:平平仄仄仄,叫三仄尾。
    同样,七言仄起仄收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仄声,否则也成了三仄尾。

当然,唐人对三仄尾不忌讳,在唐律中是变格的律句,不算出律,唐诗中出现的比较多,如:郭芹纳在《诗律》(2004年商务印书馆)中统计,杜甫五言律诗中平平平仄仄句式共1221句,三仄尾共有146句,占12%,在杜甫的462首律诗中,三仄尾有200余例,占近50%。在5224首古体诗中,平平仄仄仄句式有1347句,在14841首近体诗中,平平仄仄仄句式有1624句。仄仄仄仄仄句式有133句。平平仄平仄句式有2580句。

廖继莉2005年在论文中对全唐诗9536首五言律诗调查研究,发现平平仄仄仄句子有1624例其数量仅次于不算出律的特殊的“锦鲤翻波”句式。如果把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也算上,那么三仄尾的句子达到1959个。

从道理上讲,平平仄仄仄句和仄仄平平仄仄仄句,虽然第三字,第五字应该是平声,却用了仄声,属于拗句,但是,它们依然符合“一句之内,平仄交错”的律句标准,即“二四反,二六同”,所以仍是律句。

所以,易阳主张三仄尾不用刻意去避,写作中出现了属于正常。

如果作业或者比赛要求就尽量避免吧。

而相对来说,三平尾,孤平(以前也讲过孤平也是明清人的论调),是需要禁忌的。

作业:写一首五《梦里江南》,正格,不要旧作。不少同学写作业都是凑的,或者是编的,这次就让你们尽情地编假设你没去过江南,更没生活在江南,但你要写江南,怎么办?写梦里的江南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